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五保供養服務意見
時間:2022-08-19 09:07:44
導語:全縣五保供養服務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民生工程建設,逐步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根據省民政廳、財政廳《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實施辦法》、《關于印發〈省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民福字[2012]45號)和《關于印發〈省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社[2012]260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強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基礎建設和提高供養服務水平為重點,加快建成以鄉鎮人民政府興辦的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為主,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網絡,基本滿足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供養需要。2012年,完成新建和改擴建敬老院7所,新增床位700張,集中供養率達到20%以上;到2010年集中供養率達到25%以上;到2011年集中供養率達到30%以上。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管理,規范建設
嚴格按照《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等法規文件規定,在選址布局、建筑設計、設施設備等方面做到合理規劃,科學設計;認真組織實施,加強工程管理,保證機構建設的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
(二)因地制宜,講求實效
立足本地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數量,科學確定機構建設的區域布局、床位規模和配套設施,合理整合、利用鄉村閑置基礎設施資源,堅持新建、改建、擴建并舉,充分發揮建設資金的最大效益。
(三)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將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著眼長遠,統籌規劃,有重點、有選擇、分步驟組織實施,不僅要建設好服務機構的基礎設施,還要建立保障機構運轉的長效機制。
(四)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進一步加大對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捐助或興辦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協調,多種所有制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并存的格局。
三、項目要求
(一)布局
原則上鄉鎮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臨近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或集中居住區,交通便利,環境安全、衛生,且盡量靠近醫療衛生、體育健身、文化娛樂、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較完善的區域。
(二)建筑
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的各類建筑應當根據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生活需要進行設計,室內地面應選用平整、防滑材料,臺階、樓梯、扶手等設計要考慮供養對象生活安全的需要。50張(含)以下床位的,主體建筑以單層為宜;50張以上床位的,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單層或多層。建筑設計使用年限按30年計。合理控制門廳、走郎、樓梯間等輔助面積,使用面積系數不低于60%。建筑層高不低于2.8米,
(三)規模
項目設計要高起點,高質量建設,功能齊全,達到院容環境園林化、設施設備人性化、服務管理現代化。50張床位的,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含輔助用房)以上;100張床位的,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含輔助用房)以上;150張床位的,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含輔助用房)以上;200張床位的,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含輔助用房)以上。各類用房建筑規模,按照床均建筑面積14平方米(包括生活用房床均建筑面積10平方米和輔助用房床均建筑面積4平方米)。院內將設置辦公室、廚房、餐廳、儲藏室、活動室、健身房、娛樂室、醫療室、浴室和公廁等輔助用房,配備必要的農副業生產基地。
(四)設備
五保供養服務機構要做到“四通”,即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配備必要的膳食制作、文體娛樂、醫療衛生、洗浴、消防及辦公管理等設備。居住用房要配備床、桌、椅、柜、被褥等生活必備用品。
四、項目實施
(一)規劃設計
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應采取統一規劃、逐步推進、分工負責、鄉鎮要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年度建設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加強對項目建設單位的指導督促,穩步推進機構建設工作。
(二)項目申報
由鄉、鎮政府組織項目申報,申報時要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筑標準、資金籌措、工程進度等作出說明。建設項目要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是項目承辦單位,單位的法人代表對項目建設負總責。
(三)項目審批
縣級民政部門負責制定本轄區內的敬老院建設布局、審批本級資助項目,并負責審核申請省、市級資助的項目??h發改委、縣建委、縣環保局等單位在項目立項、建設規劃和環審方面予以支持,并減免相關費用。
(四)資金管理
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經費來源于省、市、縣級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和省、市、縣級福彩公益金安排的資金及其它用于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的資金等。根據各鄉鎮承擔的新增五保集中供養任務數,按平均每張床位8400元予以項目資助。具體測算補助標準為:每張床位建筑面積14平方米(生活用房床均建筑面積10平方米、輔助用房床均建筑面積4平方米),每平方米建設造價(含土建、裝潢、供電系統和給排水系統等)600元。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經費實行財政專戶管理,縣級財政專戶實行項目報賬制。縣級財政部門按照工程進度撥款。工程啟動時撥付資助額的50%,土建工程完成后撥付資助額的30%,五保供養對象入住后撥付資助額的20%。項目資金實行專賬核算,必須保證專款專用,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截留。
(五)項目實施
堅持項目管理的建設方式,嚴格按照項目管理的有關程序進行。鄉鎮人民政府項目建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項目申報、實施、質量、資金管理負責。按照規定通過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委托監理單位進行施工監理,縣建設部門要對工程實施單位進行全程監督。建立健全設備材料質量檢查制度,督促施工單位和監理機構履行職責。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材料采購都要依法訂立合同,明確質量要求、履約擔保和違約責任,加強對施工各環節的質量監控,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在項目實施,特別是附屬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水務局、農委、林業局、供電公司等單位要予以支持。
(六)項目監管
要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健全項目申報、實施、驗收、管理等制度,建立完整的項目建設檔案。要加強資產管理,確保項目建成后用于農村五保供養,設施不浪費、不流失,機構能生存、能發展。項目資產處置由鄉鎮政府向縣政府申請,必須經縣民政部門審核,縣政府批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對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的資產進行處置??h民政部門要聯合財政等部門對資金撥付與使用情況,以及工程建設進度與質量情況等進行跟蹤檢查。對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要及時進行整改并予以通報批評。
(七)項目驗收
項目竣工后,項目承辦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項目驗收。縣民政局參與項目驗收,并對驗收合格、投入使用的項目,發放“中國福利彩票資助省民生工程項目”的醒目標識(標識式樣附后)。
(八)輿論宣傳
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利用各種新聞媒介,通過召開新聞會、成果展示會等各種方式,宣傳“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工程”進展與成效,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及時總結推廣,大力表彰,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樹立“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工程”關愛民生的良好社會形象,促進福利彩票發行和彩票福利金使用的雙向互動,為農村五保供養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五、幾點要求
(一)進一步加快工程進度
敬老院建設工程是省政府二十八項民生工程之一,落實得好不好,能不能按時完成,全縣人民都在關注。各鄉鎮要根據全縣年度計劃,結合實際,想辦法加快推進。確保6月底前開工、10月底前完工、年底前入住。
(二)千方百計提高入住率
各鄉鎮要按照省、市集中供養率20%要求,以愿進全進為目標,組織好現有敬老院五保對象的入住工作,新改擴建工程竣工后,立即動員五保供養對象入住。
(三)切實搞好配套服務建設
要做好選人用人工作。要真正把善管理、懂服務、愛老、尊老的同志選拔到敬老院院長的崗位上來。同時,要認真篩選一批有責任心、有愛心、有一定文化基礎、身體健康的工作人員。要促進敬老院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要建立健全院長、服務人員職責、崗位責任制、院民守則、學習制度、衛生制度、財務制度等規章制度,成立有院民參加的院務管理委員會,逐步形成民主管理,自我約束的良性管理機制。
(四)落實敬老院管理人員的工資和辦公費用,不得擠占和挪用敬老院供養經費
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人員,應按照院民與工作人員10:1的比例配備到位,各鄉鎮人民政府應采取公開招聘的形式,聘用有文化、懂管理、對服務對象有愛心的、年齡在55歲以下的同志到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任職,不斷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工作人員的生活補助標準,按照月人均不低于500元執行,每所敬老院每年的水、電、煤、基礎設施維修、辦公經費、院民常規病治療等費用,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列支。以上管理機構經費,必須納入鄉鎮人民政府財政預算。從2012年起,凡不落實的鄉鎮,年終由縣民政局按各鄉鎮實有五保對象的15%測算兩項費用,縣財政統一代扣。以后將逐年適當調整提高比例。
(五)廣開渠道籌集資金
要借助社會力量,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冠名、銘刻紀念等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特別是當地民營企業主動出錢出力,參與和支持敬老院建設。要充分發揮自身力量,在做好社會發動的基礎上,積極啟動內力,根據場地條件,人員狀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工則加工,適宜什么發展什么,走以院養院的路子。
- 上一篇:全縣信息市場整治方案
- 下一篇:縣委安全生產基礎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