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激勵機制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1-07 02:46:00

導語:干部激勵機制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激勵機制的調查報告

在建黨*周年之際,商城縣余集鎮對在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工作20年以上的11名同志予以隆重表彰,為他們披紅掛彩、頒發榮譽證書、發放生活補貼,并將先進事跡編輯成書在全鎮范圍內進行宣傳。余集鎮的這一舉措,開創了該縣村級干部老有所為、老有所養的先例,為今后解決村級干部的生活保障、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引起了廣大村級干部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一、原因和背景

余集鎮對在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工作20年以上的同志予以精神獎勵和物質補貼,是該鎮黨委、政府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的充分體現。

一是穩定在職農村干部隊伍、激發他們干事創業工作熱情的需要。余集鎮位于商城縣西南部,地處兩省三縣七鄉結合部,全鎮總面積89.37平方千米,總人口45663人,轄24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現有在職村干部91人,各村平均3至4人。由于地處山區,又受到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沒有大型的廠礦和企業作支撐,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每年縣、鄉財政對各村轉移支付的2.5萬元,在扣除辦公經費等必要的開支以后,作為工資報酬能落實到每個村干部身上的為數不多。在職村干部的經濟和政治待遇較低。農村稅費改革后,各村普遍存在著人手少、工作重、債務纏身、經濟壓力大等諸多問題,一部分村干部思想上產生了不穩定情緒,認為村干部當不當無所謂,干不干都一樣;相當一部分揣著“等一等、看一看”的矛盾思想而觀望,人心不穩,人心思走。個別村支書甚至摞挑子、卸擔子。另外,出于種種原因,大部分村干部的家屬和親友對村級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支持,極大地挫傷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削弱了村級干部隊伍力量。因此,如何穩定村級干部隊伍并發揮這支隊伍的作用,是鄉鎮黨委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是進一步發揮卸任村干部作用、樹立正確導向的需要。余集鎮表彰的11位老同志,在村支部書記崗位的工作時間都在20年以上,有的還長達34年,其中有5人至今仍擔任著村支部書記職務。有的卸任村支書經歷了以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變革,但他們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領導,緊跟黨走,表現出了一名老黨員對黨的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忠誠。在職期間,他們勤勤懇懇,躬身自勉,無私奉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離職以后,他們繼續關心黨的事業,關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動對年輕的村干部進行“傳、幫、帶”。但是,因主、客觀條件所限,上級對他們離職后生活補助、建立老有所養的保障機制方面沒有明確政策,這讓他們——特別是一部分年老體弱、積勞成疾、生活困難的老支部書記產生了失落感和無奈感。個別離任的村干部,因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沒有及時得到黨組織的關心和幫助而心灰意冷,產生了“人走茶涼”的錯覺,并伴有牢騷情緒。他們迫切要求得到黨組織的肯定,給他們任職多年一個明確的說法。因此,對于這些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貢獻的老支書,人民不應忘記他們,黨和政府更不能忘記他們;特別是對那些長年奮戰在農村建設第一線,現在生活困難的老支部書記,我們更不能漠不關心,視而不見。

三是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到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村級干部的引導和示范,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行長期的努力才能實現。農村基層黨組織處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第一線,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導力量。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就需要把村級組織建設成新農村建設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配齊配強善謀事、會干事、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尤其要選準配強一個一心為民、能帶領群眾致富的優秀黨支部書記。

二、做法和措施

1、精心制定方案。一是廣泛調研,吃透情況,掌握了現任和離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基本情況,包括數量和任職年限。二是召開了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充分討論,集思廣益。三是縝密思考,多方征求意見,多次召開黨委會,研究和討論方案;鎮主要負責人多次向縣委有關部門作專題匯報,主持召開村干部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經過反復醞釀,形成了科學周密、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

2、嚴格操作程序。一是公布入選條件。凡在村支部書記崗位工作時間在20年以上的同志,無論是在職或離任,均可參與。二是對符合條件的人選進行核實。鎮黨委成立資格審查領導小組,通過查閱檔案資料、實地調查走訪、與群眾座談等方式,核準候選人的身份、年齡、任支部書記年限。三是公示。鎮黨委把符合條件要求的村支部書記在全鎮范圍內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經過嚴格評審,有11名原任、現任村支部書記符合表彰條件。

3、建立長效機制。為防止“一陣風”和“雨過地皮濕”,鎮黨委專門下發文件,把村級干部保障激勵機制作為一項長期措施固定下來。決定從20*年7月起,對凡是在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工作滿20年的同志,屆時都將頒發榮譽證書予以表彰,并由鎮財政出資,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50元。鎮黨委同時還要求,各村街黨支部要采取一切措施,盡力做好老同志的老有所為和老有所養工作。

4、隆重表彰,廣泛宣傳。鎮黨委借慶祝建黨*周年之機召開隆重的紀念表彰大會,為受表彰的11名老支部書記披紅掛彩,頒發紀念品。表彰大會上,鎮黨委還專門邀請了縣委組織部、縣委老干部局的同志參加并作重要講話。會后,鎮黨政領導與受表彰人員合影留念。同時,鎮黨委組織力量,對11位老同志的先進事跡進行挖掘整理,匯編成《堡壘%26#8226;旗手》一書在全鎮范圍內進行廣泛宣傳介紹。如書中以《勤勤懇懇,為民謀富》為題,反映了原西灣村黨支部書記張宗銀,在任支部書記的24年里,團結和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和群眾,開展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積極發展民營經濟;以《做自己該做的事》為題,記述了仍在職的迎水村黨支部書記余甫成,把帶領群眾致富當作自己的首要職責,組織全村群眾養牛、養羊、承包經營山林,使該村成為了養牛專業村和全縣最好的綠化村。對11名老支部書記先進事跡的廣泛宣傳,為廣大村級干部和群眾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營造了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三、初步成效和意義

一是干部群眾思想觸動較大。無論是受表彰的老支部書記還是一般的村干部,對鎮黨委的做法都給予熱烈地響應和積極地支持?,F年70歲、曾任何沖村支部書記長達34年的皮明芳認為:錢不在于多少,在于黨委和政府心里裝著我們。雖然我們離職了,但是我們心里很坦然,因為黨委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我將盡力做好年輕干部的“傳、幫、帶”工作,不然我心里不安。任職32年的余集街現任支部書記楊厚超認為:人在名利上應該淡泊,個人再苦再累,只要有黨組織的肯定那就足夠了;每月50元的生活補貼不是很多,但是意義很大,它讓我時時想起我的入黨誓詞。東門街居委會主任雷炳強認為:建立村級干部老有所為、老有所養的保障激勵機制,對于在職村干部是一個很大的震動,它讓我們在工作上不能“混”,“混”就上對不起鎮黨委,下對不起群眾。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丁達開認為:推行這項機制,對村干部有很好的激勵作用,雖然實行的時間很短,但是目前村級干部隊伍的思想穩定,積極性高,鎮、村兩級的各項工作開展得十分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