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服務團隊意見
時間:2022-10-03 04:15:00
導語:農村服務團隊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兩年來,全組人員都能夠按照省里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履行義務和職責,積極開展工作,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為農民致富獻計獻策,貢獻力量。我們工作組共有6名成員,省人防辦1名,延邊州牧業局1名,**市牧業局1名,**市財政局1名,月晴鎮2名。其中漢族3名,朝鮮族3名。6名同志雖來自不同的機關、不同的崗位、不同的民族,但目標都是一致的,都能將服務農村工作放在第一位,牢記各級人才辦的要求,牢記發展農村產業,開拓農村市場,傳播農業技術,轉移農村勞動力四項任務,將為農民服務作為最高追求,千方百計出主意想辦法,爭取為農民多做事,做實事,為農民致富多出些力,實現目標,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任務。
一、科學運籌,確定正確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
工作組成員大部分沒有農村工作經驗,就是鎮里的兩名成員也都是年輕人,對農村工作也不是很內行。剛到位時,面對著陌生的環境和工作,我們第一步做的是調查走訪。首先要弄清“農民需要什么,我們能為農村做些什么”,找出工作的突破口,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我們主動向鎮領導說明我們的工作意圖和想法,匯報我們的情況,征得鎮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從他們那里學習農村工作經驗。到村里去,到農民家中,了解農村的情況,查找制約農民致富的瓶頸問題。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月晴鎮與我省大部分農村狀況有著很大的區別。如全鎮97%多的朝鮮族人口,村里的青狀年大部分都已外出打工,乘余勞動力的問題并不突出,或者說不存在;有幾個村雖然盛產延邊蘋果梨,但由于品質較差,銷路并不好;有的家庭由于青狀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邁老人,又沒有什么農用機械,大部分靠手工勞動,形成耕種困難;畜牧養殖雖然搞的不錯,但沒有形成規模,大批量的養殖大戶太少,大部分還停留在原始的分散養殖基礎上等等。根據以上情況,我們研究制定了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多方協調,為農民致富盡心盡力找門路
方向確定以后,我們積極找門路想辦法,爭取力所能及地為農民致富多做些工作。我們利用成員中有州和市牧業局同志的優勢,指導農民發展養殖業。原來農民養牛都用原始方法進行配種,產量低,效益差,偏遠村莊的農民為了能給牛配種,往往需要趕著牛走一兩天的往返路程。成功率低,費用高,誤工誤時。我們將牧業站的同志請到村里主動為農民服務,對配種牛采取科學的冷配技術。不僅解決了農民養牛配種難的問題,還提高了產量和效益。為了鼓勵農民養殖的積極性,州牧業局的郎守民同志還在牧業局爭取到2500元的資金,購買了雞雛送給村民飼養,創造了較好的效益。榆基村原來有一戶養牛大戶,是外商投資建起的。但效益一直不理想,郎守民同志到村后,積極主動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和支持,使該戶的養牛效益明顯提高。已由原來的40多頭增加到現在的200多頭,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秋季,針對禽流感流行的情況,我們印制了部分防治禽流感的宣傳材料下發,向農民宣傳防治禽流感知識,為有效預防禽流感和增強農民的養殖信心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曲水村生豬養殖數量在100頭以上的規模專業戶就有11戶,加上零散養殖戶,其年存欄總數達1600多頭,年出欄達3000多頭。具備發展養殖基地的優勢,服務團隊對這一情況進行積極引導、扶植和拓展,在曲水村成立了生豬協會,爭得了市牧業局的大力支持,投資60多萬元建起了生豬養殖基地。現在曲水村每年生豬存欄數達到3000多頭,年出欄達5000多頭,每年農民增收達30多萬元。
五工村村部是由市公安局出資建造的,但房子完工后,院子一直沒有平整,院墻也沒有。下派到武工村的曹曉東同志多方聯系,從財政局協調資金,又找到林業局,為村里修起了院墻,并栽上綠化樹。
月晴大米過去是遠近聞名的優質大米,但由于近年來**江水質的變化和農藥化肥的使用,使大米的品質有所下降。服務團隊根據這一情況,及時向鎮領導建議,經多方協調,得到了延邊標準化無公害水稻協會的支持,為其提供技術幫助,在馬牌等三個村建起了373公頃的無公害水稻基地,創出月晴大米的品牌,每年農民多收入達30多萬元。
村村通工程建設以來,由于資金不足,到2005年全鎮還有白龍村17公里的路沒有修,服務團隊得知這一情況后,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多方協調,從市財政局爭取資金70萬元,使全鎮在2006年8月全部實現了村村通的目標。
由于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村里大部分家庭只乘下老弱病人,農田耕種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們向鎮政府建議,將村里的田地集中耕種,或培養農用機械大戶,學習河南、山東等其它糧食主產省的做法,利用機械組織集中播種和收割。這樣,既解決了外出打工戶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又能擴大就業,爭取農時,提高耕種質量和勞動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三、加強團隊自身建設,努力將團隊打造成一個團結的整體
1、建立規章,形成正規的工作生活秩序。05年3月底,工作組到位后,首先嚴格按省里的統一要求制定了工作組工作制度,自覺執行鎮委、鎮政府的各項規定,接受鎮委、鎮政府的領導和監督。建立了工作匯報制度、請銷假制度、星期一集中制度、工作組住村制度等各項規章。小組成員定期向小組匯報工作,小組定期向鎮領導匯報工作。每周周一,小組人員集中,主要是匯報上周工作進展情況,交流工作經驗,研究工作對策。按鎮里的安排,除工作組組長住在鎮里外,其它人員一律住到各村。使工作組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2、建立組織,堅持組織生活。為了保證團隊成員能夠在下派期間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團隊下派到位后,成立了臨時黨小組,利用每周一次碰頭會的時機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并積極參加村鎮組織的集體活動,特別在“七、一”等紀念活動中,團隊成員都能夠積極參加歌誦比賽等系列活動,時刻按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使小組真正成為一個在鎮黨委領導下的完整有力的戰斗集體。
3、廉潔自律,不給村鎮添麻煩。按照鎮里的統一安排,我們團隊的人員除負責人外,其他人員全部直接下派到村。全體成員下到村里后,能夠不怕艱苦,撲下心來,住在農民家里,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扎下根來,體驗農民疾苦,一心想著為農民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所有人員都是自備行李,按時給老鄉家交納伙食費,來回的路費全部按規定由派出單位報銷,從不向村鎮要一分錢,也從沒在村鎮報銷過一分錢。從沒有出現過向村鎮里要東西、大吃大喝等現象。給群眾留下了良好印象。
4、團結合作,發揮團隊集體作用。為了提高下派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按照鎮里的統一要求,我們將人員分派到村,實行包村到人的辦法。但是,我們將下派團隊視作一個整體,解決好人員分工負責與發揮集體力量的關系。在責任分工到人的情況下,大家能夠齊心協力,互相支援。有事大家一起商議,遇事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有了好點子好項目,大家一起共享,利用每個人員來自不同的機關和行業,實行優勢互補,較好地發揮集體的力量。
5、我們到農村后,為農村做了一點點工作,其實這完全是鎮黨委和政府對我們支持和幫助的結果。下派團隊必須在鎮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與其說我們為農村做了一點點實事,不如說是鎮黨委和政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來說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過這次下派,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什么是“三農”什么是“三農問題”,對農村和農村工作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對農村基層工作有了一點實際感受。能夠使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時刻想著如何多為“三農”出一點力,真正解決好我國的“三農問題”,從而以此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
四、對延邊地區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兩年實踐和思考,我們感到延邊地區有它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一是延邊地區地處長白山地區,東臨近日本海,既有山區的氣候特點又有一點海洋性氣候特點,氣候比較適宜,發展農業有較好的氣候優勢。目前這一優勢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科技開發不夠,應加大這方面的研發力度,找出適合延邊地區發展的農村產業。二是自然旅游資源比較豐富,可以利用山區特點和民族特色開展旅游事業;三是延邊地區外出打工特別是出國打工人員較多,每年都能取得較好的收入,要充分利用好這部分收入進行投資開發,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改善投資環境,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投資建業。改變當前外出賺錢,回國無度豪放消費的狀況。四是充分利用延邊民族自治地區的特點,重點開發民族產業,打破目前市場上到處都是韓國產品的局面,生產民族特色產品。在對傳統民族產品挖掘的同時還應開發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型民族產品,并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將產品推向更大市場。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江的污染已經嚴重地影響了**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其潛在的、間接的和長期的影響還可能更加嚴重,治理好環境問題,是當前延邊地區發展的一個迫地眉睫的大事,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