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居民群眾意見

時間:2022-10-04 06:58:00

導語:社區服務居民群眾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服務居民群眾意見

**社區位于北流市城鄉結合部,屬典型的混合型社區,有人口20368人,駐區單位27個,駐區黨員885人,社區黨支部黨員74名。自2003年5月被確定為自治區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以來,社區黨支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服務居民為重點,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服務內容,有力地推進了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

一、建立工作機制,整合社區組織資源。

為了凝聚各方力量,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我們建立黨建工作管理制度,通過整合社區組織資源,努力夯實服務居民的組織基礎。

1、建立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社區黨支部與駐區單位聯合建立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組織學習上級黨委有關社區黨建工作的文件精神,向駐區單位匯報社區黨建的工作情況,協調解決社區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共商社區建設的路子。今年以來,社區黨支部與駐區單位召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3次,研究解決了社區環境、治安、文體活動等方面的存在問題7個,有力地推動了社區的建設。同時社區黨支部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制訂社區黨建共建工作章程,與27個駐區單位簽訂了《社區黨組織聯建責任書》、《社區資源共享承諾書》等共建協約,落實了共同開展社區黨建共建的工作責任和資源共享項目,調動了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積極性。駐區單位北流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無償為**社區居委會提供一幢占地面積180平方米的辦公樓;駐區單位市委黨校、北流高中、九中,定期無償為社區學校提供各類圖書,社區圖書室目前藏書達3000多冊,為開展社區黨建工作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2、建立駐區黨員考核管理制度。一是組建社區在職黨員志愿服務隊。通過“黨員進社區”活動,我們建立了社區在職黨員檔案,記載在職黨員的職業特點、個人專長、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同時,社區黨支部根據各人的專長,組建了家政、環保、衛生、法律等4支不同類別的志愿服務隊,有隊員400多人。通過不同的活動載體,把社區黨員有效地組織起來。二是完善“三卡一冊”(即在職黨員基本情況登記卡、參與社區活動登記卡、參與社區活動反饋情況登記卡和聯系冊),記錄社區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的情況,分季度向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作為黨員所在單位考評、評先的依據。三是在社區建立在職黨員管理站,推選有較強組織工作能力和號召力的在職黨員擔任站長,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副站長,共同組織開展社區活動。目前,有857名市直單位在職黨員經組織介紹到所居住的社區報到,43名有個人專長的在職黨員擔任在職黨員服務隊的小組長或服務骨干,為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今年7月1日“黨員進社區”活動中,在社區黨支部與在職黨員管理站的組織下,駐區黨員有組織地參與社區活動,開展修理、理發、法律咨詢、醫療義診等活動,為民辦實事、好事共計162人次,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3、建立社區黨員管理網絡制度。一是建立黨建工作網絡。根據社區黨員的居住情況,以地緣關系為紐帶,劃分7個黨小組和32個黨員責任區,并制定工作職責,建立起“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責任區”三級黨員管理網絡,及時了解居民思想動態,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負責調處糾紛,治安防范,信息溝通等工作。二是建立流動黨員管理站,做好流動黨員的登記、建檔工作,并給每位社區內的流動黨員發放“黨員聯系卡”,及時記錄流動黨員參加黨支部開展的各種組織活動。同時,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模式,運用電腦的網絡化管理來加強對流動黨員的動態管理,使流動黨員與社區黨支部始終聯系在一起。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社區對到深圳市務工的三位退伍軍人黨員,通過電腦網絡,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使先進性教育和動的覆蓋率達到100%。三是建立“六簿四冊一本”,對黨員進行嚴格的教育管理,督促社區黨員參與社區黨建活動。

二、創新活動載體,組織駐區黨員參與社區服務。

為了加強黨員服務居民群眾的紐帶,我們創新社區服務活動載體,組織和發動黨員到社區發揮作用。

1、開展“黨旗飄揚映社區”活動。社區黨支部緊緊圍繞服務居民群眾這個重點,組織開展“黨旗飄揚映社區”活動,組織、引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黨員做出表率,體現黨員的先進性。社區黨支部與在職黨員管理站組織在職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義診、法律咨詢、維修、為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服務、社區讀書會等活動,滿足居民在工作上、生活上的需求,拉近了黨員與群眾的距離。今年7月,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社區黨支部開展了2次以服務居民群眾為主題的“黨旗飄揚映社區”的黨員服務大行動,109名駐區黨員和52名社區黨員聯合上街設點為群眾義診、維修、傳授法律、消防等知識,1763名社區居民得到了服務,使他們的黨員意識、服務意識、自律意識在活動中等到了升華,展現了共產黨員先鋒本色。

2、開展“3444”志愿者行動。社區黨支部充分利用社區黨員和駐區黨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三助、四進、四員、四百”的“3444”志愿者服務活動。“三助”,即助殘、助學、助貧;“四進”,即計生、法律、醫療、文化四進社區活動;“四員”即當好政策宣傳員、衛生監督員、治安協調員、家教輔導員;“四百”,即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愁、暖百家心。自去年開展“3444”活動以來,有17戶特困家庭在志愿者的幫扶下走出了困境,醫療志愿服務隊義診8350人次,免費體檢5410人次,為社區1500位中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

3、開展“亮身份、做義工、樹形象”活動。社區黨支部在志愿者服務隊的基礎上,引導黨員志愿者梁亮、梁佐現等骨干,成立了廣西第一家注冊義工協會——北流市義工協會。協會工作制度健全,有會員125人,義工黨員84人。在開展義工活動中,做到“三統一”,即統一佩戴義工徽章,統一服裝,統一組織活動,在“扶貧、解困、助學、助醫、就業、為老”等方面服務居民群眾。到目前為止,共組織開展義工活動75次,捐助各種錢物計2萬多元。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義工協會積極開展義工黨員“為民辦實事、比實效”活動,34名義工黨員,經常放棄休息時間,上門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進行幫扶。如陸進偉、黃波等長期結對照料11名孤寡、留守老人,梁佐現等12名義工黨員每周三晚上到市特殊學校為聾啞孩子輔導學習,且風雨無阻。自參加開展教育活動以來,義工黨員清潔綠化地面5萬多平方米,除“野廣告”370張,有20名困難居民得到幫助,幫扶群眾230人次,人均做義工25小時左右,做好事7件以上,得到了居民群眾的普遍贊揚。

三、豐富活動內容,不斷提高服務居民群眾水平。

1、繁榮社區文化,提高社區文明程度。為活躍社區文化,社區黨支部挖掘、整合社區文體資源,建設文化陣地,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一是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健身活動。社區黨支部根據居民健身娛樂的需要,充分利用南苑公園、健身路徑、室外健身活動場所等設施,組織開展各類健身活動,每天到健身活動場所鍛煉的群眾達1000多人。同時,組織開展體育比賽或文藝表演,并邀請歌舞、健身、體育教練為居民授課,提高居民的藝術、競技水平和生活質量。今年3月,**社區被評為玉林市“群眾體育先進單位”。二是組織開展社區讀書會活動,婚育新風教育活動和學習型家庭評比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社區黨員黨武平家庭去年被評為玉林市學習型先進家庭。三是開展文娛活動。2003年以來,共舉辦文藝晚會15場,周末游園活動18次,聯歡20次。同時,我們還依托駐區單位的各類文體活動中心,充分發揮在職黨員的特長,在社區內組織了中秋晚會,卡拉OK比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加了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營造出文明、健康的社區文化氛圍。

2、改善社區環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們以“黨旗飄揚映社區”活動為載體,引導社區黨員和在職黨員投身于建設美好家園的行列中。一是從思想上引導。社區黨支部向社區的退休黨員、在職黨員、駐區單位黨組織發起了“建綠色家園的倡議書”,并在全體社區黨員中深入開展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實踐活動,使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及駐區單位黨組織進一步增強了環保意識。二是從行動上引導。社區黨員、駐區黨員、義工黨員以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城市道路入手,帶頭清理占道物,幫助社區做好思想工作。目前,已有32人擔任了小區衛生組長。在今年“南珠杯”競賽活動中,黨員居民群眾積極響應社區號召,上街清理“牛皮癬”500張,清理衛生死角15處,綠化、美化街道3000平方米。為創城奪杯扮靚了城市。

3、發展社區服務,建立為民服務體系。一是建立“行政超市”,即在社區建立便民服務場所。在社區辦公樓設居民辦事指南,社區簡介、居務公開欄,明明白白地告訴居民群眾辦事的程序。二是建立“溫馨超市”,即在社區設立社區服務站,向群眾公開服務項目。服務站又設立35個服務點,專門和隨時地為群眾提供各種中介、信息和上門服務,讓群眾得到了便利和實惠。社區服務站還制作了統一的居民消費卡,只要居民持卡消費,都可以得到打折優惠,殘疾人和孤寡老人、軍烈屬還獲得最優惠或免費服務。自成立“溫馨超市”以來,社區服務站累計為居民群眾提供便利優惠服務超過5627人次。兩個“超市”構筑了**社區的為民服務體系,得到了群眾的信賴和稱贊。

4、開展群防群治,努力建設平安社區。我們以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確保社區居民安居樂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一是爭取綜治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社區內設立了社區警務室,派駐了2名公安干警,公開了報警電話,加強了社區的日常巡邏。二是完善群防群治網絡。建立起鄰里互助、樓棟互幫制度,以每10棟為一聯防小組,形成了遍布大街小巷、群防群治的綜治網絡。三是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社區黨支部針對月塘小區經常發生被盜、被搶案件的狀況,在小區聯防小組的基礎上,發動居民群眾成立了北流市第一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協會,有會員61人,招聘了6名治安聯防隊員,實行24小時巡邏。通過這些工作,社區內今年沒有發生一例重大刑事案件,被盜、被搶的案件同比下降了36%,社區環境更為安全有序,社區更加團結和諧,居民更加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