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機制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31 05:28:00
導語:社區黨機制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建是一項具有社會化、網絡化和現代化特征的綜合工程,具有整合性、擴散性和兼容性等特點。這些年來,社區黨建在組織體制、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建立起了新型的網絡型輻射性的組織體制和工作制度,但創新之后的關鍵是效能。這就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機制來保障。從當前社區黨建的實踐和經驗來看,筆者認為必須建立以下這些機制:
——聯合型決策機制。社區黨建工作中的決策不能是一個黨組織或者是某一個書記說了算,而應該充分體現集體決策的智慧,這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社區工作紛繁復雜,一個黨組織或者是一個人不能洞見社區黨建工作的全貌和把握社區黨建的每一個環節,因而,在社區黨建工作的決策中要更加注重開放性和聯動性。
——制度性監督機制。要建立一種包括決策監督、執行監督、考核監督、評估監督在內的全過程民主性監督,不管組織層級上下、領導職位高低,都能置于一貫性的監督體系下,從而彌補個人和組織在參與社區黨建工作中的缺失。
——民主性協調機制。社區黨建的協調工作要建立在平等和民主氛圍中,協調的力量大小取決于占主體地位的黨組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取決于領導者的政治藝術和技巧以及社區黨務工作者對民主規則的把握和嫻熟運用。民主性的協調機制應該包含事前的協調、過程中的協調和事后的協調,自始至終體現組織的尊重和平等。
——社區黨務工作適應型培訓機制。現在一些地方從事社區黨建工作的黨務工作者,黨務工作經驗和程式依然沿襲傳統的制度約定和權力支持下相對僵化的工作方法,對目前的社區發生什么、將要發生什么并無太多的了解和把握,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幾乎是黨務工作的全部。社區是我們黨獲得新的執政基礎和合法性基礎的最基層也是最主要的陣地,這個陣地需要一批精兵強將去開拓、去堅守。因此社區黨務工作的適應型已是當務之急。適應型培訓應培訓兩種人才,一是執行型的,只要具備一定的管理水平就可以勝任,這在一個黨組織的內部是非常需要的;一種是開拓型的,除了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備獨立開展工作的學識、能力和心理素質以及從事黨務活動的技巧,這在當前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條件下顯得尤為重要。
——社區公共事務主動性參與機制。要使社區內的黨組織和其他各類組織自愿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公開、透明與服務是基礎,也就是說基于平等基礎上的共同合作要體現公開原則,體現透明原則,體現服務原則。
——社區群眾工作廣泛性動員機制。要把大部分的群眾動員起來,建立一種廣泛性動員機制,體現社區黨建工作的開放性和民主性。
——社區社會工作人情化服務機制。社區社會工作的范疇非常廣泛,涉及群眾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工作大有可為。社區黨建工作體系中的社會工作就是真心實意為群眾謀福利,這是原則,但決不意味著社會工作要板起面孔,相反,要充滿人情味。過去,我們黨與群眾打成一片,深入群眾之中了解群眾疾苦,這種傳統不能丟。至于服務的內容是否完備,服務的效果是否明顯,要讓群眾來評判。
——社區社會發展前瞻性規劃機制。社區反映著國家與社會在基層的交融與碰撞,基層社會的發展與國家既有不可分割的關聯,也有自身的獨立形態,社區黨建工作要建立對社區社會發展作通盤考慮的前瞻性規劃機制,這樣,社區黨組織才能了解社區、解讀社區和發展社區。對于規劃機制中的人才資源和物質資源,認識上要高度重視。
- 上一篇:街道社區黨的建設意見
- 下一篇:社區黨建總結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