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意見
時間:2022-03-29 10:31:00
導語: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及全國和社區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培養一支適應社區衛生工作特點、掌握全科醫學理論與技能的全科醫師,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綜合衛生服務,現就本市開展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堅持以“預防為主,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全社會參與,中西醫并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為指導,遵循理論學習與臨床技能培養并重、畢業后教育與學位教育并舉、定向培養與社會化管理相結合的培養原則。
二、培養目標
通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培養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能適應社區衛生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服務要求的全科醫師和社區衛生服務團隊的學科骨干。
三、培養對象
本市及外省市愿意在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近兩年本科畢業的醫師或應屆本科畢業生。
四、招生和培養
招生及培養工作在市衛生局指導下由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和市全科醫學教育培訓中心根據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際需要組織實施。
五、培養方法和內容
培養時間為48個月,主要分為全科醫學理論學習、全科醫學臨床培養基地實和社區培養基地實踐三個階段進行。
培養內容依據衛生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試行)》安排。
六、培養基地
培養主要在全科醫學培養基地內進行,培養基地分臨床培養基地和社區培養基地。
培養基地由市衛生局組織相關專家,根據衛生部及市關于培養基地的基本要求進行評定。培養基地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到五年進行一次重新評定。
七、勞動人事管理
受訓人員在培養期間由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進行勞動人事管理,雙方簽訂勞動合同。
外省市受訓人員錄取后由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統一向市人事局辦理居住證。
八、培養經費
培養經費按照市、區政府與用人單位共同負擔的原則籌集。
受訓人員規范化培養結束后由用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付一定的培養成本,收回的成本將作為流動經費滾動用于新一輪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
九、資格的認定
受訓人員經過規范化培養并經考核合格后,可獲得衛生部統一印制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合格證書》。已取得臨床類執業醫師資格證書者可依法注冊“全科醫師”執業資格。
培養期間,受訓人員可按規定參加住院醫師考試。
十、其他
優秀受訓人員經全科醫學教育培訓中心推薦,面試合格后可參加有關高校全科醫學專業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習,并可申請全科醫學專業碩士學位。
- 上一篇:證券市場利益分析畢業論文
- 下一篇:股市BM效應分析畢業論文
精品范文
10全科醫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