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意見
時間:2022-10-03 12:59:00
導語:非公有制企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擴大黨在非公有制企業的組織覆蓋面,增強黨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近年來,臺州市堅持把做好規模以上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作為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重中之重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年底,全市2577家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上的企業和從業人員50至99人且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0%單獨組建黨組織,其中**年新建規模以上企業黨組織965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到了15.8%。主要做法是:
一、各級黨委高度重視,切實把規模以上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擺到重要位置來抓
在全面完成非公有制企業黨建“三年兩目標”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擴大黨在非公有制企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是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重要課題。通過調查發現,我市規模以上企業雖然只占非公有制企業總數的8.8%,但其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稅收占了2/3左右,并集聚了75.6%的黨員和53.4%的員工。做好規模以上企業組建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必將起到以大帶中促小的作用,不斷擴大黨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覆蓋面,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水平。為此,市委適時提出把做好規模以上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專門下發了《關于全面做好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年底前,實現規模以上企業100%單獨建立黨組織的目標,并明確規定沒有如期完成組建任務的縣、鄉黨委,當年不得評為黨建和組織工作先進單位,黨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不得評為各類優秀個人。市委先后召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和規模以上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專題會,部署和推動這項工作,各縣(市、區)委副書記還代表各地作了如期完成組建任務的公開承諾。
根據市委的部署要求,縣、鄉黨委和有關部門層層建立領導責任制,把組建任務落實到每個覆蓋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并落實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有關職能部門作用,定期分析研究解決組建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完善了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縣、鄉兩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家以上未建黨組織的企業,指導幫助做好組建工作。各鄉鎮(街道)分別采取領導干部分片包干、一般干部定企到人,以及建立專門工作組等方式,有效推進組建工作。溫嶺市大溪鎮發揮部門站所的職能優勢,組織工商、稅務、公安、供電等9個單位與22家未建黨組織的規模以個企業進行結對幫建,兩個月內全部完成了組建任務。為加強督促檢查,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堅持每月一報表、每兩月一排位、每季一通報制度,及時把有關情況報送黨委主要領導參閱;經常組織匯報分析會、工作通報會,開展專項檢查、明查暗訪,有效推動工作的落實。
二、開展拉網式調查摸底,努力增強組建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全面摸清規模以上企業黨建工作有關情況,是做好組建工作的重要前提。為此,我市縣、鄉兩級專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工作組,集中一個月左右時間,分別通過填寫表格、問卷調查、上門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企業的規模情況、生產經營狀況、員工和黨員人數、業主思想狀況,以及組建工作可能存在的困難,進行了拉網式的調查摸底。在此基礎上,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按照難易程度,制定時間倒排推進計劃,確定一企一策的工作措施和具體責任人,并建立臺賬,實行組建工作掛牌銷號。椒江區下陳街道對49家未建黨組織的規模以上企業進行排摸分析后,確定26家企業為重點解決黨員數量不足的問題,12家企業為重點解決企業主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11家企業為重點解決黨支部書記人選的問題,分別確定組建時間表,制定相應對策措施,并建立組建工作指導協調小組,明確由組織委員和分管工業的街道副主任牽頭具體抓好落實。與此同時,各鄉鎮(街道)黨委和企業廣泛開展了“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活動,重點對規模以上企業中的流動黨員進行認真細致地排摸。通過“三找”活動,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共排摸出3100多名流動黨員。
三、著力加強對企業主的教育引導,為全面做好組建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規模以上企業能否順利組建黨組織,正常開展黨的工作,企業主的認識是很重要的因素。為統一企業業的思想認識,我市主要做以下工作:一是會議動員。各地專門把未建黨組織的企業主集中起來,召開組建工作動員會,講的政策和《公司法》的有關規定,闡明開展黨建工作的意義和作用,統一他們的思想認識。二是培訓提高。扎實推進“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建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對企業主開展大規模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經營管理能力和黨建工作意識。去年,全市共舉辦了26期專題培訓班,有近1000名未建黨組織的企業業主參加。三是上門宣講。對一些思想上有疑慮的企業主,主動上門,不厭其煩,反復做其思想工作,直到解開思想疙瘩。如黃巖區的一家包裝企業,開始企業主怎么也不愿建黨組織,在區委、區委組織部和鄉鎮主要領導連續8次上門做工作后,態度徹底轉變,不僅建了黨組織,聘請了專職書記,還提供了專門的活動場所,落實了工作經費。四是典型引領。全市共培育樹立了飛躍集團等367家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示范點,并把它們作為企業黨建工作教育培訓基地,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各地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開辟“企業家談黨建”、“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等專欄,大張旗鼓地宣傳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先進典型和企業主熱忱支持黨建工作的生動事跡,營造了黨建工作的良好氛圍。溫嶺、三門、仙居等縣市還專門抽調經濟黨建“雙強”企業業主組成報告團,深入鄉鎮和企業現身說法,影響和帶動面上的組建工作。五是政策激勵。市里明確規定,企業主支持黨建工作的情況,作為推薦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勞動模范的重要條件,以及評選文明單位、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激發了企業主重視和支持黨建工作的積極性。通過教育引導,去年以來,全市有56位企業主主動到組織部門要求幫助建立黨組織。
四、想方設法壯大黨員隊伍,為企業盡快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
黨員人數少,是制約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的一大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加大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力度。各地在深入摸排的基礎上,分別采取派人派車、全程服務、集中接轉、內部激勵、費用報銷等措施,使2635名規模以上企業中的流動黨員接轉了組織關系。玉環縣龍溪鄉針對當地有2000多名企業員工來自湖北省蘄春縣的情況,專門撥出6萬元資金,建立外來員工黨建工作服務站,并邀請蘄春縣委組織部及有關鄉鎮負責人來考察交流,促使他們一次性把24名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到龍溪鄉有關企業。寶石集團明確規定,黨組織關系在該企業的員工,每月工資增加50元,并優先列入企業人才培養名單,促使9名流動黨員下決心在寶石“安家”。二是積極向企業推薦輸送黨員。通過舉辦人才交流會、黨員專場招聘會等形式,幫助推薦黨員到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工作。路橋區在人才市場專門設立黨員人才招聘窗口,向企業推薦輸送黨員員工,同時做好跟蹤服務。溫嶺市橫峰街道組織6家規模以上企業,專程到景寧縣招聘黨員到企業工作。一些鄉鎮(街道)針對企業黨員數量較少的情況,還把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和村(居)黨員的組織關系遷轉到企業。**年全市共為規模以上企業推薦輸送黨員1100多人。三是大力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深入開展“三培養兩推薦”活動,把發展黨員工作重點向規模以上企業傾斜,向一線員工、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傾斜。對沒有建立黨組織的企業,依托社區、工業園區、行業協會以及編組區等工作覆蓋單位黨組織,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去年,全市共在規模以上企業確定入黨積極分子4335名,發展黨員1506名。
五、努力選準配強企業黨務工作者,確保組建工作順利健康開展
選準配強黨務工作者特別是黨組織書記,是企業組建好黨組織、發揮好黨組織作用的關鍵。各地在堅持企業內選為主的同時,并分別采取組織下派、公開選聘、村(居)調劑等方式,努力把那些政治素質較好、懂經營管理、熟悉黨務工作、會做群眾工作的復合型人才選配為黨組織書記。臨海、天臺、三門等地充分利用黨務工作者人才庫的資源,通過雙向選擇方式為部分企業選配黨支部書記。椒江區專門通過《臺州日報》刊發信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工作者。各地還普遍建立了黨支部書記人選預審制,對擬任人選組織約談、跟蹤考察、函調查檔等辦法,全面掌握情況,進行嚴格的審查把關。
與此同時,各地在總結以往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通過組織選派、雙向選擇等方式,為規模以上企業輸送了427名黨建工作指導員,重點幫助做好黨組織組建工作,指導開展黨的活動。黃巖區委積極鼓勵引導17名退居二線的區管黨員領導干部,到規模以上企業擔任專職黨建工作指導員。玉環縣珠港鎮工辦干部董鶴翔,到凱凌集團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后,針對企業只有1名黨員的實際,建議鎮黨委把工辦黨支部作為該企業的工作覆蓋責任單位,積極把企業3名中層骨干培養成黨員,并引導幫助企業2名流動黨員接轉了組織關系,使企業及時建立了黨組織。
六、不斷探索黨組織組建方式,全面實現黨在規模以上企業的組織覆蓋
各地對3名以上黨員、有適合黨組織書記人選的企業,盡可能實行單獨組建黨組織。同時,根據企業實際,堅持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加強黨對企業的領導、有利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積極探索各種切實可行的組建方式。一是企業聯建。以編組共建為主要形式,把生產經營聯系比較緊密、暫不具備單獨組建條件的若干家企業聯合起來組建黨組織,重點做好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等工作,為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積極發揮聯合黨組織的“孵化器”作用。浙江新穎銅業有限公司黨委積極參與編組共建活動,認真做好編組區內17家企業的黨員發展工作,先后幫助3家規模以上企業單獨組建了黨組織。二是區域統建。適應經濟區域化、人才集聚化的趨勢,依托社區、工業園區、特色街區、商務樓宇和專業市場,統一建立黨組織。全市僅在工業園區中就建立了31個區域黨組織,覆蓋了600多家非公企業。三是行業共建。依托行業協會,把會員企業聯合起來,共同組建黨組織,實現了黨建資源的有效整合。路橋區新橋鎮組建了10個行業協會黨組織,覆蓋了100多家企業。四是村企合建。充分發揮行政村黨建資源優勢,將村域內的企業與村黨組織合建,實現黨建工作共建互動。五是臨時組建。對一時無法組建黨組織。但流動黨員又較多的規模以上企業,先建立臨時黨組織,條件一旦成熟,及時組建正式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