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康復養老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0 08:51:00

導語:完善康復養老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完善康復養老院工作意見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已經步入了老年人口快速增長期,成為全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據有關資料統計,*年*60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口已達260.78萬人,預計到*年,將增加到325.6萬人。2020年又將是中國人口學上一個標志性的門檻,人口老齡化趨勢將會更加明顯,到時,*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可見,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將要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生態島區,成為*的“后花園”。島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一個難得的天然氧吧,非常適合老年人養老。我們感到,在努力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的同時,養老院的創建和完善也應成為*整體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目前養老院所存在的問題

就*養老院的現狀而言,其狀況不盡如人意,甚至令人擔憂。各鄉鎮雖都設有規模大小不等的敬老院或養老院,但都僅僅滿足老人的吃飽穿暖等低層次需求上,缺乏高層次的設施設備,如休閑娛樂、醫療保健、心理咨詢等。許多養老院都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發展,無法很好滿足入住老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

1、專業護理人員缺少。老年人的護理,尤其是對那些癱瘓老人和患有癡呆癥老人的護理,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護理人員要有一定的責任心和專業知識。但是,目前許多養老院均存在著缺乏醫務人員和專業護理人員的問題。老人生病后,由于養老院人手不夠,往往通過電話通知監護人讓老人去醫院看病,造成了諸多不便。因此,經常出現家屬和養老機構為老人的安全問題發生爭吵、沖突,甚至訴訟。

2、養老院床位不足。從現實情況看,由于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得到進一步完善,目前大多數是“2+4家庭”,即夫妻雙方要照顧4位老人,同時還要照顧下一代,所以養老院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安身之所。*三島上很多年輕人出島從事勞務工作,留下來的大都為老年人,子女無法做到事業和老人兼顧,只能依靠社會養老事業的關愛和照顧。隨著*老年人不斷增多,贍養系數也不斷增高,預計到*年供養系數將突破50%。而市區的部分老年人將在*三島養老,因此養老床位緊缺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3、對康復護理醫院的依賴性較大。許多衛生院由于醫療業務不足而造成經濟收入減少,為了衛生院的生存,從增加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創辦了康復護理病房,主要收住高齡、患有疾病且享受醫保的老年人,長期使用老人的醫保資金來養老,為此醫保費用較大。然而,沒有醫保的老年人確是無法享受到這種護理的。由于受我國國情的限制,不享受醫保的老年人占大多數,所以對他們來講,衛生院的如此做法是不公平也是不公正的。

4、資金支持缺乏。上述幾個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由于資金缺乏造成的:有了充足的資金,護理人員可以接受正規的專業培訓,養老床位可以繼續增加,沒有醫保的老年人也能進入康復護理病房接受照顧。目前,各鄉鎮養老院大多數缺乏資金上的支持,很多養老院入不敷出,負債經營。至于福利院,雖然是政府全額撥款單位,但由于它是以收住孤殘人群為主體的,因此,對寄住的老年人是不能享受政府撥款的。

二、關于發展*養老事業的幾點建議

為老年人安排好晚年生活,是每個家庭成員不可推卸的義務,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養老院是否能真正成為養老事業的一種生存模式,其條件設施是否能得到質的飛躍,不僅是對政府在規劃城市養老方面的一種能力檢驗,也是對*人規劃人生方式的一種考驗。為此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政府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一切可利用的媒體工具,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讓全社會都來關注、援助養老事業,使更多的人投入到關心老年人的行列。可以先召集一批社會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地到養老院為入住老年人服務,用實際行動關心和照顧他們,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養老事業福利社會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營機制市場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堅持社會養老投資渠道的多元化,采取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的辦法,建立一個養老基金會,主要用于示范性老年服務項目建設等。建議政府要進一步重視養老事業,將其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要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整合現有社會資源,將閑置的國有資產,以股份制、租賃制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事業。

2、創建多功能的康復養老院,迎­接老齡化快速增長期。多功能康復養老院的創建,是以人為本服務社會、情系于民、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同時也將帶動各行各業,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前景是美好的。*老年人口呈逐年增多趨勢,人口老齡化程度已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目前,全縣60歲以上老人共有14.7萬,占全縣人口總數的21.06%。因此,建議縣政府切實搞好規劃,在*規劃的七個分區中分別建造具有一定規模的,集老年公寓、頤養、托老,家庭護理、醫療保健、康復健身于一體的康復養老院。院內設有單人套房、雙人套房、普通雙人間、三人間和四人間,室內生活設備、設施齊全,配備彩電、熱水器、空調、電話、組合家具、席夢思床、娛樂室、消毒柜、供氧及各種搶救醫療設施,室外有花園、草坪、鳥語林、環境優雅、閑靜,由專業護理人員給老人24小時料理,開展心理護理,組織老人進行各種強身健體活動。

至于護理、醫務和管理人員,必須通過專門的職業培訓,持證上崗,并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提高服務檔次,實施規范化管理。

3、完善各鄉鎮和民營養老院的服務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來,*加大力度發展養老事業,全縣已創建55個社區老年活動室,2005年新增標準老年活動室20個、敬老床位250張,養老服務網絡覆蓋到全縣。要進一步加快以鄉鎮為中心的城市老年照料服務體系建設。利用現有的社會管理體系在每個鄉鎮建立家居養老和護理中心。

由于各鄉鎮和民營養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數是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和高齡老人(80歲以上),生活上需要更多仔細的照料,心理上需要更多溫暖的關懷,所以專業人員的護理素質要進一步加強,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規章措施必須落到實處,必要的基礎設施必須建設到位。為此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對*地區現有養老院,尤其是民營養老院制定比較詳盡、易于操作和檢查的標準,并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和指導,讓這些養老院的運作納入規范健康發展的軌道。同時,也要加強養老機構的行業化管理。可以嘗試組建非政府性質的養老機構行業協會,由行業協­會代表養老機構的共同利益,反映共同要求和愿望,加強行業的內部協作關系,加強機構與老年團體和老人家庭的交流。

至于一些分散在邊遠鄉鎮的養老院則可以做一些適當的合并,共存共容。政府每年拿出相應的資金用于補助養老機構,幫助這些機構改善養老院環境、提高服務質量等。同時也大力支持民營養老院的創辦,鼓勵一些有實力的民營養老院兼并一些無法經營下去的養老院,并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助其發展壯大,讓其越辦越好。

總之,進一步完善和創建康復養老院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是創造和諧社會的有力措施。隨著*的大開發,綠色生態島的建設,*將是養老的最理想場所。而在一個老齡化社會里,老年人利益表達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值得關注,所以今天的規劃將關系到未來社會的穩定,關系到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發展,關系到執政能力是否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建立健全完備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健康、長壽、享樂、幸福的晚年,是當前各級政府應盡的責任。進一步創建和完善康復養老院是一個既能關懷老人,又有廣闊市場前景的好事,又能大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與凝聚力,是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