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意見
時間:2022-10-27 09:02:00
導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領域包括: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三資企業)、社會中介組織和新社團組織、個體工商戶、城市社區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主要指的是私人獨資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股份制企業的非公有制企業。個體工商戶是個體勞動經營者,不屬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今后在寫材料或上報數字的時候,一定要把二者分開,不能混在一起。
二、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的地位、作用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能不能發揮作用,是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但是,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作用和國有企業黨組織的作用是不同的。國有企業的黨組織起領導核心作用,是企業的政治核心,在思想政治方面發揮領導作用。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就不能起領導作用,因為企業的決定權掌握在老板手里,老板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所以非公企業的黨組織,應該是職工的思想政治核心。它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團結凝聚職工群眾,妥善協調企業與職工的關系,領導企業的群團組織,調動各方積極性,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關于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原則
總的原則,具備條件建立基層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必須建立黨組織。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要按照“應建必建,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應該建必須建這是個前提,應該建的你為什么不建呢?所以是“應建必建”。
今后非公有制企業黨的關系,要逐步實現以屬地管理為主,行業管理為輔的管理體制。如在多數地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由所在的鎮(街道)黨組織來管理,有的則可以委托商會、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的黨組織管理。
經過工作,爭取百人以下企業要有黨員,有三名以上黨員的企業必須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這是個原則,是應該辦到的。當然,組建黨組織的辦法和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建小組,有的建支部,有的建聯合支部,有的還可以建黨總支或黨委。如黨員不足3名的企業按照待業相近或地域相鄰的原則建立聯合支部;也可以依托商會、協會等建立黨組織;還可以由所在鄉鎮、街道、社區聯手負責建立黨組織。總之,要把黨組織建立起來,把黨員管起來。
組織部一定要把基本情況搞清楚,企業總數、黨員總數、百人以下的企業有黨員的有多少,百人以上企業有3名黨員以上的有多少,已建黨組織的有多少?講組建率是多少,不能將全部非公有制企業算作分母,而是應該以有3名以上黨員的企業數為分母。要搞清楚黨支部組建率和黨員覆蓋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范疇。要積極探索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不斷推進非公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有效地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四、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和工會、職工的關系
在非公有制企業建了黨支部之后,要處理好支部書記與企業主的關系,黨支部與黨員的關系,黨支部與工會的關系,黨支部與職工的關系。這是個系統工程,都在探索當中。是黨員的老板盡量不要兼任支部書記,原來已兼任支部書記的暫時不要變,逐步引導,適時調整由其他人擔任支部書記,不作硬性規定。
還有一個觀點,就是非公有經濟組織的黨建要帶動工會建設。非公經濟組織要組建工會。為處理好黨支部與工會的關系,最好是黨支部負責人兼任工會負責人,最好黨支部書記和工會主席是一個人,不要搞成兩駕馬車,如果搞成黨支部書記和工會主席較勁就亂套了。
同時,黨支部要注意發揮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成為職工群眾的“主心骨”。
五、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的骨干問題
今后,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要注意骨干的穩定。上規模的企業,比如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很多是大學生,或者從外地招聘來的一些專業人員,這些人是企業的骨干,比較穩定。以這些人中的黨員為主建立的黨組織,就比較穩定了。還有一些企業,黨員流動性大,情況比較復雜,如何培養黨員骨干,要認真研究。
要重視黨員發展工作,及時把非公有制企業職工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要把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優先發展。
六、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不但要建立約束機制,還要建立激勵機制
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不但要建立約束機制,還要建立激勵機制,二者相輔相成。沒有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就往往容易被規避。所以我的意見是不但要有約束機制,還必須要有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就是要保護黨員的合法權益,起碼黨員在企業不能受欺負,黨組織要關心黨員,幫助黨員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困難,讓他們感到有“家”的溫暖。這樣黨員就有榮譽感和責任感了,就愿意發揮黨員作用了,黨員就能把群眾引導到黨組織周圍了,我們的信息就靈了。
要有約束,是黨員就要像黨員的樣子。
現在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就是缺乏激勵機制。廣東需要探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地下黨員”就愿意浮到水面上來了,黨組織就能把流動黨員管理好。
七、要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
要積極探索以黨建帶團建、促工會建設,形成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和群團工作的長效機制。要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工作網絡,形成相互配合、各負其責、齊心協力抓非公黨建的工作格局。
我覺得成立非公企業工委的辦法是正確的,但企業工委還應該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就放在組織部,并給相應的編制。組織部專門有一個非公企業黨建辦公室,或者非公企業黨建處(科),下面的鄉鎮、街道也相應設立辦公室,增加相應的編制,這就從組織上、編制上、人員上都落到實處了,解決了有人抓、有人管的問題。
我給你們提個建議,可以聘一些熟悉黨務工作的退休老書記、老黨員,作為黨建巡視員,給他們劃片,規定每月最少到非公企業去一次,了解企業情況和黨建情況,并做好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工作,做好業主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和組建黨組織,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等等。非公企業工委一個月開一次會,通過這個網絡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抓起來。這樣,長效機制就建立起來了。
總之,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要明確目標任務,堅定信心,積極探索,不斷總結經驗,逐步走上正確軌道。
- 上一篇:林業部林地管理制度
- 下一篇:林地權屬登記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