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項目化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15 10:30:25

導語:畜牧局項目化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局項目化管理工作意見

經過“十五”期間的調整和優化,從目前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看,畜牧業已成為全市農業和國民經濟中相對獨立的的一個大產業;在率先解決我市“三農”問題的進程中,成為拉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最為活躍、最為實在的增長點和亮點,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當前,我市畜牧業正處在更快更好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為加快推進畜牧經濟發展,切實把各項重點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研究制定2012年重點工作項目管理的具體意見和措施如下:

一、指導思想

2012年是實施“十一五”戰略規劃的開局年,做好2012年的畜牧工作,承上啟下,至關重要。我市畜牧業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融入大、建設大畜牧為方向,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畜牧業產業化、工業化發展為核心,龍頭企業和項目建設為支撐,標準化園區和基地建設為基礎,轉變增長方式為主線,與國際接軌無疫區為平臺,積極構建產前良種現代化和園區示范體系、產中支持保護體系、產后加工創匯體系的畜牧業發展新格局,站在高起點,實現新跨越,進一步鞏固畜牧業生產大市地位。圍繞落實上述指導思想,實現既定任務,在實現新發展的把握上,具體要著力鎖定三個目標,突出三個體系,抓好兩個工程,推進一個戰略,強化五個措施。

二、發展目標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總的目標鎖定三個方面:一是堅持融入大,建設大畜牧,通過跨越式發展,加速建成市現代化畜牧業先行區、畜產品出口創匯區、與國際接軌的無規定疫病出口保護區、名牌畜產品集群區,把我市畜牧業打造和構建成市畜牧業發展的強勢主體和橋頭堡,保持和發展我市畜牧業在市和全省的領跑地位,進一步夯實發展格局和基礎優勢。二是2012年爭取農區牧業生產全國第一位次。三是到2010年努力把畜牧業建設成與現代化國際城市相適應,以標準化、生態化、產業化、工業化、國際化為標志,集經濟、社會、可循環發展功能于一體,“創新、亮點、特色、品牌”主題鮮明的現代化基礎產業,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5%以上。2012年全市畜牧經濟發展主要預期指標為:全年肉蛋奶總產達到45萬噸,畜牧業產值2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7%。

三、重點工作

(一)集中力量突出構建產業化經營體系、標準化生產體系、動物防疫體系三大體系,提高畜牧業的綜合競爭力

1、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強勢推進產業化經營體系建設。

一是統籌產業布局,突出畜牧業特色,加快培育三大產業集群。突出抓好肉雞產業集群。重點扶植好三統萬福、九聯食品、田潤食品、昱合4家“旗艦”企業,及早擺脫禽流感疫情影響,拉動全市肉雞生產健康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真正建成全國有影響的肉雞生產加工出口基地。2012年帶動發展合同農戶5000個,肉雞出欄1.2億只,增加農民收入3億元。加快培育肉牛產業集群。以裕龍食品為龍頭,同步推進琴豪、琴圣等5家規模成長企業盡快擴張釋放潛力,進一步提高我市肉牛產業化生產水平,全年出欄肉牛15萬頭以上,再造“中國肉牛之鄉”品牌輝煌。積極培育飼料工業集群。以統一、希望、環山、九聯、六和、大成六家飼料企業為龍頭,加快優質飼料生產步伐,打造全省最大的飼料工業基地,年內生產優質飼料40萬噸,產值13個億。

二是做足資源文章,培育新的增長點。重點鼓勵現有骨干企業加快升級,盡快形成產業化經營體系的重要支撐,為產業化多層、多元、多面發展奠定基礎,拓寬農民增收渠道。2012年,生豬產業鏈抓好百樂食品、龍大食品60萬頭生豬加工,帶動全市120萬頭生豬生產基地建設,爭取市生豬生產第一;依托田潤、昱合帶動500萬只肉鴨基地建設,實現市肉鴨生產加工零的突破,促進養禽業全面發展;依托統一福記禽蛋加工、順科無公害雞蛋生產,打造全市7萬噸優質禽蛋生產基地,力爭全省禽蛋產量第一;以裕龍食品4000噸蜂蜜加工催生養蜂產業鏈,帶動全市養蜂規模發展到5000箱。

三是積極引導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提高畜牧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堅持以“因地制宜、多元創辦、市場運作、民主管理、部門指導、政府扶持”為原則,圍繞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主導產品,積極穩妥創辦龍頭企業帶動型、能人牽頭型、村集體創辦型、市場依托型、品牌拉動型、專業技術部門領辦型等多種形式、橫向覆蓋、縱向延伸,服務網絡健全、運行機制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的畜牧合作經濟組織。力爭到年底在冊合作組織發展到30家,入會養殖戶戶達到2500戶,有效推動整個產業體系的產銷對接。通過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的帶動,2012年力爭全市養殖小區發展到650個,訂單農戶達到7000個,真正形成一種鏈條式、訂單式、集群式的畜牧業生產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

2、切實抓好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

一是大力宣傳無公害畜產品行動計劃和質量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規,搞好培訓,抓好典型,梯次推進,全市年內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普及率遞增10%以上,肉雞、蛋雞、奶牛、生豬標準化生產覆蓋面分別達到85%、70%、75%、65%,畜牧業生產初步進入標準化發展軌道。二是加大“九聯模式”由肉雞生產向其領域延伸推廣力度,鼓勵鎮村實行龍頭企業、專業化基地、中介組織、標準化手段整體推進,建設工廠化、標準化養殖基地和養殖園區,2012年至少建成10處有規模優勢和競爭力的畜牧業標準化高效示范基地。著重抓好裕龍食品2萬頭規模集中育肥場一期工程建設和三統萬福國家級出口雞肉標準化示范區后續項目,力爭搞成畜牧業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代表我市形象和國家級水平的畜牧業亮點。三是堅持以品牌促認證、以認證促發展,抓好畜牧業品牌開發。2012年力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通過ISO9000和HACCP質量體系認證,新培育琴豪、昱合、達生澤六等6家企業獲得京津滬市場準入,完成三統萬福、田潤、九聯3家重點出口龍頭企業獲歐盟認證或國外獸醫衛生注冊,全市出口飼養場認證數量增長20%達到200多個,將琴圣牛肉、順科雞蛋培育成省名牌農產品,將西門塔爾雜交肉牛確認為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

3、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不斷強化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以無疫區后續項目建設為總抓手,爭取多方支持,從2012年開始投資525萬元持續完成全市15處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的辦公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年內投資50萬元搞好市動物疫病監控中心的搬遷改造,提升市級實驗室水平。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包括行政、法律、經濟、技術手段在內的綜合措施,有計劃、有重點、有目標地構建配套完善、協調聯動、科學有效的動物防疫及畜產品安全公共服務體系。堅持不懈的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堅決按照“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防控工作,努力實現“把住關口不輸入、發現疫情早撲滅、嚴格控制不擴散、確保人員不感染”的防控目標,促進“平安”建設。

(二)積極實施良種工程、科技興牧工程兩大工程建設,切實轉變畜牧業增長方式

1、大力推進良種工程。

積極實施農業部“萬枚胚胎富民工程”項目,重點抓好愛德現代牛業奶牛胚胎移植產業化發展,2012年推廣移植高產奶牛胚胎10000枚,加快我市奶業生產步伐,建設全省規模較大的奶牛胚胎移植產業化基地。抓好三統萬福、鵬飛10萬套種雞更新換代,力促香港和豐20萬套父母代肉雞良種繁育項目及早動工,打造全省重要的種禽繁育基地基地,跟進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實施肉羊良種工程,搞好市艾格瑞畜牧良種繁殖中心引進農業部良種羊純繁項目,推動優質肉羊規模化生產。

2、狠抓科技興牧工程。

從轉變畜牧業增長方式和農民實際需要出發,推動畜牧業科技入戶。圍繞促進農牧結合、林牧結合,加快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調整,2012年選擇部分鎮(處)規劃發展萬畝優質牧草和飼料作物生產基地。加強秸稈養畜綜合技術推廣,完成40萬噸飼料青貯計劃;加大畜牧養殖場沼氣環能工程示范推廣力度,實施生態建設;完成對1000個規?;笄蒺B殖場戶的排污改造指導,統籌畜牧業與環境協調發展,減少城鄉污染。二是深入開展“科技聯戶”活動,與養殖大戶結成對子,建立32科技示范點,解決實際問題,使聯系的養殖戶飼養管理更加規范、科學、高效。廣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突出“一本技術手冊、一張明白紙、一張培訓卡、一張教學光盤”的“四個一”培訓模式,重點培育千名村級科學養殖能手。

(三)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實現招商引資工作新突破

立足我市畜牧業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放大磁場效應、俱樂部效應,鎖定引進一批國子號的大項目;積極爭取蛋制品、乳制品、牛肉、羊肉、兔肉和優質特種經濟毛皮等出口創匯的外向型項目。2012年,內資重點抓好九聯集團投資5000萬元的5000噸肉雞產品熟食加工項目及早落拍,力爭三鹿乳業集團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日加工1000噸規模的奶制品項目簽約引進,力爭田潤食品5000噸熟食加工項目上馬,并通過懇談力促六和工業園這一大項目落戶,真正形成產業集聚;外資重點瞄準加拿大愛德牛業投資200萬美元的肉牛加工項目搞突破,切實推進招商引資向“大、高、強、特”的更高層次轉變,拉長我市主導產業鏈條。同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綜合開發等建設項目下功夫,爭取一批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政策和資金。

四、保障措施

從實際出發,從部門職能上進行轉變,從工作思路上進行調整,從服務觀念上進行落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建立嚴謹、有序、協調、高效的項目管理運作機制,提高項目化管理的實效。具體狠抓以下五項關鍵措施:

第一,突出重點抓落實。

一是加強領導。充分認識對重點工作實行項目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項目化管理作為開展工作的總抓手,加強領導,形成濃厚的抓落實氛圍。對于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都要由局“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抓,成立專門工作班子,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加強調度和考核,一支班子抓到底。二是堅持規劃先行。把規劃作為項目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對所有重點工程項目,組織業務專家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和力行節約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確保建成一個項目,出來一個精品。三是獎優罰劣。健全完善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依靠制度和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第二,積極打造高效便民政務環境。

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優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監督、懲處并重的軟環境建設機制,大力營造團結奮進的人文環境、誠信法治的市場環境、務實高效的服務環境、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凝心聚力促進發展。推行“積極行政”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為基層和群眾提供快捷、精準、細致的服務,特別是要努力為企業提供前期立項、審批、規劃、以至到后期生產經營管理“一條龍”服務。2012年,重點開展好“陽光部門”創建和“軟環境建設年”活動。

第三,大力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加大獸藥、飼料等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大刀闊斧的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全面推行誠信承諾生產經營制度,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引導生產要素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四,大力加強機關建設。

以建設高績效機關為目標,以科室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效率為核心,繼續深化“五項工程”、建設“四型機關”等活動,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加強政務品牌創建工作,將原來“情系畜牧、服務萬家”服務品牌濃縮為“興牧富民”,提高部門的親和力和包容性。進一步挖掘品牌內涵,完善品牌體系,創新工作機制,豐富機關文化內涵,著力為群眾搞服務、解難題、辦實事,努力營造務實高效的機關服務環境。

第五,著力提高干部隊伍素質。

2012年結合開展“創建高績效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集中開展機關工作人員精神品質、法紀和公務員守則、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大力弘揚勤勉、合作、務實、創新的精神品質。大力加強隊伍教育培訓,建立完善干部隊伍素質提升、結構優化、激勵約束機制。2012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將正式實施,以此為契機,全局上下將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大造畜牧業發展聲勢,以積極的姿態迎接大法的出臺,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