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23 09:04:29

導語: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縣委關于文化強縣的決定和攻堅突破文化旅游的工作目標,全面推進我縣基層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縣文廣新局特制定縣2014年基層文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一、組織領導

鄉鎮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文化工作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業人員全面抓;要把文化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領導責任制;要確保領導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

二、經費投入

用于鄉鎮綜合文化站、民俗博覽館的免補資金不得挪作他用,必須足額到位,并匹配工作經費;用于省級文化示范站建設的項目資金足額用于建設,不得截留挪用,并匹配相應的工作經費;用于文化示范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社區書屋的建設資金及補助資金必須用于建設和管理,并匹配必要的工作經費。

三、重點工程

要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一)加快文化重點項目建設。一要抓好周子坪銀耳博物館的陳列布展和景觀打造,在今年九月投入使用;二要抓緊石牛嘴群文中心的建設,確保今年十月投入使用;三要盡快完成縣城數字影院的裝修,并投入使用;四要按計劃實施千佛崖石窟的修繕維護工程;五要加速推進紅四方面軍舊址紀念館的二期工程;六要穩步實施紅軍石刻標語群的搶救性保護工程;七要高標準高水平完成好縣第三屆鄉銀耳節的各項工作。(二)年內全面完成四個省級示范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并投入使用。(三)全面完成省、市、縣文保單位標識標牌及界樁修復、完善。(四)年內新建80個文化示范村,150個文化大院。(五)年內新建145個行政村的應急廣播。

四、隊伍建設

不斷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整合鄉鎮文化專干和廣電人員,歸口管理,專職專用,大鄉鎮不得少于3人,中等鄉鎮不得少于2人,小鄉鎮不得少于1人;盤活文化人才存量和現狀,充分發揮人才長處,廣泛凝聚合力;通過培訓、招聘、引進等方式遴選各類文藝人才充實到鄉鎮文化站和直屬文化單位,解決有站無人、專業人才結構不合理、青黃不接等問題。

五、惠民活動

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積極落實文化惠民政策。搞好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的免費開放,公示開放時間、內容及項目;搞好“2131”電影放映,公益電影放映不少于6288場次;文化大院、已建文化示范村、村村響、村村通、戶戶通、農家書屋、社區書屋的使用和管理必須規范運行;創新“送文化”下鄉的方法和內容,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變“一陣風”為“常態化”,變“單一專業院團演出”為“院團演出與群眾自發參與自娛自樂相結合”,變“內容相對固定老舊”為“內容以五個攻堅突破發展”為主;繼續推進“送文化”進機關、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重點建設工地等文化“六進”活動;繼續保持“縣級重大文化活動年年辦,部門、鄉鎮特色文化活動月月新,廣場文化活動周周樂,基層文化活動天天有”的文化特色;直屬文化單位、各鄉鎮、行政村要結合“中國夢”、“八項規定”、“反四風”和“轉作風、惠民生”活動,開辟學習專欄和宣傳櫥窗,并適時更新內容。

六、遺產保護

全面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確保文物安全。積極爭取文物保護項目,實施文物保護工程,啟動《縣第一次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完成縣內可移動文物的認定、信息采集和審核;“非遺”保護重點抓好“月兒落西下”國保名錄、《銀耳傳統生產技藝》和《民歌》等省保名錄的申報工作;建好縣內“非遺”傳承人數據庫。

七、市場管理

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管理,不斷規范文化市場新秩序。堅決取締城鄉“黑網吧”;重點抓好“中小學教輔專項整治”、“網吧專項整治”、“娛樂場所專項整治”、“掃黃打非”等工作,力爭文化市場的管理無死角無盲區。

八、督查考核

把文化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免補資金、項目資金的劃撥與績效考核掛鉤;相關股室和單位要嚴格督查和強化領導,加強業務指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