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委年度高等教育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7 03:37:00

導語:教委年度高等教育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委年度高等教育工作意見

20**年下半年,**市高等教育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目標,解放思想,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實現高等教育新發展。為圓滿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務,現著重強調和補充以下意見:

一、抓住機遇,積極推進高校布局結構調整

1、編制**高校布局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啟動楊浦大學城建設工作,繼續做好松江大學園區二期工程(華東師范大學和東華大學松江校區)建設工作。**視覺藝術設計大學的籌建工作要有實質性進展。完成**工程技術大學新校區項目立項、總體規劃方案設計招標、設計和開工前期的準備工作。繼續抓緊**第二工業大學新校區的建設,確保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繼續推進**中醫藥大學新校區的建設工作。

2、以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結構調整為契機,積極探索高校相對獨立、教育資源集聚并共享的辦學新模式,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益。

3、開展成人高校布局結構和功能結構調整,重點推進社區學院的建設工作。

二、繼續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投資”三位一體的改革

4、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按需設崗、按崗設人、按績考核、按評取酬”原則,推進崗位聘任制,建立“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優秀人才能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組織實施《**市高等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實施辦法》。結合新機制,探索包括新的分配方式在內的綜合配套改革,堅持以師德為核心,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重點實施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形成激勵機制,建立**市教育功臣榮譽稱號制度,評選產生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授予**市教育功臣榮譽稱號。加強教育人才的信息化改革。

5、開展20**年度部門預算的檢查,落實本年度部門預算的執行。對高校進行財務會計規范工作檢查和財務會計信用等級、預算信用等級的評定。組織對已經實施審計的高校進行督查,檢查審計后的整改情況。加強對松江大學園區、**第二工業大學、**中醫藥大學等新校區建設工程的監管,探索高校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開展高校成本測算,構建教育經濟的基礎制度。籌措資金,保證重點學科建設、示范性高職建設等重點工作的正常開展。

6、加大辦學體制改革力度,不斷探索教育發展新機制。全面開展對本市(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分等定級工作,建立一批規范辦學的教育機構。

7、繼續全面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施研究生招生考試、培養模式和收費上學三方面的制度創新。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和研究生培養過程的質量控制。在完成一期改革的基礎上積極做好二期改革的準備。

8、繼續做好各類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制定工作,根據管理職能和社會需求,全面統籌全市高校的2003年春季和秋季招生計劃與方案。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辦發[20**]**號文件精神,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努力實現高校畢業生的相對充分就業。

三、全面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繼續加強重點學科建設

9、制定高校本科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方案并逐步實施。以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普通高校本科學科專業建設的宏觀管理,堅持結構調整與內容改造并重的原則,努力構建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高質量、國際化的本科學科專業體系。

10、積極拓展本科教育資源,提升**高校的辦學層次。做好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第二工業大學等高校申辦本科院校的有關準備工作,迎接教育部專家組的評估。

11、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本科專業的評估,推進示范性專業的建設。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方案,在全國率先試點進行高校教學質量考察工作。配合教育部對華東政法學院進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12、召開**市高職工作會議,總結經驗,研討改革發展思路,制定相關措施,提高培養質量。

13、繼續開展實驗室建設工程,進行**高校基礎實驗室評估工作總結,組織**高校基礎實驗室改造項目的驗收。開展**高校基礎實驗室示范中心建設工作。建立**高校實驗室與儀器設備管理系統。

14、制定新一輪**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規劃。加強對前期重點學科建設工作的管理和總結,制定新一輪**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規劃和發展戰略,使**高校的特色和優勢學科能得到進一步發展。貫徹江總書記關于促進我國哲學和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繁榮的重要講話精神,通過開展調研,制定規劃,調整結構,重點建設等工作,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召開“**市重點學科建設工作會議”。

四、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和交流,提高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15、努力擴大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和交流。積極支持本市高校赴國(境)外辦學。積極拓展與境外城市教育部門或高等院校的長期穩定的合作交流,簽署實質性的教育合作項目協議,促進**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做好本年度的中外合作辦學申請的受理工作。配合教育部做好在**召開“對外漢語教育國際研討會”的有關工作。

16、加強管理,開展本年度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的年審,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辦學數據庫。繼續做好外國文教專家的管理工作,完成對聘請外籍教師單位的年檢工作。提高留學生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籌備召開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國際研討會。

17、逐步建立**教育服務貿易爭端的監控和預警機制,積極組織教育服務貿易及國家承諾內容的學習和培訓,完成《**市教委20**年——20**年度**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五、建章立制,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

18、基本實現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公開與職能轉變。規范高等教育行政審批事項,明確依據和審批程序,實行政務公開。進一步轉變職能,做到政事分開。進一步轉變作風,減少會議和文件,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總結規律,指導工作,解決問題。

19、制訂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教學標準,開展教學檢查和教學評估,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在印發加強研究生教學、本科教學和高職高專教學工作三個文件的基礎上,研究制訂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教學標準并委托社會中介機構依據標準開展評估。組織開展高校教學質量檢查,加強對高等教育質量的監控,迎接明年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水平評估。

20、規范整頓教育秩序。進一步加強對研究生課程班、各級高等教育的進修班、培訓班以及中外合作舉辦的高等教育的監管,依法整頓教育秩序、嚴厲打擊違法辦學行為,規范本市高等教育市場。

六、加強德育工作,積極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

21、加強“兩課”研究與建設,在黨的十六大后課題指南,開展課題研究,為深化“兩課”新一輪建設作理論準備。繼續開展“兩課”青年骨干教師培訓。

22、組團參加**市第十二屆運動會。抓緊開展20**年召開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前期工作。按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推進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繼續在高校進行預防艾滋病教育。組織參加高校紅十字夏令營活動。組織藝術教育干部研修班,舉辦藝術師資培訓班。籌備成立**市學生軍訓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組織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組織開展“愛我中華”國防教育讀書活動,舉辦國防教育電影周。

23、繼續大力推進助學貸款及國家獎學金制度,完善高校學生資助體系。完善助學貸款數據庫,進行助學貸款軟件培訓,加強貸后管理工作。加強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全面檢查。貫徹執行國家助學貸款的“四定”、“三考核”政策。爭取推出與國家獎學金相配套的**市地方政府獎學金。

七、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其他各項工作

24、全面啟動E-研究院建設工作。在國內保持優勢特色學科領域內,重點建設若干個基礎研究類和哲學社會科學類的E-研究院。

25、實施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推動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的高職院校辦學機制、辦學模式、育人模式的改革。在各校申報的基礎上,做好評估遴選工作。

26、繼續實施教育科學研究計劃。全面完成《中國特色教育服務產業的理論、實踐和探索》研究報告;基本完成《**教育國際化問題研究》決策咨詢研究報告,編制20**年**教育綠皮書——《**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完成《迎接知識創新的時代——**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研究課題報告》等課題研究,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實現教育理論、制度和管理創新提供支持。

27、籌備召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工作會議,印發《關于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加快高校后勤社會化步伐。加強高校飲食衛生安全和宿舍管理的檢查與監督。加快修訂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有關細則,推進建立“指導員進樓、學生勤工助學、社會化物業”三結合的管理機制,召開**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會議,推廣有關高校在新形勢下加強宿舍管理的先進經驗。

28、落實全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本市高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制度化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設。繼續推動對高校的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同時加強《關于在本市高校中開展普通話培訓和測試工作的意見》貫徹情況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