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委監測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22 08:34:00
導語:工信委監測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實施礦電強州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發展道路,以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為目標,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升級,繼續抓好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抓好工業投入和技術創新,實現工業經濟增量和效益的雙贏;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和縣域經濟發展,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和個私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進一步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快工業化進程;加強無線電臺管理,信息化工作,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發展目標:全部工業總產值增長%,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增長%左右,非電工業投資增長%,非公經濟增長%。
——主要措施:
(一)編制好“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和信息化發展規劃。在《“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綱要》,相關的礦冶、建材、生物加工三個行業規劃綱要和節能的專題規劃綱要的基礎上,再進行認真調研,高水準、高質量地編制完成好《“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相關的礦冶、建材、生物加工三個行業規劃和節能的專題規劃以及“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使規劃成為指導工業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制定工業相關政策、信息化建設的依據,并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和操作性,在未來五年能夠有效地指導全州的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與布局。
(二)進一步抓好經濟運行監測與調節。推行目標責任制,并將各項增長措施落到實處;完善重點企業監測系統,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服務、監測工作,進一步發揮其在工業發展中的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做好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特別是針對工業發展中的熱點、重大、難點問題,組織力量開展調研,及時發現運行中存在的困難,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建議;制定經濟運行分析會制度,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加強經濟運行的綜合協調和服務,加大對煤電油運及資金的運行協調工作;密切關注分析國家出臺的經濟政策措施,迅速反應,積極應對,及時為企業提供新型服務。
(三)抓好調整優化結構。調整產業結構是我州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提高工業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一是發揮比較優勢,培育支柱產業。礦冶工業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走礦電結合的路子,減少和杜絕原礦出境,在境內實現加工增值;二是電力工業立足中小水電建設,大力推進黃登、電站建設,在小水電建設過程中,協調解決好土地林地征用、環保、移民拆遷等方面的問題,探索征地移民的產業扶持、土地入股等發展措施,推進電力工業的發展。三是繼續做好萬噸水泥生產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項目的實施;四是加大對礦山的整合力度,切實改變當前礦山企業“多、小、散”的局面,使礦山開局趨于合理,使礦山企業結構不斷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礦山安全生產條件和礦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四)進一步抓好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工業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是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的關鍵,是完成工業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州工業長遠發展的迫切需要。一要抓緊做好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對工業項目進行策劃、論證和疏理,推進前期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強化項目對接和爭取,力爭一些新的重點項目落戶我州。二要抓好新開工項目建設。加強溝通銜接,加快完善審批核準等手續,確保項目盡快開工建設。重點推進金鼎公司日處理噸選礦生產線,工業園區條工業硅生產線;繼續加大中小水電開發,力爭新增裝機萬千瓦;做好黃登、電站、崇仁輸變電工程、維西輸變電工程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推進建設力度。同時,實施優勢農產品加工推進工程,培育壯大加工龍頭企業。三要抓好工業項目儲備。緊緊抓住編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機遇,對接好國家和省的相關政策,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結合我州資源型產業的升級和產業鏈延伸等重點,抓好行業規劃和項目策劃,抓好項目的儲備工作。
(五)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工業園區是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兩個園區自建設以來,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取得了明顯成效,產業聚集、集約發展初步顯現,工業園區成為我州工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一是繼續抓緊好園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配置,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滿足園區企業的生產生活需要。二是做好入園項目的儲備和推介工作。堅持走依靠企業辦園、引進企業擴園、發展企業興園的路子。三是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四是做好福貢、貢山工業小區的發展規劃,逐步實施兩縣工業小區建設。
(六)抓好工業項目招商。緊緊抓住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的重大戰略部署的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我州礦產、小水電、生物資源等產業優勢,積極引進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延長產業鏈,新上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壯大一批優勢企業,培育自主品牌產品,形成上下游聯動的產業集群。在招商對象上,既要緊盯省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又要抓住產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提升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在目標定位上,著力引進技術含量高、支撐作用大的工業項目,以及依托龍頭企業招商,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股,引進合作伙伴,壯大實力。
(七)抓好非公經濟的發展。一是認真貫徹關于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切實從市場準入,項目核準、融資、財稅扶持等方面破除體制障礙,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環境。二是加快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實施重組整合,加強企業管理,培育和發展一批優質非公企業。三是抓好政企合作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切實改善對非公企業的金融貸款服務,引導融資擔保公司積極開展非公企業融資擔保服務。
(八)進一步抓好節能工作,發展低碳經濟和工業循環經濟。貫徹落實各項法規政策,切實抓好企業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一是抓好節能降耗工作。加強目標責任考核,嚴格實行節能行政問責;加大節能降耗監督檢查力度;加強能源統計分析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參與意識;加強“十二五”節能工作前期研究。抓好重點領域節能工作,突出抓好冶煉、電力、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節能。二是堅持存量調整優化和增量嚴格準入相結合,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治污。三是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區域發展、產業培育和企業改造。
(九)抓好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跟蹤信息化發展進程,適應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產業升級換代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深化信息化發展研究,動態調整信息化發展目標。把推廣信息技術應用作為修訂和完善各類產業政策的重要依據。引導企業加快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明確重點,保障資金,把工業化提高到應用智能工具的水平上來,提高我州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把信息化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進區域之間優勢互補、實現區域比較優勢的平衡器和助推器。
(十)抓好無線電管理工作。一是加快管理法制建設,強化綜合執法效力;二是大力開展無線電管理法規的宣傳與普及,積極營造依法管理無線電、依法使用無線電的社會氛圍;三是強化無線電頻率資源和無線電臺站管理;四是加大無線電監測力度,健全完善定期監測制度。
- 上一篇:工信委信息化發展總結
- 下一篇:環境問題中的民法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