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20 04:55:31
導語: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鎮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建設,在各方面艱辛努力下取得了很好實效,為了方便受益群眾,保持現有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功能,延長使用壽命,根據交通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扎實開展好“民生改善年”等活動,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經鎮人民政府研究,提出我鎮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指導意見,請各村認真學習研究,組織多種有效方式,努力做好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工作。
一、明確管護主體,實行轄區負責制
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應當按照“鄉鎮監管、村委負責、村民自管、政府補助(以獎代補)”的原則組織實施,各村的村委會主任為本行政村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工作中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村民委員會在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村社公路路產保護和路權維護及其他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產權保護和維護。
(二)負責組織實施村道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及其他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的日常管護工作。
(三)在上級補助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按照“一事一議”的辦法,籌集管護資金或者投工投勞,可以向本村成功人士籌集管護資金,建立管護基金。
(四)加強路況巡查,及時發現并上報危險路段的情況,設置必要的警示標志,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道路安全,加強其他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的日常檢查、維護和安全等工作。
(五)成立專門(人員)管護隊伍,制定管護管理細則(如農村公路按2公里∕人每周清掃保潔巡查報告)和組織考核落實。
二、拓展管護經費籌集渠道,建立專款專用保障機制
多渠道籌集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經費,建立專款專用保障機制,是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成功的關鍵。各村民委員會在政策法規范圍內,認真研究,多渠道籌集經費,確保管護經費到位,籌集的所有經費和勞動力臺帳都必須交由鎮會核中心專賬管理,經鎮村考核后由村主任和鎮分管領導簽字后專款支付直接管護者。
一是農民“一事一議”集資,平均每人每年3-5元;
二是本村農客車、農用車、機動三輪車、摩托車車主自愿籌資;
三是村內土地流轉業主大戶適當資助;
四是村辦企業適當提取;
五是本村籍在外鄉友捐助;
六是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戶成為專業(門)管護人員;
七是政府民政低保等公益崗位補貼。
三、嚴格考核標準,建立政府以獎代補機制
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的管護工作要采取常年管護、季節性管護、臨時性管護相結合,專業管護與群眾管護相結合的辦法。如農村公路突出春季路況恢復,夏季水毀搶修(特別是水溝清暢),秋季全面整修三個重點環節,全面提高管護水平。
農村公路管理應當遵循下列標準:無侵占公路、公路邊溝、公路用地、公路路堤及邊坡行為;無擅自開設交叉道口及砍伐行道樹、花草、蔬菜綠化行為;在公路建筑控制區內無新的違法建筑;無堆放雜物、打曬谷物、挖溝引水等行為。
農村公路管護工作具體職責是:路面保潔,路肩綠化(核桃、花草、蔬菜)管護,路肩平整,邊坡穩固,邊溝通暢,水溝通暢,橋涵維修、維護與保養,超載車輛及履帶車輛管理。
根據各村實際,可采取以配備專業管護人員和干部群眾管護相結合辦法,也可采取分戶分段承包等多種方式,按《村規民約》規定簽約管護。
農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設施管護達到年度目標責任要求的,鎮人民政府每年將嚴格考核,對管護工作開展較好的村實行低保等公益性崗位傾斜,以獎代補,并給予表彰獎勵,對落實管護差的將不安排以獎代補崗位(經費),并按有關規定(制度)予以嚴厲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