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裝備水平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08 11:28:00

導語:工業裝備水平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裝備水平實施意見

為加快推進我省制造業強省建設,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現就加快提升*省工業裝備水平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提升工業裝備水平的重要性

生產裝備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裝備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十五”以來,*省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快改造升級步伐,工業總體裝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至20*年底,*省主要工業企業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占62.1%,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占23.9%,分別比“九五”末提高了22.1個和3.9個百分點。機械、服裝、化工、建材、造紙、冶金等重點行業中,超過80%的規模以上企業在生產流程中廣泛采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CAD/CAM)、計算機監控技術。紡織行業大量引進精梳、自動絡筒、無梭織機,無結頭紗、無梭布的比重分別從“九五”末的40%、30%提高到60%、62%,骨干服裝企業普遍采用了三維設計、立體整燙、吊掛流水線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裝備。機械行業積極采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機器人流水線、柔性加工線,骨干企業的設計、加工、檢測手段明顯提高。電子信息產業主要針對整機裝配、新型電子元器件、電子新材料等領域的關鍵裝備進行改造,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化工行業不斷用高新技術進行改造,逐步實現裝置的大型化,乙烯單套裝置由“九五”末的45萬噸提高到80萬噸,尿素最大裝置由12萬噸提高到50萬噸,離子膜燒堿比例由10%提高到51.9%,輪胎子午化率由10%左右提高到26%。鋼鐵行業重點企業爐外精煉、連鑄技術的應用率分別達到80%、100%,分別比“九五”末提高了30個、15個百分點。水泥行業旋窯化率達到40%以上,比“九五”末提高了28個百分點。

但是,我省工業裝備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部分裝備還處于落后狀態。主要工業企業落后設備的比重達到9.7%,其中需要淘汰的高耗能設備占2.1%。二是機械制造業自身裝備水平相對落后。*省機械行業主要工業企業擁有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裝備僅占40.6%,尤其是大型零部件的成型設備、精密模具、數控加工設備等與國內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三是一些行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的比重明顯偏低。醫藥行業主要工業企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的比重為8.7%;冶金行業主要工業企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的比重為8.9%;機械行業主要工業企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的比重為7.7%;電力行業主要工業企業擁有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的比重為5.2%。

當前,*省上下正致力于制造業強省建設,實現我省由制造業大省向強省跨越,必須有先進的企業生產裝備作支撐。為此,要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改造現有企業,加快淘汰落后設備,不斷提高企業素質和*省工業整體裝備水平,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二、明確提升工業裝備水平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和*歷次*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切入點,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改造現有企業,加快淘汰落后設備,努力推進*省工業裝備水平提高。

(二)原則。

1.與結構調整相結合的原則。提高裝備水平要以結構調整為目的,圍繞實現結構調整的中心任務加快裝備更新換代。

2.先進適用的原則。正確處理裝備先進性和適用性的關系,避免盲目追求裝備的先進性。

3.引進設備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同時要加快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重大裝備國產化水平。

4.節能環保的原則。采用先進的節能環保工藝技術設備,加快對高能耗、高污染行業裝備的改造,通過裝備水平的提高,促進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

(三)目標。爭取到“*”末,*省主要工業企業具有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裝備比重達到68%,其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比重達到30%。

三、突出工作重點

“*”期間,我省重點圍繞十大行業的關鍵環節,加快工業裝備水平的改造提升。

(一)輕工行業。淘汰5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企業和10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線,采用環保節水制漿工藝裝備和寬幅高速紙機,加快現有造紙企業的改造升級,骨干企業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食品工業采用現代生物工程、保鮮、無菌灌裝等高新技術及裝備對分離、冷凍、干燥、殺菌、灌裝、包裝等關鍵環節進行改造,縮小食品工業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塑料行業著重提高擠出、注塑工藝裝備的精度。

(二)紡織行業。淘汰超期服役、精度差、原材料消耗高的紡紗、織布和印染設備。采用清梳聯、精梳機、自動絡筒機、無梭布機,大力實施棉紡“三無一精”(無卷、無梭、無接頭和精梳)改造。積極推行環保、節能、節水、清潔生產的印染加工技術和先進設備,突破面料染整瓶頸。化纖行業逐步實現裝置的短流程和大型化。服裝行業繼續加大計算機三維立體設計技術和吊掛流水線的應用,進一步提高設計和制作水平。

(三)機械行業。淘汰能耗高、精度低的鑄造、鍛造和機加工設備。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和精密檢測設備,著力提高設計、檢測手段。繼續采用柔性加工線、數控加工中心等先進設備和技術工藝改造提升加工、裝配、涂裝、焊接等關鍵工序,提高機械工業裝備信息化水平。加快機床等工作母機的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提高加工精度和可靠性。

(四)電子信息。引進整機裝配貼片機、半導體前工序等關鍵設備,以及新型電子材料、元器件技術裝備,大力推進裝備的規模化、高端化。采用CAD/CAM技術,提高設計和制造水平,適應電子產品加快更新換代的需要。改善工藝條件、試驗條件,提高產品質量。

(五)化工行業。淘汰100萬噸/年及以下小煉油裝置、50萬條/年及以下的斜交胎。積極推行石化、煤化、鹽化裝置的大型化升級改造,擴大經濟規模,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降低能源消耗,促進環境保護。進一步提高離子膜燒堿、子午胎比重,提高重要化工原料的生產水平。

(六)醫藥行業。淘汰不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要求的安瓿拉絲灌封機以及不能達到國家勞動保護、環保標準的原料藥生產裝置。采用先進的研發、檢測裝備,提高研發能力和質量保障水平。生物技術制藥重點改造專用分離設備、生物反應器和自控系統,提升產業化水平。中成藥要加快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提高在線檢測和控制水平。

(七)冶金行業。淘汰小高爐、小煉鋼和低檔次軋機,進一步推進冶煉裝置大型化和現代化,加快推廣實施富氧噴煤、高爐余壓發電、干熄焦、轉爐高爐煤氣回收及綜合利用、蓄熱式加熱、節水技術改造,促進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

(八)建材行業。淘汰立窯水泥生產線以及一些規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普通建材生產線,等量發展大型旋窯水泥裝置。改造提高綜合利用建材、新型建材生產裝備水平。

(九)煤炭行業。淘汰開采工藝落后、安*保障程度低的采煤設備和高能耗、污染重的洗選煤設備,采用機電一體化水平高的綜采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提高采煤機械化程度,提高資源回收率,改善煤礦生產條件。

(十)電力行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加快現有機組的節能改造和脫硫環保改造,重點建設60萬KW以上的超臨界、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鼓勵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

四、進一步強化保障措施

(一)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強化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快開發一批新技術、新工藝,積極推進重大技術攻關,努力在大型機械成套設備、新型材料加工、數控及網絡化制造、高性能基礎零部件設計制造、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為工業裝備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二)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對那些有市場、有效益、能安排就業,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和項目,普遍開展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進行改造和提升,更新裝備,提高質量和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要進一步提高技術改造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提高用于工藝和裝備更新改造的投資比重。把投資的重點放在產品生產關鍵設備和控制系統等關鍵環節上,積極采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技術裝備信息化水平。

(三)加快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在高起點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迅速提升我省裝備制造業水平。要加大對重大技術裝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支持力度,省里每年組織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制定目標,加強協調,力爭盡快取得突破。

(四)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要認真貫徹《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貿委關于加快淘汰落后產品生產能力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意見的通知》(魯政辦發〔20*〕96號),建立鼓勵淘汰落后設備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快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步伐,明確目標責任,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積極推進,確保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作按期完成。

(五)加強政策引導。一是充分用好省政府已經設立的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重點產品結構調整、節能節水等專項資金,支持*省100家企業技術中心、100個重點產品和三個“節能100項”(100項重大節能技術、100項重大節能裝備和100項重大節能示范項目)工程實施。二是鼓勵企業加大技術開發費用提取,增加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研發投入。三是引導企業用好進口設備免關稅和增值稅政策,鼓勵企業加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落實好技術改造項目購置國產設備40%投資抵免新增企業所得稅政策。四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速現有設備折舊,促進設備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