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工作情況意見
時間:2022-10-03 04:15:00
導語:團隊工作情況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5年4月,按照省委組織部選派年輕干部到農村服務工作的統一部署,**市石峴鎮農村服務團隊正式進點開展工作,在工作中,我們團隊認真學習貫徹省、州關于組織實施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農村服務項目一系列會議文件精神,在鄉鎮黨委的領導下,了解鎮情、明確方向,積極探索、銳意創新,發揮優勢、扎實工作,為石峴鎮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學習,深入調研,理清工作思路
學習是熟悉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團隊6人來自州、市鎮三級不同工作部門,除本鎮的2名成員外,其他4人均沒有農村工作經驗,對農村基層工作了解甚少,雖然下派前團隊負責人到省里參加過培訓,其它成員也利用業余時間翻閱查看了一些相關資料,但畢竟有限。針對這種情況,報到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團隊成員一起學習交流,主要學習省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農村服務項目團隊負責人培訓會議和州委召開的動員暨對接會議精神,重點學習省、州下發的各種文件、資料,并請鎮黨委政府負責人介紹石峴鎮的整體情況,與團隊中本鎮的干部深入交流。通過學習交流,團隊成員對選派工作和鄉鎮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
調研是開展工作的手段和保證。**市石峴鎮轄區面積222.5平方公里,人口2,2875,下轄7個行政村,2004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39,460萬元,是**市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鄉鎮。為進一步了解掌握基本情況,找準工作的方向和切入點,帶領團隊利用半個月的時間深入7個行政村進行調研,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座談,與村民促膝交談,認真聽取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通過調研,較為全面地了解掌握了鎮情、村情,深刻認識到了破解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思路是做好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思路清,則方向明。我們團隊在消化吸收學習交流成果,認真總結分析調研情況的基礎上,按照省、州對選派工作提出的“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維護穩定,鍛煉干部”的總體要求和鎮“十五”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結合團隊成員的工作單位和個人實際,制定了“著眼長遠、打牢基礎,發揮優勢、多辦實事,團結協作、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并把今年的工作重點放到修路和加強基礎建設上,這一工作思路和年度工作重點得到了鎮黨委的肯定,為全方位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發揮優勢,爭取支持,多方為民辦事
真抓實干鋪筑致富路。石峴鎮7個行政村較為分散,村和村之間的距離較遠,雖然通往鎮外的干線交通較為發達,但村道建設比較滯后,還有4個行政村沒有通水泥路。沒有好的交通條件,農副產品外運困難,發展鎮村集體經濟,招商引資也受到很大限制,交通成為制約石峴鎮進一步快速發展的瓶頸因素,廣大農民對此頗有微詞。多年來,鎮黨委、政府積極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決,但苦于得不到有關部門正式立項、爭取不到充足的資金而無法盡早徹底解決。我決定,利用自己的工作優勢,把實現村民多年的美好愿望――村村通公路作為今年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民辦實事。經過多次實地踏查和反復測算,實現所有行政村之間全部通公路的目標需要投入180萬元,修9公里路,建二座橋,通9個涵洞。按照現有的村村通公路建設的立項審批規定,這樣的工程量和投資規模需兩年以上分期建設完成。但大家考慮,早一天實現村村通公路,能盡早地把鎮村經濟搞上去,盡快地使農民富裕起來。為此大家下決心,一定要在今年把路全修好。首先把這一想法向單位領導做了詳細匯報,爭取到了他們的支持,然后通過單位向省交通廳提出了立項申請,并幾次上長春,跑延吉,介紹情況,求得支持。經過不懈努力,工程終于得到正式立項,并設立了100萬的專項材料資金,同時與此同鎮政府一同協商確定了建設施工單位,并擔任工程建設指揮負責人全權負責建設施工工作。工程開工后,在各方的支持努力下,進展非常順利,經過近三個月的緊張施工,高質量地完成了全部工程,使石峴鎮在沒有動用鎮財政資金,且沒有向農民收一分錢的情況下,成為全州第一個村村通水泥路的鄉鎮,徹底改善了石峴鎮的交通條件,為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和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環境。
真情實意搭建連心橋。通過到學校、村屯走訪,了解到有一些農村家庭的孩子因生活困難面臨輟學。知道這個情況后,決定盡力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接受教育,積極與單位協調,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十分支持這個想法,每人都捐了款,用這筆錢給予石峴鎮7名品學兼優的特困生每人300元的資助,同時,單位還決定,在今后將通過各種方式繼續資助這幾名特困生,直到他們完成學業。
三、建章立制,團結協作,推動工作開展
我們團隊注重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并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推動服務工作的深入扎實開展。
建章立制打基礎。按照省制訂的選派年輕干部到農村服務工作管理辦法和州下發的選派通知、工作手冊的要求,結合團隊的實際,在廣泛征求團隊成員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團隊工作、請銷假、定期例會、政治業務學習等制度,以進一步規范團隊成員行為,為順利開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營造環境促團結。我們團隊成員來自州、市、鎮三級的不同部門,大家組成一個團隊開展工作,團結協作的程度決定著服務工作成效的大小,在工作中,我們注重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講究方式方法,各團隊成員之間互相支持和幫助,團隊的凝聚力、戰斗力日益增強,有效地推動了服務工作的開展。
各盡所能作貢獻。團隊成員積極出點子、想辦法、找路子,從各個方面為包保村解決實際問題。一是協助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下派到村黨支部任副書記的團隊成員認真指導所在村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協助村黨支部加強兩委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開展培訓,提供信息。團隊成員通過不同渠道,請法律工作者和木耳栽培、黃牛冷配等方面的農業技術人員對村民進行培訓;為村民提供勞務輸出、農資采購、農業技術和產品銷售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努力為包保村辦實事。團隊成員采取各種辦法,爭取各方支持,幫助改擴建了石峴村辦公室;為永昌村辦公室購置了桌椅;為永昌村修建了沼氣池;為東興村修建了養豬大棚,等等。
回顧下派期間的工作,在州、市選派辦的具體指導下,在鎮黨委的直接領導下,我們服務團隊按照既定工作目標,團結一心、扎實工作,較好地達到了服務農村與鍛煉提高雙贏的目的。同時,也清醒了看到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總結經驗、克服缺點,改進不足,為和協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