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意見

時間:2022-09-19 05:25:00

導語: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意見

**同志指出:“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要適應新情況,切實加強社區建設,尤其要把社區黨建搞好,這對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政企分開,社會事務逐漸轉移到社區里來,社區承擔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任務發生了許多新的重大變化。原來由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服務、社會管理和社會保障功能逐漸分離出來,很多事情靠社區居委會來做。社區居民也從以往的單位人轉變為社區人,社區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任務大為強化,社區已經從計劃經濟時期那種虛體轉化為實體,成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社區建設越來越重要。社區黨組織成為社區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其作用發揮的如何,直接關系到社區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面對社區黨建這一全新的課題,去年年初,我們區委組織部抽調人力對居委會黨支部建設及干部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從調查情況看,全區300多名居委會干部中,年齡老化,60歲以上的占42%,40-60歲的占53%,40歲以下的僅有15人,占5%;絕大部分居委會無辦公地點,在102個居委會中,僅有28個居委會有簡陋的平房作為辦公室,大部分只能在居委會干部家中辦公,連辦公桌椅都沒有,更沒有固定的辦公經費。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積極性不高的狀況普遍存在,特別是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弱化,嚴重制約著社區工作的開展。針對這些情況,2002年以來,結合我區社區改革,根據省市委《關于加強街道社區黨的建設的意見》,對社區黨建做了大量工作,收到較好的效果。去年以來,山海關區委從創新機制入手,著力解決社區干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問題,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干部隊伍,收到明顯成效。

一、廣開選人渠道,做好社區干部選聘工作

去年年初,山海關區以社區改革為契機,引入公開選拔,公平競爭機制,選配社區居委會專職干部。一是大力宣傳,拓寬渠道。去年5月,根據區委區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和《推進社區建設的意見》,制定了《關于“公推公選”社區專職干部工作的意見》,文件規定年齡45歲以下,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熱愛社區工作的機關精簡分流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軍轉干部,下崗職工均可參與競聘。并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二是公開報名,廣納賢才。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舉薦的方法,面向社會公開報名。全區共有517人報名,其中退伍軍人17人,大中專畢業生近百人,其他人員為下崗職工和機關離崗人員。三是嚴格把關,全面考察。區委組織部、區勞人局、民政局有關人員組成外調小組對報名的竟聘者進行考察、政審,深入細致的了解報考者的政治素質、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和現實表現。四是筆試面試,好中選優。區委組織部、勞人局、民政局對報考者進行筆試,筆試內容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區工作常識和基礎知識等多個方面。采取統一編印復習資料,統一從題庫中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組織封閉閱卷,公開筆試分數的方式,選出168人。之后進行面試,按2:1的比例淘汰,最終選出84人。在此基礎上,由區委組織部、勞人局、民政局和街道辦事處組成考評委員會,通過公開競職演說,從84人中選定了24個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主要負責人。五是合理分配,優勢互補。根據社區干部的不同來源以及年齡、文化結構,進行優化組合,按照每社區7人的標準把被聘用的同志分配到各社區工作。這次聘用的社區干部,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的19歲,平均年齡26.7歲。初始學歷大專以上的22人,中專、高中以上的62人。初步建立了一支年齡較輕、文化較高的社區干部隊伍,促進了社區黨建工作順利開展。

二、全面提高素質,搞好崗位業務培訓

新上任的社區干部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年齡優勢,但缺乏具體社會工作經驗,為此,及時對他們進行了崗位業務培訓。一是集中培訓。將社區干部集中到區委黨校,利用3天時間強化培訓。培訓安排了與社區工作密切相關且具有較強指導意義的內容,主要有:社區工作人員素質基本要求,如何做好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社區文化及社區綜合治理,如何創建文明社區,社區建設的理論與實際,發展城市社區服務業等等。培訓采取集中授課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集中授課后,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分組專題討論。將聽課、討論有機結合。參加培訓的社區干部們普遍反映,這次系統的學習十分有意義,不僅掌握了社區工作常識,而且解放了思想,增強了信心。二是交流經驗。為了更好的摸清社區工作實際情況,各街道辦事處召開座談會,聘請老居委會干部現身說法,傳授經驗,使新上任的干部對工作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同時,新上任的社區干部也經常到原居委會干部家中請教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三是外出考察。近期準備組織一次外出考察活動,到重慶、沈陽、大連等地的先進社區看一看,通過走出去,使大家進一步開闊眼界,找準差距,增強做好社區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四是加強指導。區委副書記侯長平同志,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馮國林同志,經常深入到各街道社區了解情況,聽取匯報,幫助謀劃社區發展路子,指導改進社區黨建工作。

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社區工作條件

加強社區陣地建設和提高社區干部待遇是打好社區黨建工作的物質基礎,只有建設一個理想的舞臺,才能奏出社區黨建工作新的樂章。一是加強陣地建設。山海關區將社區陣地建設作為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突出抓好。按照“三個一”,即“一百平米辦公場所,一百平米室內老人活動中心,一百平米室外活動場所”的標準,采取新建和租用兩種方式,新建社區辦公用房9處,租用2處,并且為社區安裝了辦公電話,購買了健身器材、家庭影院。截止目前,區財政共投入資金190萬元?,F在社區圖書館、黨員活動室已成為廣大黨員群眾學習政治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新課堂。不僅如此,區財政還撥給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每人每年400元,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提高工資待遇。山海關區將社區工作人員納入財政開支,全額撥款。社區書記主任享受全額事業單位待遇,工作人員月工資550元,并辦理了醫療、失業、養老三項保險。徹底地消除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區工作中去。新的社區干部上任只有幾個月,但是他們在社區各項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已經顯現出來。

一是黨員教育管理得到加強。各社區黨支部定期將下崗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集中起來,采取政治學習日、“”、理論輔導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習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讓黨的聲音家喻戶曉。南關街道站西街社區,采取“給黨員一封信”的形式,讓不能按時參加學習的黨員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黨員的宗旨觀念、黨性觀念和做好社區工作的主動性。水泉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每天清晨舉行升國旗儀式,吸引了許多居民群眾參加。社區黨組織正把越來越多的群眾團結在周圍,成為聯系黨和政府與群眾的橋梁與紐帶。

二是社區環境明顯優化。為了創建文明社區、營造安居樂業環境,各社區黨支部紛紛舉辦了“黨在我心中”歌詠比賽,“崇尚科學,反對邪教”主題活動,老年保健知識講座,“知心姐姐”講座,卡拉ok賽等活動,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為社區居民送去了知識和歡樂。各社區還組建了老年迪斯科隊,健身操隊,乒乓球隊,帶領群眾健身鍛煉。社區文體活動的開展,對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各社區還開展了社區治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完善了治安聯防網絡,維護了社區穩定。

三是社區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各社區黨支部采取多種形式,做了大量基礎工作,初步形成了適應居民生活多樣化需求的“大服務”格局。各社區黨支部紛紛成立了便民家政服務社,中介服務所,法律咨詢服務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利用一技之長,提供各種便民利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