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加快工業化發展意見
時間:2022-05-31 03:48:00
導語:市區加快工業化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我區工業化進程,進一步發展壯大區域經濟,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省市關于加快推進縣域工業化發展綱要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加快工業化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快工業化發展是壯大區域經濟的關鍵。
工業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現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然階段,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肮I強區”戰略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戰略之一。加快工業化發展是壯大區域經濟的基本途徑。只有大工業、大項目、大集群、大集團才能帶來區域經濟大發展。用工業化理念指導謀劃區域經濟發展,既是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區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實踐證明,過去發展靠工業,現在發展靠工業,將來發展還要靠工業;而且,實現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成就在工業、潛力在工業、希望在工業、根本出路也在工業??偨Y多年工業發展經驗教訓,展望工業發展未來,聚焦看,我們有優勢,也有不足;跳出看,我們有差距,也有潛力,因而抓住工業化發展將成為壯大區域經濟的關鍵。
(二)我區工業化已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
近年來,我區依托資源優勢,堅持不懈地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大力發展水泥、煤炭、食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積極發展新型工業,通過優化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等措施,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全區財力較快增長、爭先進位、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到2008年底,全區區域內完成工業總產值97.02億元(含省市駐耀工業企業),其中,區屬工業總產值完成41.1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8.83億元。規模企業達到53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7.18億元,工業經濟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主要工業產品區域內煤炭完成645.5萬噸,水泥完成553.74萬噸,熟料完成440.28萬噸,其中區屬煤炭完成291.8萬噸,水泥完成287.47萬噸,熟料完成231.8萬噸。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2008年,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8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2.8%。滿意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60萬噸水泥粉磨生產線、華騰水泥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水泥粉磨生產線、隆晟公司脫水果蔬生產線、白石崖煤礦、秀房溝煤礦技改項目,8個煤礦資源整合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或建成投產。同時我區地處陜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西安大都市經濟區的過渡地帶,兼具兩地雙重優勢,交通便捷,礦產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支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的良好環境已初步形成,為工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法規支持和社會保障。
(三)加快工業化是壯大區域經濟的迫切需要。
我區工業化發展具有一定的基礎,縱向比,有了長足的發展,橫向比,還有不少差距,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工業經濟結構還不合理,產品結構比較單一,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大。二是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三是企業管理落后,具有現代管理企業理念的企業家隊伍還沒有形成,技術創新型人才短缺。四是招商引資力度不夠,企業融資困難,大的成長性和帶動性強的項目少。受這些困難和問題的影響,全區工業經濟實力還不強,整體經濟實力與發達區縣差距較大。2008年全區生產總值44.81億元,不到全國平均值55%;地方財政收入1.3456億元,僅占全省十強縣平均水平的25%。分析原因,工業實力不強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全區上下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
二、加快工業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重點產業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省市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大區域謀劃、大產業構建、大項目推進、園區化承載、集約化管理”和四個“始終堅持”(始終堅持把跨越式發展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題,始終堅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主線,始終堅持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重要任務,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處理好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的思路,圍繞“三條產業鏈”(即:煤—電—鋁—鋁加工制造產業鏈;石灰石—水泥—建筑型材產業鏈;種植—釀造—生物工程—養殖產業鏈),構筑“三園一區”工業板塊(即:秦嶺水泥工業園區、坡頭載能工業園區、董家河鋁工業園區和照金瑤曲煤炭產業集群區),做大水泥,做強煤炭,做優食品,做活新型工業,逐步形成以區域特色產業為支撐,資源開發和加工型、為大企業配套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協調發展的工業化新格局,強力推進工業強區進程,提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硬實力。
(二)奮斗目標。
到2012年,主要實現六大目標:
1、全區工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70億元,年均增長35%。
2、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億元以上。
3、全區企業(含中小企業、個體經營戶)總數達到1160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8個。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10戶。
4、全區工業企業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從業人員達到9萬人以上,吸納農民就業超過5萬人以上。
5、重點建設好秦嶺水泥工業園區、坡頭載能工業園區、董家河鋁工業園區和照金瑤曲煤炭產業集群區,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0%以上。
6、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削減數達到省市要求指標。
(三)重點產業。
依托我區區位特點、資源和產業現狀,圍繞“三條產業鏈”,依托“三園一區”,打造4個百億元產業園區。
1、做大水泥產業。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集中煅燒、分散研磨”的要求,優化資源配置,優化產業結構。一是擴張總量。重點抓好5條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的開工建設,力爭到2012年全區水泥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二是整合資源。利用13條機立窯拆除后的發展空間和閑置土地,加快資源整合,以秦嶺水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秦嶺”“安君山牌”、“藥王山牌”、“牌”、“滿意牌”等優勢品牌為依托,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大型水泥集團,實現規模經營,聚集發展。三是提高附加值。積極發展白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水泥預制品、商品混凝土等深加工水泥產品,提高附加值。到2012年,使我區省優名優產品達到3個,產值過億元的水泥企業達到6家。
2、做強煤炭產業。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有序開發”的原則,積極采用先進采煤技術,千方百計提高回采率。一是提高產能。重點抓好“4個百萬噸礦井”和資源整合項目建設,完成白石崖煤礦改擴建工程、秀房溝煤礦采煤機械化技改項目,推進照金煤礦、西川煤礦達產達效,抓好8處煤炭資源整合礦井和17個煤礦雙回路供電工程建設。二是勘探后續資源。加大投入,積極合作,做好貫草梁、冶坪地區的煤炭資源勘探工作。三是實現多層增值。加強煤的深度開發與利用,推進煤炭就地轉化,延長產業鏈,實現多層次增值。力爭到2012年,全區煤炭產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
3、做優食品工業。立足我區農業發展和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實際,重點發展果蔬加工、糧油加工、乳制品、果酒、飲料和特色資源加工。提高產品檔次、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產品結構,促進食品向方便、安全、衛生、營養的保健方向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地位。重點扶持綠想、祥云、隆晟、李華酒廠等龍頭企業,大力培育食品工業原材料基地。到2012年,全區農副產品加工量達到8萬噸以上。
4、做活新型工業。依托華能電廠二期、鑫光鋁業四期工程,大力發展煤電鋁的深加工和配套產業。加快原鋁向精鋁、合金鋁、鋁鑄件等初級產品轉化步伐,重點開發鋁箔、鋁型材、鋁輪轂等深加工產業。抓好精煤、化工、煤與石灰石的深度開發和利用等項目。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和物流配送、專業市場開發、連鎖經營等現代物流業,逐步形成新興產業集群。
三、加快工業化發展的措施
加快工業化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找準方向,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工業真正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1、鼓勵全民創業,擴大總體規模。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業化,本質上是一個全民創業的過程。要以激活民營經濟發展潛能為目標,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允許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法律和政策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降低創業企業注冊門檻,激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待業人員和農村能人創辦小企業和家庭工業,實施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鳳還巢”工程,支持鼓勵他們運用自己比較先進的理念和現代經濟頭腦返鄉創業,拓寬發展空間。加強工業化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提升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加快技術創新,應用新科技、新成果;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勵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現代技術應用水平。
2、加快園區建設,提高承載能力。工業園區是工業經濟發展的載體和驅動器。要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縣域工業園區發展的指導意見》,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的思路,加快4個工業園區的規劃修編和建設工作。圍繞小城鎮引導企業向重點村鎮集中,使園區成為區域工業的帶動區、招商引資的示范區和全民創業的活躍區。區財政設立工業園區建設專項資金,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采取誰投資誰受益的市場機制,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及各類社會資金用于園區建設,盡快完善基礎實施和服務功能,增強園區吸引力和承載力。在繼秦嶺水泥工業園區后,力爭更多園區進入省重點建設縣域工業園區行列。
3、強化招商引資,擴張發展總量。依托優勢資源,主導產業和工業園區,采取以商招商、點對點招商、叩門招商和促進落地企業二次投資等多種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項目的包裝和對接,落實責任,跟蹤聯系,確保簽約項目落地實施。找準承接方向,打造承接載體,主動承接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的產業轉移。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為重點,同時密切關注港、澳、臺地區,多層次、多渠道、有選擇地開展承接產業轉移洽談活動。強化服務,堅決治理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現象,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大力營造寬松的投資發展環境。
4、拓寬融資渠道,增加資金投入。一是建立財政扶持機制。區上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工業化發展專項配套資金,支持創業、技術改造、自主創新、產品研發和工業園區建設,并將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年增加,逐步建立財政扶持工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實行銀行支持企業發展獎勵機制,每年在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中列出專項資金,對放貸增長快的銀行進行獎勵。二是加快金融創新,開辟融資新途徑。支持金融機構設立小企業貸款經營中心和小企業支行。推進銀企合作,搭建中小企業信貸融資交流對接平臺,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努力增加企業貸款規模。三是規范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區域融資市場。重視民間資本對發展經濟社會的作用,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規范民間借貸方式,積極發展民間信用合作組織和融資互助組織。
5、狠抓企業成長,提高運行質量。按照“抓龍頭、扶骨干、促群體”的思路,大力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多元化發展,要下功夫抓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重點實施兩大戰略:一是扶優扶強戰略。每年篩選20戶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的企業列入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項目,按照“三位一體”項目包聯責任制要求,重點培育,重點扶持。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建立統計監測體系,密切注視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二是名牌戰略。把品牌建設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幫助引導企業開展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爭創著名、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對獲得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的,獎勵5萬元;對獲得國家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的,獎勵10萬元。力爭到2012年,全區獲得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8個以上,省名牌和中國名牌產品10個以上。
6、加強組織領導,加快發展進程。一是加強對加快工業化發展的領導。成立全區推進工業化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區長任副組長,區級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區經貿局負責全區推進工業化的具體工作。區級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制定扶持加快工業化發展的具體措施。二是實行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把加快工業化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研究,強力推動。從今年起,區政府將工業化發展納入相關部門、鄉鎮辦事處的年度責任目標,加強考核。實行“爭先進位”獎懲機制。三是努力營造加快工業化發展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深入宣傳省市區加快推進工業化發展政策措施,及時總結宣傳先進典型,鼓勵全民創業,加快推進我區工業化進程。
- 上一篇:加快水利整改評判方案
- 下一篇:區交運局客運市場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