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業環保指導意見

時間:2022-03-29 11:42:00

導語:陶瓷業環保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陶瓷業環保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陶瓷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的環境管理,嚴格控制集聚性污染的產生,防止基地環境質量惡化和生態破壞,促進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基地環保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基地環境保護工作任務艱巨。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基地環保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基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基地環境保護工作任務依然艱巨,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基地部分布局不夠合理,在項目選址、建設、功能分區等方面未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部分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對基地的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制約了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基地環保工作的意義重大。進一步加強基地環保工作,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區委、區政府“打造環保生態園區”的戰略目標,促進基地向環保生態園區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提高基地及周邊人群生活環境質量,推進基地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明確基地環境保護主要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保護群眾健康,打造生態環保園區,促進基地可持續協調發展。

二、強化基地環境保護工作措施

(四)妥善處理好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目前基地內存在的污染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和方案,并制定好整治時間表,加快企業整改力度,嚴格檢查驗收。對整改確實不能到位,且不宜在基地內繼續生產的企業要予以關停和搬遷,不留后患;對偷排、亂排、漏排等違法行為的要嚴罰。

(五)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制度。積極鼓勵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的陶瓷及相關企業入園;禁止化工、冶煉、造紙、染料、涂料等行業企業入園。在項目招商前期堅持做到環保工作提前介入,提前論證,對項目的準入實施環保第一審批和“一票否決”制度,杜絕高污染或污染處理成本大的項目入園,真正從源頭上把好環保關。在新、擴、改建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企業環保設施建設必須與主體工程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六)做好環保信訪調處工作。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提高信訪接待服務質量,做到第一時間受理、規定時間處置,妥善解決群眾訴求,確保環保信訪調處工作取得實效,全力維護基地的社會穩定。

(七)提高環境監管監測能力。一是進一步加強環保監管隊伍建設,引進一批環保專業人員,加強環保人員的業務培訓,切實提高環保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整體水平;二是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環境監管的硬件建設,加強環保監測、監察能力。三是積極實施環保科技平臺建設工程,有計劃地建設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裝置,并與環保執法部門連網,不間斷監控企業排污情況;對基地企業及周邊河流斷面和水井水質定期進行監測,及時掌握環境變化情況,控制企業污染物超標排放。

三、建立基地環保長效機制

(八)推行環保巡查制度。繼續發揮區環保局駐基地工作組的能動作用,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日常執法檢查、輪班巡查,監督企業正常運行環保設施;對企業整改要求要及時督促落實,防止企業非法排污;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屢教不改、漏排偷排的企業進行媒體曝光,直至關停,有效防止污染、整治,再污染、再整治的被動局面。

(九)加強基地污染物處理能力。通過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招商引資等方式多方籌集資金,盡快啟動基地污水處理廠建設,實現陶瓷基地的控污減排目標。

(十)逐步實現基地功能區域合理布局。打造市場化、高品質化、高標準化的規劃格局,對基地內的功能區進行詳細的規劃,將基地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居民區合理布局,確保在環保安全防護距離1.4公里范圍內沒有村民住房。

(十一)提高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建立健全環境安全監管體系,有效防范和處置各類環境污染事故。加強重點行業和環境敏感地區的風險隱患排查,完善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立污染源遠程監控和環境應急報警系統,保證應急處置、信息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加強應急演練,有效防止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進一步提高環境突發事件的控制能力和處理能力。

(十二)營造濃厚的環保氛圍。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優勢,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等契機,創新宣傳形式,區別不同對象,強化對科學發展觀、循環經濟、環保法律法規以及環保部門職能等內容的宣傳,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切實提高基地企業環境保護責任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