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護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13 10:33:00
導語:古籍保護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古籍保護工作,近年來在各地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我省古籍保護工作還面臨許多問題,形勢嚴峻。為加強搶救、保護我省珍貴古籍,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和諧社會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6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古籍保護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省擁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獻典籍,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保護好這些文獻古籍,對促進文化傳承、聯結民族情感、弘揚民族精神、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我省地處水熱充沛的亞熱帶季風區,氣候終年溫暖濕潤,給我省古籍保護帶來不少問題,古籍老化、破損和蟲蛀現象嚴重;同時古籍修復手段落后,保護和修復人才匱乏尤其是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和整理人員極度缺乏,面臨失傳的危險。因此,加強古籍保護刻不容緩。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保護古籍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做好古籍保護工作。
二、古籍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古籍保護工作力度,建立科學有效的古籍保護制度,提高全社會的古籍保護意識,充分發揮古籍在傳承中華文化、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任務和總體目標。對全省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統的古籍收藏和保護狀況進行全面普查,建立**古籍聯合目錄和古籍數字資源庫;實行古籍分級保護,建立《**省珍貴古籍名錄》;完成一批古籍書庫的標準化建設,命名“全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加強古籍修復工作,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古籍保護專業人員。通過努力,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護工作體系,使我省古籍得到全面保護。
三、突出重點,科學規范開展古籍保護工作
(一)統一部署,全面開展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從20**年開始,用3到5年時間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級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單位及民間所藏古籍情況。對登記的古籍進行詳細清點和編目整理并依據有關標準進行定級。由省文化廳牽頭,**省圖書館負責全省古籍普查登記工作。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本系統古籍普查實施方案。民間收藏的古籍可到所在地圖書館進行登記、定級、著錄。
(二)建立《**省珍貴古籍名錄》,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護制度。統籌規劃,加強對珍貴古籍的重點保護并以此帶動古籍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基礎上,依據我省實際情況建立《**省珍貴古籍名錄》,經省政府批準后公布。對列入《**省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收藏單位要按照有關要求完善保護措施,切實做好保護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對此進行監督檢查。
(三)改善古籍保管條件,命名全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按照文化部的古籍書庫的建設標準和技術標準改善古籍保管條件,完善安全措施,保障古籍安全。對古籍收藏量大、珍貴文獻較多并較好解決了保護條件的單位,經省政府批準,命名為全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并作為財政投入和古籍保護的重點。對全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要定期進行評估、檢查。
(四)加快推進古籍修復工作,提高古籍修復水平。集中資金有計劃地對破損古籍進行修復,重點抓好列入《**省珍貴古籍名錄》和瀕危古籍的修復工作。各古籍收藏單位要建立修復檔案,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對古籍進行修復,確保修復質量。開展古籍保護技術的研究和實驗,將傳統修復技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提高古籍修復水平。
(五)進一步加強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根據國家古籍數字化標準規范我省古籍數字化工作,建立古籍數字資源庫。利用現代印刷技術,推進古籍影印出版工作。整合現有資源,建立面向公眾的古籍門戶網站。采取有效措施向社會和公眾開放古籍資源,發揮古籍應有的作用。
四、加強領導,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古籍保護工作
(一)建立古籍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建立由省文化廳牽頭,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民委、省新聞出版局、省宗教局、省文物局等部門組成的**省古籍保護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并成立古籍保護專家小組和古籍保護中心,中心設在省圖書館,各市(州)、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組織實施本地區的古籍保護工作。
(二)加大古籍保護資金投入。各級財政要對本地區古籍普查、修復、出版及數字化等工作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要制定鼓勵政策,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支持古籍保護工作。
(三)加強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有關部門要制訂規劃,多渠道、分層次培養古籍保護人才。建立古籍修復機構資格準入與修復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在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置古籍保護和修復專業,培養一批技術精湛、素質較高的古籍修復人才。加強古籍保護工作人員的在職培訓和少數民族古籍翻譯、整理、出版、研究人才的培養。積極開展國際與地區間古籍保護的交流與合作。
(四)加大古籍市場監管力度。有關部門要依法規范古籍市場的流通和經營行為,加強古籍銷售、拍賣行為的審核備案工作,嚴厲打擊盜竊、走私古籍等違法犯罪活動。
(五)加強對古籍保護的宣傳。各級各類圖書館要積極開拓文化教育功能,通過講座、展覽、培訓、研討等形式宣傳古籍保護知識,促進古籍利用和文化傳播。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古籍保護工作宣傳力度,普及保護知識,展示保護成果,培養公眾的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籍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證券市場規范與發展論文
- 下一篇:醫療糾紛防范化解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