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商貿經濟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02 10:14:00
導語:區商貿經濟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四次、市委三屆六次、區委三屆九次全體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場化、產業化、服務化為方向,以開拓市場、擴大消費,保持物價總體水平穩定為主線,強化宏觀管理,優化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全區商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目標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8.2億元,增長18%;力爭達到38.9億元,增長20%。
——對外貿易出口1050萬美元,增長50%;力爭達到1200萬美元,增長71%。
——引進和利用外資50萬美元,力爭達到100萬美元。
——新培育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商貿企業2戶、銷售收入過2億元的綜合市場2戶。
三、工作重點
(一)實現城區商貿發展大突破
1、積極培育專業市場。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和檔次,增強大型市場輻射力,促進商品大流通和產業結構調整,力爭將龍馬商業廣場、麻柳灣市場培育成年批發交易額過2億元的綜合批發市場。抓好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商業網點建設,把前鋒、代市等場鎮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次區域商業中心,推動城鄉市場的雙向動和共同繁榮。
2、不斷壯大商貿企業。實行抓大扶小戰略,堅持對外引進與對內培育相結合,政策幫扶與企業自身建設相結合,著力抓好商貿企業發展壯大。通過引進和培育,不斷提高商貿企業經營規模,力爭將重百(*)商場、洪榮食品公司培育成銷售過億元的商貿企業。同時,充分利用商務部幫扶優勢,力爭引進家樂福、麥當勞、百盛等知名商貿企業入駐*,增強骨干企業的示范帶動力,提升城市商業形象,激活商氣、聚集人氣,促進消費。
3、著力打造城市商業示范區。進一步完善城北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做大做強傳統支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在城北打造一批特色街區和商業示范區、把渠江大道沿線和北街打造成*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特色商貿區。把鄧家灣碼頭建成*最具特色的水上餐飲美食區。依托渠江大道交通、地利、景觀優勢,在其沿線培育1-2戶上規模、上檔次的餐飲休閑娛樂企業。實地規劃,重點整治,高標準、高檔次、成規模打造夜啤酒廣場。做好北街現有商業網點的改造升級,提升消費檔次,營造消費潮流。
4、做大做強餐飲業。積極培育發展川菜龍頭企業,扶持一批中小餐飲企業發展,著重引導企業在經營轉型、服務功能延伸和推進連鎖經營的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上下功夫,重點支持豐華假日酒店、紫金山大酒店、川渝巴江水、香天下火鍋等餐飲企業做大做強,引領餐飲行業快速健康發展。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大力推進特色餐飲發展,推出*地方特色風味餐飲、農家餐飲等,形成一批餐飲品牌。
5、大力發展會展經濟。辦好20*年四川*迎春購物月暨日用消費品交易會。精心組織“20*年迎春購物月活動”啟動儀式,以年貨展銷、“名店賣名品”、“酬賓促消費”、“喜吃團圓飯”等活動為載體,營造良好的消費氣氛。舉辦*特色美食競賽評比活動,開展名品、名店、名菜評選活動,積極為企業搭建交流平臺。
6、扎實開展對外招商。積極參與商務部將在*舉辦的“改革開放30周年•國家開發區思源*行”、“改革開放30周年•跨國公司思源*行”等活動,全力配合,主動溝通,找準利益結合點,力爭引進2-3戶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入駐。
(二)實現“三外”經濟發展大突破
1、打破外貿出口瓶頸。大力培育生產型出口企業,建立分類指導聯系企業制度,扎實開展上門服務,強化企業涉外人才培訓,解決制約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瓶頸問題,幫助更多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積極幫助永帆金屬、四川星星進出口有限公司、*超臣實業有限公司、恒立科技、華強冶金等企業搶占東南亞、非洲等國際市場,力爭新培育2戶生產型企業實現外貿出口。充分利用商務部對口幫扶我區的機遇和春秋廣交會、國際專業會展等平臺,廣泛對接海內外客商,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關系,不斷拓展新市場,努力擴大外貿出口實績。
2、打通外資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我區的政治、資源、區位優勢,以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項目為抓手,抓住川、渝兩地共建“成渝經濟圈”的戰略機遇,努力開辟引進利用外資新局面。積極引進加工貿易型和出口型外資企業。
3、打開外經工作局面。切實加強外派勞務基礎工作,加快外派勞務技能培訓基地建設步伐,鞏固國家外派勞務輸出基地縣成果。加大宣傳力度,創立外派勞務信息網站,及時外經合作政策、知識及外派勞務信息,營造良好的外派勞務氛圍,同時加強對外派勞務合同的管理,跟蹤了解出國務工人員的總體情況,積極做好后續管理和維權工作。充分發揮*區國際商會的獨特優勢,積極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工程承包,爭取更多的國外援助項目,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直接參與國外建設項目,帶動*區勞務輸出。
(三)實現農村市場開拓大突破
1、啟動鄉鎮商業網點規劃。組建商業網點規劃工作班子,重點抓好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及重點鄉鎮的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出符合我區實際、高質量、高水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商業網點規劃。
2、加快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區商業功能,鼓勵引導連鎖企業進社區創辦連鎖店,開辦便民店、利民店。特別是要加快引進肉食、蔬菜等涉及千家萬戶利益的民生性服務行業進入社區。開展區級商業示范點建設,在代市、前鋒、花橋、協興等鄉鎮建設社區商業示范點,帶動重點鄉鎮商貿經濟發展。
3、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面加強對已建成的農家店的后續管理,引導試點企業加大投入,搞好配送中心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按照建設規范與標準,新建50個農家店。提高農家店的配送率和存活率,確保已建成農家店的成活率達96%以上,商品綜合配送率達60%,切實把“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成為方便農民消費、確保農民得到實惠的“惠民工程”。
4、全力抓好家電下鄉試點工程。結合全區農村家用電器流通、消費實際,認真制定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案,公告,加強宣傳,指導承辦企業加快建立完善適合我區農村消費特點的家電流通和服務網絡體系,開展安全有序、形式多樣、為農民所歡迎的家電下鄉活動。
四、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行業監管。一是抓好食品安全。加強生豬屠宰管理,重點抓好生豬屠宰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杜絕非法屠宰豬肉流入市場,實現城區餐廳、學校、集體食堂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確保出廠(場)豬肉合格率達100%;切實抓好酒類流通管理,積極開展清倉查庫檢查,重點打擊經營假冒偽劣名酒行為,全面推行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實現酒類安全的可追溯;清理整頓牛屠宰市場,科學合理擬訂設置規劃,進一步規范牛屠宰秩序,實行牛定點屠宰,嚴厲打擊經營注水牛肉的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加強市場監測。建立和完善市場運行監測體系,及時準確掌握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要商品的市場運行狀況。密切跟蹤糧油、肉類、食糖、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場變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監測和預警工作,指導和維護市場繁榮穩定。三是加大特種行業監管。按照國家商務部《洗染業管理辦法》和《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的規定,加大依法管理商品市場和特殊行業的工作力度,重點抓好美容美發、再生資源、洗染、直銷等特種行業監督管理,全面開展備案登記工作。四是切實加強整規工作。切實開展市場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保護、農資、建材、旅游、礦產等方面的市場經濟秩序,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大力實施“誠信興商”工程,加大打擊商業欺詐行為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積極優化商貿發展環境。一是優化服務環境。做好商貿項目審批和收費的清理整治工作,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二是切實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嚴格依法行政,深化對商貿流通企業實行的“三零”(零時間、零距離、零收費)服務內容。三是優化政策環境。加大對商務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宣傳執行力度,引導企業遵紀守法。加強對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對已經出臺的優惠政策要抓好落實,把支持商貿企業發展的政策、項目、資金和措施落到實處。充分利用好我區商貿發展資金,促進商貿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三)積極爭取幫扶支持。各地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職責,加強協作配合,主動與商務部幫扶我區發展的思路對接,爭取商務部在招商引資、支持我區農副產品出口、廣交會攤位等方面給予更大的幫助支持。同時,要爭取商務部為我區商貿經濟發展牽線搭橋,與發達地區的商務部門結成友好對子,幫助我區提升商貿發展檔次,引進大型商貿企業。
- 上一篇:現代商貿流通業實施意見
- 下一篇:小腸移植手術后感染控制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