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開發區水源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03 04:02:00

導語:經濟開發區水源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開發區水源建設工作意見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鎮發展的血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與保障。隨著經濟開發區規模的發展壯大,其用水量將不斷增加。為此,我們就開發區中遠期用水問題,組織專題調查組深入到相關職能部門、部分企業及有關水域,采取咨詢專家、查閱資料、走訪干群、實地察看等形式進行了調研。

一、目前經濟開發區生產生活用水現狀

集鎮與開發區現有常住人口2.8萬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多家。目前,生活和工業用水問題日漸顯現。

1.現有水廠水量過小,而且沒有條件擴建增容。現水廠原為縣水利部門建設,年由自來水公司收購接管,經改、擴建后雖已達到日供水5000噸的能力,且為開發區大部分區域鋪設了供水管網,解決了8000余人的安全飲水問題。但當前開發區和集鎮不安全飲水人口仍有2萬人之多,若要全面解決,水廠日供水能力至少要達到1.5萬噸以上,而根據自來水公司資料顯示,水廠地下日涌水量最高為2000噸,兩口深水井日涌水總量為4000噸,水源已經沒有擴規的空間。

2.由于水廠不能保證用水需求,絕大多數企業和用戶則各自為戰,深淺不一的在地下取水,不僅水量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地下水鐵、錳含量超標情況逐年加劇,凈水處理設施簡陋,水質越來越差,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活,妨礙了企業的生產。

二、隨著今后經濟開發區的規劃發展,其用水矛盾將更加凸顯

根據省市縣規劃,開發區的面積近期將要達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4萬人,遠期在2020年左右將達到20平方公里,人口將達到10-20萬人,以此為基準,根據全國通行的人均日用水500升的標準測算,生產生活日用水量需要5-10萬噸。以目前的供水量,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供水用水矛盾將更加突出。

三、開發區水源分析

1.開發區屬地下水貧水和少水區

根據縣水利部門編制的《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報告》以及近期勘查,我縣、一帶的地下水屬于基巖裂隙水,補充來源為大氣降水,沿風化及構造裂隙滲入地下,儲存于基巖裂隙中,不能形成地下水層和大范圍的集中儲水區,這類情況屬于貧水區和少水區,只能小井取水,大井則水源不足。靠株木山和南湖撇洪河一帶的地下水的情況雖然比那邊好一些,但也沒有日產幾萬噸的地下涌水區,也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水要求。

2.境內地表水達不到供水需求

經濟開發區境內地表水的集中區有兩處:溪河和清水壩水庫。

(1)從溪河來看,溪河發源于桃江縣境內的黃茅嶺,止于的缸兒口,流域面積62.2平方公里,干流河長16.5公里,最大河寬30米,最大流量187.2秒立方。屬過境溪河,干流短、水量少,下雨有水,雨住河干,開發區旁又沒有屯水湖泊,雖然已在粟家壩修建了攔水河壩,但蓄水量僅為80萬方,還要負擔3000畝農田的灌溉任務,不具備為開發區提供水源的能力。

(2)從清水壩水庫來看,清水壩水庫蓄水庫容10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外引為主的引蓄水工程,總集雨面積雖然有41.70平方公里,但壩址控制區內本身的集雨面積僅有4.17平方公里,其余37.53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積屬于外引。它的水源主要是靠從浪水干流上的黃河壩至清水壩的“黃清渠道”引蓄。該庫自1958年建成以來,除了幾個豐水年蓄滿以外,其余多數年份的蓄水量僅為一半或一半偏上。如果增加投入、整修渠道,除雨季外其它時間也難確保引一個流量的水入庫。且現在該庫已屬清水湖國際會議中心管理經營,除了水庫內需要保持一定水位開展水上觀光和水上活動外,還要擔負灌區1萬來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十分吃緊,也無力為開發區提供水源。

四、目前能夠作為開發區用水水源的有兩處

1.可從南湖撇洪河取水。理由有兩點:一是通過適當工程改造水量能夠基本保證。撇洪河屬山丘區7大支流匯聚而成,一般季節水量充足,枯水期供水也可通過將自南陽嘴起以上10公里的河段挖深1米、關閉蔣家嘴閘門蓄水等措施得到基本保證。同時,通過挖深河床加高大堤等工程措施后,提高了南湖撇洪河的防洪能力。二是大部分時段的水質達到飲用水取水標準。縣環保局提供數據表明,南湖撇洪河水質達到Ⅱ類標準,在國家規定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以上。

但是,南湖撇洪河取水也有三點不利因素:一是要保持基本水量的工程改造成本較大。資料表明:南湖撇洪河株木山段底板27.5米,2009年11月9日蔣家嘴內江水位僅有28.6米,歷史最低水位27.8米。因此,要保證有水可取,必須將從南陽嘴起以上10公里的河段挖深1米,初步估算挖深土方量約300萬方,需資金6000萬元,此后,每過幾年還要清淤一次。同時在冬枯水位或少水季節關閉蓄水時,閘門水位內高外低,改變了工程運行狀況,尤其當內外落差超過1.5米時,閘門運行存在安全隱患,由此必須對包括閘門在內的設施進行改造,據初步估算改造需資金400萬元,同時也造成閘門等設施冬季檢修不便;二是水質不能有效保證。撇洪河來水屬山丘區7大支流匯聚而成,農業用藥高峰期含有農藥、化肥的農田灌溉余水和部分生活污水匯入南湖撇洪河后,對水質有一定影響。三是蓄水過高使沿途部分湖田受漬,給冬季農業生產帶來不利。

2.可從取水。理由有五點:一是有十分方便的取水點。北拐安全平臺地勢高,洪水影響小,場地寬,適合建廠,且該河段水位較深,距縣城較近,是最佳的取水點;二是水量豐富。北拐河段系深水河槽,枯水位取水有保證;三是水質較好??h環保局監測數據表明:段周文廟斷面水質監測項目的年均值在地表水質量Ⅱ類標準的范圍以內,除氨氮、總磷項目符合Ⅱ類標準以外,其他指標均達到Ⅰ類標準。四是輸送方便,北拐與開發區內最高處高差只有24米左右,對于設備選型、管道鋪設以及送水都沒有問題。五是經濟上可行。從北拐沿東洲棉原站間堤鋪設管道到縣城只5公里多,走新S205線到也只有20余公里,輸水管網建設需資金約4000萬元。

五、建議

1.經縣內有關專家綜合權衡南湖撇洪河與取水方案,建議選擇作為開發區供水水源。

2.建議縣委、縣政府就經濟開發區及周邊的等缺水山丘區的供水水源問題盡快進行更高級別的論證,拿出可研報告。

3.如選定取水方案,建議其管道埋設與S205新線建設同步進行,一次完成,以免重復建設。同時管網建設應立足“融城”與經濟開發區的長遠發展,并充分考慮為崔家橋鎮等周邊水資源缺乏鄉鎮提供水源的可能性,高標準規劃、設計、建設輸水管道。

4.與擬建的縣城地表水廠配套建設,統一規劃、同步建設。

5.加強水質保護。建議縣委、縣政府盡快向市委、市政府匯報,進一步加強對的整治與保護,嚴格控制開發區企業向的排污,確保市城區取水點至北拐段的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

6.建議水利部門作為解決農民安全飲水的重大工程項目上報,爭取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