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局師德師風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08 09:41:59

導語:教體局師德師風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體局師德師風工作意見

為建設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的通知》(青教通字〔2012〕1號)要求,區(qū)教體局決定在全區(qū)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具體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領,以“敬業(yè)愛生、為人師表”為核心,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準為重點,以解決當前教師隊伍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引導教師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和質量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愛崗敬業(yè)、業(yè)務精湛、為人師表、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主要任務

(一)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在提高教師政治素質上求突破。引導廣大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和質量觀,以優(yōu)良的思想政治素質影響和引領學生,提高依法執(zhí)教水平。

(二)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yè)理想,在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上求突破。以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傳播先進文化和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志存高遠,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三)規(guī)范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求突破。堅持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引導廣大教師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遵循教育規(guī)律,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精心育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著力解決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上求突破。當前,全區(qū)教師隊伍總體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有極少數教師在師德師風上存在著亟需解決的問題。通過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以師風推動校風,促進教育健康發(fā)展。

三、工作原則

(一)與教育教學相結合原則。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活動。

(二)面向全員原則。教育活動面向教育系統每一位工作者,面向學校的干部和教職員工及其它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人人參與,全面提高。

(三)正面教育為主原則。學校應加強對廣大教師的人文關懷,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光榮感,引導廣大教師主動查找和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增強教師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覺性。

(四)發(fā)揚民主原則。教師是師德師風建設的主體,充分發(fā)揚民主是搞好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前提。要尊重教師的民主權利,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注重實效原則。教育活動要突出重點,切實解決教師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務求實效。要堅持從有利于全區(qū)教師隊伍的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全區(qū)教育的全面發(fā)展來開展教育活動。

四、工作步驟和工作重點

教育活動從3月開始,到7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各階段工作如下:

第一階段:宣傳發(fā)動階段(3月份)

1、召開全區(qū)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動員大會;

2、各單位分別召開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動員大會,廣泛動員,深入人心;

3、針對當前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組織廣大教師進行師德師風大討論,進一步明確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目的和意義,在全區(qū)范圍內掀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熱潮;

4、各單位制訂工作方案,成立組織機構,并于3月30日前報區(qū)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辦公室。

第二階段:學習反思階段(4月—5月份)

1、各單位制訂學習計劃。學習要聯系實際,學有成效,要與學習實踐活動相聯系,與校風、教風現狀相聯系,與教師自身的從教實際相聯系,與建設“教育強區(qū)”要求相聯系。

2、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教師法》、《省義務教育條例》、《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文件,收集身邊和全國各地師德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豐富學習內容。

3、通過學習,使廣大教師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依法從教和為人師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和諧、誠信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4、在學習的基礎上,從思想和行為上反思,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組織開展師德師風評議“十查十看”(①查理想信念,看是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②查依法執(zhí)教,看是否有違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言行;③查愛崗敬業(yè),看是否熱愛學校,盡職盡責;④查熱愛學生,看是否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⑤查嚴謹篤學,看是否勤奮刻苦鉆研業(yè)務;⑥查團結協作,看是否尊重同志,互相學習;⑦查尊重家長,看是否主動聯系家長,聽取意見;⑧查廉潔從教,看是否無私奉獻、廉潔自律;⑨查為人師表,看是否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⑩查服務意識,看是否滿腔熱情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活動,進行深刻剖析,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第三階段:整改提高階段(6月份)

1、制訂師德師風建設整改方案。每位教師要在學習反思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制訂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突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

2、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的相關制度。各學校根據存在的問題和實際情況,全面完善或重新制定相關規(guī)章制度,如學習制度、德育工作制度、教師宣誓制度、家訪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和師德師風考評、監(jiān)督、責任追究等制度。認真落實學校校長與教師簽訂師德師風責任書制度,進一步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廣泛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愛心敲門”家訪工程,深化“愛心助學團隊”、“青青義教”志愿服務等系列師德教育活動。圍繞“踐行師德規(guī)范,做人民滿意教師”這一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師德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教職工踐行師德規(guī)范的服務能力。

第四階段:總結表彰階段(7月份)

各單位要及時總結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的經驗和成績,通過新聞媒體、教育信息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區(qū)教體局將通過新聞媒體或以簡報的形式隨時通報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發(fā)掘、培養(yǎng)一批先進典型,大力宣傳表彰先進,鞭策后進,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組織領導。區(qū)教體局成立區(qū)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全區(qū)師德師風建設的領導、組織、協調、檢查、評估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區(qū)師德師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事科。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學校黨團組織要爭先創(chuàng)優(yōu),工會要積極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

(二)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師德師風考核與評價機制,細化師德師風內容,逐項量化考評;建立和完善獎懲機制,把師德師風考評結果納入師德檔案,與教師聘用、評優(yōu)、晉職及績效工資等緊密掛鉤,對不合格者實行一票否決;建立師德師風監(jiān)督檢查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教體局將設立師德師風建設監(jiān)察辦公室,公布投訴電話,對來信、來訪、來電反映的師德師風問題進行認真查處;建立師德師風活動月機制,每年3月、9月定為師德師風活動月;建立學校、教師和家長的互動機制,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評教師、評學校活動;廣泛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各單位要結合自身特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

(三)結合“治庸”計劃,嚴格實行師德師風建設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將師德師風建設情況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各單位黨政一把手是本單位師德師風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對師德師風存在嚴重問題并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要追究領導者的責任;對違反師德規(guī)范的教師予以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學年度考核實行一票否決,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等次,當年不能正常增加薪級工資。

不適合教師崗位者,視情況可給予調整工作崗位或安排待崗培訓,調整工作崗位后,其工資福利待遇按新任工作崗位重新確定。對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單位工作崗位調整的,可予以解聘。連續(xù)兩年考核被確定為不合格等次的,應予以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