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政務服務建設意見

時間:2022-12-27 03:12:00

導語:加強政務服務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政務服務建設意見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近幾年來,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我省各級人民政府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相繼建設了一批以行政審批和服務為內容、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主要形式的政務服務機構(之前分別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行政服務中心、投資服務中心等,今后州(市)、縣級統稱為“政務服務中心”,鄉(鎮)統稱為“為民服務中心”)。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建成后在規范行政審批、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但目前還存在著建設數量較少、運行質量不高、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為進一步深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規范政府行政行為,鞏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果,建立推行四項制度的長效機制和載體,努力構建人民滿意的政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運行的領導

政務服務中心是推進政務公開、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的重要載體,是堅持以人為本、轉變政府職能、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有效形式。各級人民政府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政務服務中心、構建新型政務平臺、改善政務服務環境的重大意義,把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作為確保四項制度落實、轉變機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推進勤政廉政建設、構建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認真研究,精心組織,全力推進。

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運行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要建立健全由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領導協調機制。要加強政務服務中心班子建設,健全內部機構,配強管理人員;組織制定實施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運行的規章制度。要重視并及時解決運行中的各種問題。把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和運行成效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考核。在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運行中,要做到領導有力、職能明確、機構落實、授權充分、人員到位。

二、因地制宜,加快政務服務中心體系建設

全省政務服務中心體系建設,要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的原則推進。20****年,重點在州(市)、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縣(市、區)及縣級市建設政務服務中心。同時,各縣(市、區)、鄉(鎮)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健全本級政務(為民)服務中心。有條件、有需求但尚未建立政務服務中心的,要加快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步伐。暫不具備條件的,要積極創造條件。已建立政務服務中心的,要緊緊圍繞建設的初衷和目標,進一步調整政務服務中心的功能,完善運行機制,使之切實發揮作用。通過一段時期的努力,要在我省建立起州(市)、縣(市、區)、鄉(鎮)三級聯動的政務(為民)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省的行政審批快速通道。

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下管一級的原則,認真落實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責任。要采取分級負責的方式,自主設計方案,自行解決經費,分別建設管理。要堅持政務服務中心的功能定位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建設水平與各級財政支撐能力相適應,建設方式與當地基礎條件相適應,服務事項與群眾、企業需求相適應,實事求是地建好政務服務中心。要有效整合現有行政資源,充分挖掘內在潛力,切實保障辦公場所、人員編制、建設經費等需要。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規范、廉潔、高效、便民的原則,大力推行政務信息公開、告知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一票收費制等經過實踐證明受到群眾歡迎的工作方式,全面實行“一站式”服務,“窗口式”辦理,“陽光下”操作,真正建設服務事項齊全、服務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的政務服務中心。

三、明確要求,夯實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運行的基礎

各級人民政府要把建立規范、高效、便捷、透明的行政審批服務方式作為建設政務服務中心的重要基礎工作。要加快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項目的清理,精簡行政審批項目,確保在年內完成第四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任務。要依法核定進入政務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對進入事項實行動態管理,并根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展情況適時調整。要按照相對集中的原則,將部門業務進行歸并,改進保留事項的行政審批流程,簡化辦事程序,縮減辦事環節,壓縮辦事時限,提高行政效率。

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要嚴格遵循“有權必進、進必授權”原則,確保將具備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和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納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有特殊原因不能進入的,必須向政務服務中心申請,并得到本級人民政府的批準。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各部門不得擅自撤離,已納入政務服務中心的事項,不得在部門本部或部門服務大廳(辦事中心)及其他場所受理。各級人民政府建設政務服務中心后,原則上各部門不得再另設辦事大廳和分中心,已經設立的應限期歸并,確實不宜歸并的,應征求政務服務中心的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部門在審批工作中需用內部專網的,應將專網建在或延伸到政務服務中心,嚴禁以應用審批專網為由,將審批事項撤離政務服務中心,改變在中心“掛號”、在部門辦事的“體外循環”狀況。

四、創新方式,提高便民為民服務水平

各部門要盡可能地把部門的所有行政審批職能調整歸并到一個內設機構,并將該內設機構成建制地移進政務服務中心,使行政審批事項的重心和實體性職權向窗口轉移。要通過實行部門領導定期到窗口現場辦公、聯網辦理、設立首席代表并賦予其本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最終審批權等多種途徑,充分賦予窗口行政審批權限。在政務服務中心開展行政審批業務時,要推行使用行政審批專用章,做實對窗口的授權,增強窗口辦事能力。使窗口做到既受又理,推動政務服務中心由“接件”型向“辦件”型轉變。

要建立和完善政務服務中心信息系統,提高窗口電子政務水平,積極推進網上查詢、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批。要構建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進入大廳辦理的審批事項,在符合要求的基礎上啟動特事特辦機制,提速辦理。要推行聯合(并聯)審批,采取由第一環節部門牽頭、全程跟蹤代辦、超時默認等多種方式,提高聯合(并聯)審批事項辦理效率。

要逐步將部門面向社會、企業和群眾的非行政審批及服務項目納入政務服務中心統一辦理。采取設立村(社)代辦點或代辦員、流動服務、下鄉服務等方式,使政務服務范圍向基層延伸。要將政府新聞、政策咨詢、重大決策聽證會、政務查詢、信息公示等群眾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事項,盡可能地放在政務服務中心開展,努力把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成為政府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綜合平臺。

五、嚴格監管,確保政務服務中心功能的充分發揮

政務服務中心作為政府直接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崗位特殊,責任重大。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必須充分發揮保障、規范、監督行政權力運行的作用,切實承擔起對本級人民政府各部門行政審批工作的協調和監督職責。要完善考勤、考核、評比、培訓、學習、項目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建立高效、穩定的管理機制。要加強與窗口部門的聯系,及時反饋窗口工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要加強對窗口工作人員的管理,及時要求窗口部門更換不合格人員,定期對優秀人員給予獎勵。要增強服務意識,圍繞辦事企業和群眾的需求,整合服務項目,完善服務功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以出色的工作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示于社會,樹立政府新形象。

各級監察機關要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行政監察管理窗口,對政務服務中心內各部門和人員的工作情況實施效能監察;對項目受理、收費以及實施行政審批過程中的違規違紀問題進行查處;對辦事者給予辦事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政務服務工作的投訴進行受理。要將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成效作為各地、各部門推行四項制度的考核內容,作為具體問責事項,嚴肅開展問責。有條件的地方,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進駐部門審批進程和行政效能開展適時電子監察。要以辦事群眾、義務監督員、政務行風監督員和新聞媒體與部門共同參與督察和評價等多種形式,有效開展社會監督。

六、落實責任,形成利于政務服務中心發展的合力

各級人民政府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和分工,積極支持政務服務中心的建設和運行。各級行政審批職能部門要把政務服務中心作為聯系基層和群眾、改進機關作風、培養鍛煉優秀干部的重要場所,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各部門主要領導要作為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建設運行工作的主要責任人,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本部門、本系統加強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建設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定期研究解決窗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對窗口充分授權,增強窗口辦事能力。要選派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服務水平好的同志到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并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窗口工作人員。要在抓好自身工作落實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配合、推動相關部門抓落實,開展好聯合(并聯)審批服務。要將部門在窗口的工作情況納入部門的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中,作為考核評價部門領導的重要依據。

各級發展和改革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管理,并納入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要做好有關部門辦事大廳、辦事窗口建設的統籌協調工作,盡量促使各職能部門便民辦事場所與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建設,以節約建設成本。

法制部門要加強對政務服務中心實施行政審批工作的指導和檢查,及時研究制定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以及行政審批項目聯合辦理的方案。

人事部門要把政務服務中心作為培養、鍛煉優秀公務員的基地,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干部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對窗口工作人員的管理,實行身份和隸屬關系不變,工資福利保留在原部門的辦法。將窗口工作人員的年度公務員考核權限賦予政務服務中心,并實行優秀工作人員指標單列。

機構編制管理部門要結合機構改革,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和內設機構職能,并合理確定政務服務中心的機構編制。

財政部門要保障政務服務中心運行的經費。

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做好政務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和服務工作,提出建設的指導意見和總體方案,為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等工作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并以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為重點,推進各級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電子政務一站式服務試點工作。

新聞部門要加大對政務服務工作的宣傳力度,展示和維護政府為群眾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基層服務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