黨員素質提升意見
時間:2022-09-11 03:45:00
導語:黨員素質提升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安徽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2010年規劃》,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的能力建設,提高他們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從**年起,在全縣農村黨員干部中實施“提升文化層次、提升創業技能、提升服務本領”為內容的“素質提升”工程。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大力開展集中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升鄉村干部的文化層次
1、明確目標任務。從現任村“兩委”成員和后備干部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中,每年選拔50名左右45歲以下、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同志,參加集中教育培訓,取得大專以上學歷,力爭通過5年努力,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目標。有條件的鄉鎮,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逐步使村“兩委”成員的學歷以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為主。同時,按照《關于加強鄉村干部規范化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皖組字[]23號),繼續抓好鄉鎮、村干部的任職培訓、任期培訓和進修培訓。
2、嚴格學員選拔。按照條件,采取個人報名和黨員、村民代表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遴選參加學歷教育的初步人選,經村黨組織集體研究、鄉鎮黨委審核后,報縣委組織部審批。可優先安排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選派村的干部參加學歷教育。參加學歷教育人員的名單要在鄉村黨務公開欄上公示,接受黨員和群眾監督。
3、加強教學管理。以縣為單位,選擇具備大專學歷教育資源、硬件較好、師資力量較強、管理水平較高的學校,作為村干部學歷教育的承辦單位。學員單獨組班。要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方法上,采取函授與面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政治理論、涉農政策法律、農業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領導科學等;在教學管理上,由縣委組織部與學校共同負責,以學校為主;在課程設置上,可根據自然條件、產業特點和村干部需求,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
4、落實經費保障。經縣委組織部組織選拔的村干部,學歷教育的學費由省、市、縣財政與學員個人共同承擔。學員個人承擔一般不超過學費的20%,其余部分由上級財政負擔。
二、全面實施農業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農村黨員的創業技能
1、制定培訓計劃。為深化“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提高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本領,全縣用3至5年時間,把農村黨員輪訓一遍。輪訓的內容以農業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為主。各鄉鎮要制定農村黨員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每名黨員接受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周,使大多數參訓者特別是青壯年黨員真正掌握一門以上農業實用技術,或具備一種以上職業技能。
2、改進培訓方式。針對農村黨員人數多、自身情況差異大的實際,把普遍培訓與重點培訓、課堂學習與基地實踐、在線學習與典型示范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利用“電視上網”工程,開設“先鋒在線講堂”,定期邀請有關專家和農村致富帶頭人授課,組織黨員在村組織活動場所收看、學習。二是以縣為單位,舉辦“雙培雙帶”培訓班,重點培訓“雙培雙帶”戶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黨員負責人。三是依托“雙培雙帶”示范基地,組織黨員進行集中觀摩學習。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要整合利用培訓資源,指導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到鄉鎮開設教學點,或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產業示范基地等,就地培訓黨員,開展“菜單式”教學。
3、著力轉化培訓成果。把黨員培訓與指導黨員創業結合起來,著力培育農村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建立跟蹤問效制度,建立培訓檔案,及時了解和全程反映黨員培訓效果及成果轉化情況。
三、深化落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載體,不斷提升農村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本領
1、豐富載體內涵。根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任務,緊緊圍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新型農民,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保持農村穩定,賦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載體新的內涵,積極探索新的實現形式。
2、加強載體整合。以為民服務全程制為平臺,健全和完善以鄉鎮政務服務中心為龍頭、村級代辦點為基礎,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為民服務全程體系。以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平臺,整合“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流動黨員“雙向帶動”和黨員中心戶等載體,設置“雙帶”示范、“雙向帶動”、政策宣傳、村務監督、環境衛生維護、矛盾糾紛調解、結對幫扶困難群眾、“留守兒童”關愛等崗位。通過黨員承諾制,明晰每名黨員、干部的具體任務。
3、健全載體運行機制。加強對各項載體運行過程和環節的管理,建立年初定諾、年內踐諾、年底評諾的工作運行機制。結合開展農村黨員干部主題教育活動,鄉鎮、村黨組織要對黨員能力和特長進行分析,在與黨員個人進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黨員的具體崗位和目標任務,由黨員進行公開承諾。黨員承諾的事項要在黨務公開欄和黨員活動室張榜公布。每季度或半年,通過聽取匯報、經驗交流或實地檢查等方式,對黨員承諾的兌現情況進行了解和指導。每年底,對黨員承諾的兌現情況進行評議和考核,并開始新一輪的承諾工作。
四、組織領導
在農村黨員干部中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是新時期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一項基礎性建設。各鄉鎮黨委和縣直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的重大意義,加強領導和指導。縣委組織部將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積極協調人事、教育、民政、財政、農委、勞動、科協、共青團和婦聯等,整合組織和社會培訓資源,形成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格局。要健全學員管理制度,嚴格學籍管理。要嚴肅工作紀律,學員學費和培訓經費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增加村集體和農民負擔,不得變相搭車收費。要把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納入“三級聯創”活動的重要內容,加強考核,督促落實,確保取得明顯成效。
各鄉鎮黨委于每年3月、12月將黨員技能培訓計劃及工作總結,報縣委組織部。
- 上一篇:學習宣傳意見
- 下一篇:作風建設定期分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