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城鄉發展做靚農村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5 02:52:00

導語:統籌城鄉發展做靚農村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籌城鄉發展做靚農村工作意見

為策應全省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快我區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使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區委、區政府決定于年10月起,利用3-5個月時間在全區實施“做靚農村工程”。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產業,著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切實解決農民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住整潔房、上衛生廁、用潔凈能源問題,建設美麗、富裕、和諧、文明的新農村,促進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發展目標。決戰3-5個月,全區7個鄉鎮分別將集鎮做美、做靚,各打造1-2個產業突出、環境優美、社會和諧、政治文明、文化繁榮、整村推進,能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響的新農村建設亮點,實現全區新農村建設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二、工作重點

1、加快集鎮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調整規劃,著力構建符合集鎮發展規律的大框架。一是確立發展定位。以生態經濟區建設為契機,調整完善集鎮總體規劃、鎮村布局規劃,構筑符合本地實際的道路交通網絡,主動對接城東港區、生態工業城等經濟區的輻射,著力將集鎮打造環廬山工業走廊,交通便捷、景美人和的綠色宜居地。二是合理劃分功能。針對本鄉鎮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實際,結合歷史、現狀及發展前景,以工業為主導,科學合理地劃分功能區域,將集鎮主要規劃為工業功能區、教育功能區、醫療功能區、商住功能區、行政功能區等幾大區域,做到既相對集中又相互協調、便民利民。三是推進舊房改造。堅持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扎實推進集鎮農民公寓建設的同時,根據功能分區和開發建設的需要,重點做好集鎮有礙觀瞻的舊房拆遷安置工作,努力形成一批容量大、環境好、配套完善的新型社區,吸引群眾到社區居住。對離集鎮較近的村莊,區別不同情況,以社區為紐帶、拆遷安置區為依托,合并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拓寬集鎮發展空間。四是實施美化亮化。本著做美做靚集鎮,彰顯集鎮特色,要將集鎮范圍內所有的建筑(已用瓷磚、玻璃等材料裝飾外墻的除外)分片統一外墻色調,建筑物樓頂全部改造成統一的波形鐵藝屋面。集鎮主次干道兩側要高檔次、高標準全面綠化,安裝統一的路燈。五是加大整治力度。各鄉鎮要深入推進“城鄉清潔工程”,強化集鎮環衛所和社區管理,重點抓好集鎮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確保集鎮主次干道全天清掃保潔。要積極聯合工商、公安、行政執法部門嚴厲打擊“三占三亂”行為,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的新集鎮。

2、打造示范亮點。各鄉鎮要堅持產業發展為先,大力培植“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以產業為平臺,選擇1-2個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較好、民風純樸的行政村,作為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一是要求村“兩委”班子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示范點交通便利,連片推進的自然村不少于5個或農戶總數在200戶以上,有產業基礎,且發展前景看好;二是要高標準完成“三清”,改水、改廁、改路、改房、改欄率均達100%,做到村內溝渠相通,排水暢通,村旁綠化、道路綠化、庭院綠化達到“一大四小”工程要求,農戶庭院經濟達85%以上;三是社區建設高品位,各自然村要分別成立3-5人組成的有威信、能吃虧、講奉獻、能干事、會干事村民理事會,有1-2間20平方米左右的村民議事室(含圖書室)、室外有1處固定的宣傳櫥窗(長廊)、有1處室外休閑活動場所、有1支文體活動隊伍,每年至少開展1次有特色的文體活動,逐步形成文化“一村一品”;四是各行政村建立農村信息服務站,做到人員、經費配套到位,示范點農戶寬帶入戶率達15%以上。

依托城東港區,大力發展以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3、培養新型農民。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實施“陽光工程”、“科技入戶工程”、“鄉土人才培訓工程”和“雨露計劃”為基本平臺,整合區農業、扶貧、勞動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門的項目資源,充分發揮區委黨校、區職業高中、區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等培訓基地作用,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著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力爭年底前完成各類培訓5000人次,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000人。

4、優化生活環境。一是優化社區環境。營造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安居樂業的社區生活環境。以加強居民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為重點,學禮儀、學健身,創建學習型家庭,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樓棟”等評選活動。組織成立腰鼓隊、文藝宣傳隊等社區文化隊伍,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二是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凈化文化環境,讓群眾享受高雅愉悅的生活,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三是優化家庭環境。在全社會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開展“好婆媳”、“好鄰居”等評選活動。

5、凈化法治環境。一是嚴格執法,對村民的不良行為和違法現象,進行嚴管重罰,促進村民素質提高。二是文明執法,倡導人性化執法。在執法部門開展“文明執法之星”評選活動,樹立執法部門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優化執法環境。組織廣大村民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集鎮管理規范性文件,使其能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理解、支持、配合執法部門依法執行公務,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風氣。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區“統籌城鄉發展做靚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區委辦、政府辦、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農工部、財政局、城鄉建設局、環保局、規劃分局、民政局、農業局、林業局、衛生局、計生委、市容局、各鄉鎮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著力協調解決集鎮建設和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示范點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委農部,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2、部門合力推進。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集中打一場專題宣傳戰役,廣泛宣傳各鄉鎮及部門在推進“做靚農村工程”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和先進典型,形成較大的聲勢。組織部要在“爭先創優”活動中,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高基層組織為民辦實事能力。建設部門要立足小城鎮建設,指導鄉鎮搞好集鎮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農工部要結合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指導鄉鎮搞好集鎮和村莊整治。民政局要指導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社區規劃,完善服務功能。農業局要指導鄉鎮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培育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引導農民建立規范的合作社。林業局要做好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發展庭院經濟和生態旅游產業果苗推薦、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市容、環保、衛生等部門要從保護環境的角度,督促鄉鎮搞好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提升廣大村民居住環境。

3、建立激勵措施。一是制定扶持獎勵辦法。區財政安排32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用于7個集鎮和9個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建設。每個集鎮和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區財政均安排20萬元建設資金,各鄉鎮要相應配套等量的建設資金,共同推進“做靚農村”工程。二是建立服務獎勵機制。實施做靚農村工程結束后,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中評選出前3名先進,分別給予3萬元、2萬元、1萬元的資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