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信委品牌建設意見

時間:2022-07-22 09:00:35

導語:經信委品牌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信委品牌建設意見

近幾年來,在“工業立市”戰略推動下,工業企業得到不斷壯大,工業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一大批“制造”暢銷國內外,我市擁有了“美菱”、“榮事達”、“國風”、“芳草”等一批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但“創造”的產品和企業仍是寥寥無幾,一些企業對品牌認識不高、意識不強,特別是叫得響、影響大的品牌總量不大、公認度不高,嚴重影響了我市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制約了企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進一步推動企業實施品牌戰略,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實現企業做大做強,全面推進我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工業立市”戰略和《省自主創新品牌示范企業培育實施意見》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工業企業品牌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做響品牌、做強企業、做大產業”為目標,以創建品牌、經營品牌、提升品牌和延伸品牌為核心,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的三位一體的品牌建設機制,積極引導企業爭創名牌產品、著(馳)名商標和品牌示范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綜合競爭力,促進我市一批企業具有國際影響力。

(二)目標任務。到“十二五”末,擁有名牌產品260個,名牌產品220個;知名商標500件,著名商標350件,中國馳名商標30件;并形成20個展示城市形象的大品牌,其中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品牌3-5個。創建50家左右對全市產業發展有影響力、區域發展有帶動力、市場發展有擴張力的品牌示范企業,并使這批企業綜合實力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

二、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增強企業品牌意識

實施品牌建設主體在企業。品牌是企業形象、文化、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等的綜合體現,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企業要切實增強品牌經營意識,充分認識爭創品牌產品對于拓展市場、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提升企業乃至城市形象的重要意義,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制定爭創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和品牌示范企業發展規劃,全面夯實企業品牌建設的基礎,力爭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二)積極實施“品牌戰略”,鼓勵企業爭創國際品牌

各企業要廣泛開展學習、培訓、研討、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品牌建設能力,積極開展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申報工作。各縣區要加強對轄區內的優勢產業、新興戰略性產業和有競爭潛力企業等,進行梳理排隊,擇優列入轄區品牌發展規劃,依據企業發展和爭創情況,適時調整爭創梯隊,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培育引導措施,建立起銜接緊、后勁足、實力強的品牌創建梯隊,做到“培育一批、申報一批、評定一批、升級一批”,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和鼓勵企業通過商標境外注冊、建立海外生產基地、銷售公司、研發機構等途徑,加強品牌國際化建設,擴大企業國際競爭力。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力爭年增長10%,省級及以上馳(著)名商標力爭年增長20%。

(三)組織開展“品牌示范企業”活動,提高品牌示范效益

從名牌產品到品牌企業是企業綜合優勢的體現,為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切實提升企業行業位次和創新水平,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擴張能力,實現品牌企業龍頭鏈式拉動作用,將在全市組織開展“品牌示范企業”評選活動。對擁有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和馳(著)名商標,且品牌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主導產品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且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空間,“十二五”期間年遞增20%以上;市場占有率目前不低于30%,產品出口目前不低于5000萬美元且5年內年遞增10%;同時,企業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強,社會滿意度高的企業,授予“品牌示范企業”稱號。通過評選“品牌示范企業”,進一步提高企業品牌示范效益。

(四)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積極培育自主品牌

積極開展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工作,支持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和新產品升級,鼓勵企業重視知識產權并積極開展科技進步活動,指導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聯盟戰略,引導企業主動和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聯合開展產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行業內國際前沿技術的研究和攻關,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進一步促進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培育出更多的自主品牌產品。已認定為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間,開發的新產品應達到10項以上,其中國內領先水平新產品要達到50%以上;申報專利不少于15項,其中發明專利要達到20%以上;參與和主持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3項以上,同時積極申報國家和省市科技進步獎等各類獎項。

(五)全面加強企業質量管理,促進品牌企業做大做強

強化企業全員質量觀念,建立健全各級質量責任制,嚴格實行質量否決權,制定積極可行的質量發展目標。繼續引導企業通過ISO9001、ISO14001、GB/T28001三標一體認證,推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推動企業申報省質量獎。認真貫徹六西格瑪、質量改進、5S、QC小組等國內外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實行從產品設計、材料選用、生產過程、產品銷售、售后服務全過程質量控制,產品實現“零缺陷”,倡導終身免費售后服務,督促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和擴張。通過嚴抓各項管理工作,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并具有較強發展空間和優勢。

(六)建立品牌信任機制,加大對品牌企業支持力度

進一步加大對名牌產品和品牌示范企業的支持力度,金融機構要在信貸上給予重點傾斜,鼓勵和幫助有條件的企業申請國家各類政策性專項資金支持。支持以商標等無形資產實施抵押擔保,對實施品牌戰略的企業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節能降耗、兩化融合等方面申報的項目優先給予財政貼息或資金補助;支持實施品牌戰略企業經過合法評估將其馳(著)名商標、名牌等無形資產作價出資,將無形資產提供信貸擔保,以及品牌許可經營和轉讓,促進企業品牌資產的合理利用,實現品牌價值和效益的最大化;支持商標機構開展商標的轉讓、許可、交易等業務,組織閑置商標的交易和品牌許可經營活動,盤活我市企業商標資產。

(七)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維護品牌企業合法權益

各級政府及相關執法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督和行政執法,依法嚴厲打擊假冒知名品牌和侵犯品牌生產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切實加強對名牌標志、商標標識、質量標志、產品標準標志等的印制管理,有效遏制冒用名牌標志、惡意搶注商標和域名等現象,加快建立品牌產品和企業數據庫。加強與省內外部門間的合作與協調,建立健全執法聯動保護機制和維權網絡體系。堅持創牌與保牌并舉,鼓勵企業成立品牌保護組織,加大品牌宣傳和維護費用,企業品牌維護費用每年應不低于年銷售收入的1%。

三、組織領導

1、設立“市工業企業品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市經信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農委、市城鄉建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市旅游局、市環保局等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指導全市工業企業品牌建設工作。

2、設立“市品牌建設工作推進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辦公室成員由市工商局、質監局、科技局、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組成。

市工商局負責牽頭組織全市馳(著)名商標認定工作;市質監局負責牽頭組織全市名牌戰略推進和實施工作;市經信委負責總協調并牽頭組織品牌示范企業認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