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結構調整安排意見
時間:2022-05-17 04:46:00
導語:農牧結構調整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關農業農村工作的部署安排,抓好我縣2012年農牧生產,扎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步發展的目標,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任務,抓好落實
各鄉(鎮)要齊心協力,共同完成2012年我縣農業生產主要任務:種植玉米45萬畝,小麥17萬畝,水稻6.5萬畝、油菜8萬畝,大豆12萬畝,雜豆11.5萬畝,馬鈴薯60萬畝,蔬菜46萬畝(其中辣椒18萬畝),茶葉4萬畝,精品水果2萬畝。
畜牧業生產主要任務:全縣牛存欄148000頭、出欄25184頭,羊存欄73747只、出欄30024只,豬存欄450077頭、出欄450023頭,家禽存欄2328108只、出欄2135851只。
二、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動產業經營
堅持把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化經營作為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我縣氣候優勢,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深入推進“3321”、“十帶百園”、“三萬”農業示范工程,著力推進優質煙葉、馬鈴薯、核桃、反季節蔬菜、草地生態畜牧業、中藥材、高山生態有機茶、精品果業、特色雜糧等“九大基地”建設,努力培育出一批“小產品、大群體,小商品、大市場”的特色產業群;著力構建具有產業特色、產地特色、產品特色的現代高效農業體系,在三年內實現糧經比例0.4:0.6;大力調整種養結構,積極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突出草地建設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兩個重點,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家畜繁殖率、繁殖成活率,抓好落實“三個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與管理;積極推廣農村土地流轉模式,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產經營服務。
三、強化技術指導,建立科技示范樣板
強化科技支撐,搞好科技服務和指導。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嚴格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切實搞好全縣農牧業生產的技術指導和培訓,積極推廣玉米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稀植、測土配方施肥、綠肥聚壟、地膜覆蓋和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農業適用技術;著力抓好科技示范樣板建設,認真實施好糧食增產工程和高產創建等項目;各鄉鎮精心打造玉米、馬鈴薯、蔬菜等標準化科技示范樣板不少于1000畝。
四、著力保障各類農用物資供應
做好各類農用物資的調運、儲備和供應,順利推進農牧業生產。指導農戶科學選種,合理用種,切實加強對農民群眾購種、用種的宣傳和指導,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選種和用種;整頓農資市場,維護農民利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和農資的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五、著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力抓好“五小”水利、煙水配套、抗旱水源點等工程建設項目,強化水資源管理與調度,統籌處理好生活與生產、抗旱與防汛、水能與水利的關系,保障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努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廣適宜山區特點和特色農業發展的先進農機具,切實抓好各類農機具的檢修維護,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全力實施中低產田造、土地開發整治、小流域治理和農業綜合開發等工程。搞好防災減災工作,強化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強化宣傳培訓,構建群防群治體系,努力提高農民群眾避災自救能力,確保全年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六、強化部門協調配合,為農牧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條件
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全縣農牧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要積極行動起來,農技人員要進村入戶開展工作,作好農用物資的銷售發放;各級財政要克服困難繼續加大對農牧業生產的投入,農行和農村信用社要積極籌措資金及時發放貸款,支持農牧業的發展;供銷部門要積極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保證農業生產物資供應的需要;農機部門要通過開展“興機富民”計劃,充分發揮農機在服務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水利部門要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防洪工程建設和水資源配置工作,保障農業生產灌溉和人畜飲水安全;農業、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要加強市場管理,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種子和農資的工作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氣象部門要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準確性,進一步減少災害性天氣對農牧業的危害,為全縣農牧業生產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七、強化領導督查力度,確保全年目標圓滿完成
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全縣農牧業生產,切實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精心組織,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全縣農牧業生產,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科技人員指導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真抓實干,確保領導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指導到位。同時,為保證全縣各鄉鎮農牧業生產的協調發展,縣委、政府將組織督查組,深入各鄉(鎮)進行督查,重點督查領導是否履職、責任是否落實到位、經費是否得以保障、任務是否按要求完成等,并將農牧業生產納入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雙考雙評雙掛鉤”實績考核和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嚴格考核獎懲,確保完成農牧業生產各項任務,促進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 上一篇:煙水配套工程安排意見
- 下一篇:社區消防管治實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