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實施意見的

時間:2022-11-05 03:42:00

導語:農業發展實施意見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發展實施意見的

為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推進我縣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若干意見》(沈委發〔20*〕6號)要求,并結合法庫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全縣設施農業建設以棚室化、園區化、綜合配套為基本要求,以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現代化經營為總體發展目標。20*年全縣發展設施農業1.53萬畝,累計達到4.39萬畝;到2010年設施農業發展到10萬畝,畝純效益8000元,實現戶均1畝棚,設施農業總收入12億元,純收入8億元,人均增收2180元。

二、發展原則

發展設施農業是我縣今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設中要堅持好以下原則:一是體現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原則;二是統一科學規劃,區域化布局,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原則;三是因地制宜,分鄉(鎮)實施,突出重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原則;四是政府引導扶持,農民自愿發展原則。

三、發展規劃

全縣設施農業建設發展規劃將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一)20*年全縣建設設施農業(日光溫室和冷棚)1.53萬畝。其中:日光溫室1.23萬畝,冷棚0.3萬畝(詳見附表)。建設省、市級標準100畝設施小區63個;建設1000畝集中連片規模設施園區4個;建設5000畝集中連片規模設施園區1個。

(二)2009年全縣建設設施農業(日光溫室和冷棚)2.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1.5萬畝,冷棚1萬畝。建設省、市級標準100畝設施小區140個;建設1000畝集中連片規模設施園區6個;建設5000畝集中連片規模設施園區1個。

(三)2010年全縣建設設施農業(日光溫室和冷棚)3.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2萬畝,冷棚1.5萬畝。建設省、市級標準100畝設施小區150個;建設1000畝集中連片規模設施園區10個;建設5000畝集中連片規模設施園區2個。

我縣將通過三年建設,發展設施農業總面積力爭達到10萬畝,建成100畝設施小區353個,建成1000畝園區20個,1萬畝規模園區2個。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明確責任

為加強此項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法庫縣設施農業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法庫縣政府代縣長房東輝擔任,副組長由副縣長徐鳳貴擔任,成員單位由組織部、宣傳部、紀檢委(監察局)、財政局、審計局、農經局、水利局、廣電站、規劃和國土資源局、農電局、信用聯社、農業開發辦等部門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副縣長徐鳳貴兼任。辦公室下設四個工作組:

1.宣傳發動組:設在縣委宣傳部,縣廣電站配合,負責設施農業開發建設的宣傳發動工作。

2.資金協調組:設在縣財政局,信用聯社配合,負責項目基建資金、省市補助資金的發放及銀信部門貸款資金的協調工作;負責項目的檢查驗收等工作。

3.建設指導組:設在縣農經局,水利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農電局、農業開發辦等部門配合,負責規劃設計、任務落實、工程指導、技術服務、檢查驗收、立檔管理等項工作。

4.考核督查組:設在縣委組織部,紀檢委(監察局)、農經局、審計局等部門配合,負責督導檢查、業績考核、資金使用等項工作。

各鄉(鎮)、生態旅游經濟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組建設施農業開發建設辦公室,成立4個工作組:一是成立規劃落實組,主要負責項目的計劃落實工作,把項目落實到村、地塊、農戶;二是成立工程建設組,具體負責項目的建設施工,建議每建設200畝純設施面積設立1個施工專業隊;三是成立資金協調及物資采購組,由鄉(鎮)財政所、信用社等相關部門組成,負責協調各項資金的落實及物資采購工作;四是成立技術指導組,由鄉(鎮)農業辦、農科站、水利站、土地辦等部門組成,具體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和農民培訓等工作。

為保障全縣設施農業建設工作健康運行,縣政府將組建法庫縣設施農業專門機構,并抽調相關部門業務骨干,綜合、協調、指導全縣設施農業建設工作,推進全縣設施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宣傳發動,營造氛圍

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多渠道、多層次、多方式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形成全縣上下思想一致、齊心合力、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

(三)依托技術,強化指導

為加強設施農業的技術指導,我縣成立設施農業建設指導專家組,設立鄉(鎮)和行政村專職技術員,全面做好技術指導工作。

1.抓好設施農業建設規劃設計的指導把關工作。力求全縣設施農業建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具有切實可行的操作性,確保每一個園區建設都能實現水、電、路綜合配套,功能完備。

2.抓好日光溫室和冷棚構建的指導工作。全縣統一制定日光溫室和冷棚結構標準,統一設計棚室結構圖紙,統一編制施工技術說明書,下發到各鄉(鎮)和施工單位,指導好全縣設施農業(日光溫室和冷棚)建設,確保棚室建設方位合理、采光科學、保溫性能好,生產功能強。

3.抓好作物品種選定的指導工作。根據各地多年生產實踐、種植習慣和市場銷售,結合全縣產業發展,指導好作物品種的選定和布局。

4.抓好生產技術的指導工作。根據各園區產業的發展需要,按照國家農業標準化有關要求,按品種編制好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下發到各鄉(鎮)和生產園區,縣專家組和鄉村技術員,按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組織好生產,確保全縣棚室農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安全食品標準要求,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數量、質量和效益并舉。

(四)制定政策,激勵發展

為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和群眾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極性,縣政府制定激勵發展設施農業政策,相關扶持標準按以下要求執行(原《法庫縣2006-20*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意見》中富民棚菜小區政策停止執行):

1.扶持標準

(1)溫室小區

對當年新建占地100畝(設施面積50畝)以上的溫室小區,補助20萬元。其中:省補助8萬元,市補助10萬元,縣補助2萬元。每個小區縣政府給予基礎設施補助3萬元。

(2)冷棚小區

對當年新建占地100畝(設施面積70畝)以上的冷棚小區,市補助5萬元,達到鋼筋結構標準的,省再補助4萬元。每個小區縣政府給予基礎設施補助2萬元。

(3)規模大區

溫室:對當年新建占地1000畝(設施面積50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設施區,除享受按100畝小區折合補助政策外,以100畝小區為單位,每個小區給予基礎設施補助10萬元;對當年新建占地2000畝(設施面積1000畝)以上的連片設施大區,除享受100畝小區政策外,以100畝小區為單位,每個小區給予基礎設施補助15萬元。

冷棚:對當年新建占地1000畝(設施面積70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設施區,除享受按100畝小區折合補助政策外,以100畝小區為單位,每個小區給予基礎設施補助5萬元;對當年新建占地2000畝(設施面積140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設施區,除享受按100畝小區折合補助政策外,以100畝小區為單位,每個小區給予基礎設施補助10萬元。

執行以上扶持政策將以省、市最終驗收合格為前提,按縣驗收合格兌現政策。

2.經費補助標準

縣政府對各鄉(鎮)政府、生態旅游經濟區管委會發展設施農業達到以下標準實施經費補助政策。

對當年新建100畝(設施面積達50畝)溫室設施小區經費補助0.5萬元;對當年新建100畝冷棚(設施面積達70畝)設施小區經費補助0.3萬元;對當年新建占地達1000畝(溫室設施面積達500畝或冷棚設施面積達700畝)以上的連片規模設施區經費補助10萬元;對當年新建占地達2000畝(溫室設施面積達1000畝或冷棚設施面積達1400畝)以上的連片規模設施區經費補助25萬元;對當年新建占地達3000畝(溫室設施面積達1500畝或冷棚設施面積達2100畝)以上的連片規模設施區經費補助40萬元;對當年新建占地達到5000畝(溫室設施面積達2500畝或冷棚設施面積達3500畝)以上的縣政府給予特殊經費補助。

3.績效考評

縣委、縣政府把此項工作納入對各鄉(鎮)、生態旅游經濟區領導班子績效考核范圍,即:經驗收完成任務得5分,完不成扣5分;每完成1個1000畝區加3分;每完成1個2000畝區加7分;每完成1個3000畝區加10分;1個5000畝區加20分。

縣設施農業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將定期進行調度,跟蹤檢查,并定期通報進度。

有關發展設施農業的實施細則和驗收方案將另行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