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促進工程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11 09:24:12
導語:就業促進工程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兩大戰略思想,以人為本,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調整優化就業結構,擴大就業門路,提高勞動者就業和創業技能,重點解決好新成長勞動力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確保每位有求職愿望的登記失業人員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找到生活和精神上的寄托,保持就業形勢長期穩定。
(二)目標任務:以縣上下達的目標為城鎮新增就業3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人,全面實施目標工作任務,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職業培訓體系、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體系。落實就業和再就業目標責任制,創建充分就業村社。制定就業扶持政策,完善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機制。
二、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一)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將公共就業服務功能進一步向村延伸,為群眾提供失業登記、就業備案、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創業扶持、政策咨詢、特殊援助等公共服務。
(二)充分發揮鄉勞保站在促進就業方面的作用。對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戶籍勞動力,提供公共就業服務。以服務對象登記為起點,以成功就業創業為終點,提供包括基本服務、職業介紹、職業素質測評、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扶持、個人特向職業指導、各項政策性援助等,實現“一次登記,全程服務”。同時,有效引導勞動力有序轉移,滿足我鄉企業用工需求。
三、實施就業扶持政策,促進充分就業
(一)加強就業和創業培訓,實施技能人才培訓計劃。
1、加大就業技能培訓資金投入。每年鄉財政納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就業培訓經費,全面實施就業技能培訓服務。計劃每年培訓戶籍勞動力不少于150名,實現縣上下達的新增就業目標。提高本鄉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增強本鄉勞動力的就業競爭力。
2、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結合我鄉經濟發展,按企業用工和社會發展需要開設培訓班,與企業簽訂訂單式培訓合同,培訓結束后,直接安排勞動者到相關企業就業。
3、鼓勵參加創業培訓,以創業帶動就業。組織有創業意愿的失業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為他們提供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基本創業知識培訓,并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規劃,創業模擬訓練,提高創業者的綜合素質。
(二)扶持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就業困難人員是指: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4050”(即女40周歲以上,男50周歲以上)城鄉登記失業人員;享受低保或臨界的城鄉登記失業人員;在法定勞動年齡內且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對就業困難人員,大力援助就業。
1、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統籌鄉、村以及事業單位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政府和事業單位的一些社會化服務,例如環衛、綠化等。
2、拓寬靈活就業的途徑。
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建立家政服務中心,吸納一批有意從事家政工作的靈活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并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和就業率。
(三)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進一步挖掘農業就業潛力,滿足部分勞動力從事第一產業的需求。加強農業規劃,進一步建設農業產業園,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業企業、農民開展農業生產和經營,增加就業崗位,鼓勵低保對象、失業人員進園創業就業。
四、加強統籌,健全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鄉就業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由分管勞動的副鄉長任副組長,成員由黨政辦、經發辦、勞保站、工會、婦聯、團委等單位負責人及各村黨支部書記組成。負責本鄉勞動就業服務、培訓、勞動監察管理以及勞動糾紛處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落實就業和再就業目標責任制。把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幫助困難人員就業、控制失業率、實現充分就業等項目納入全年度工作量化考核評比。增強開展就業工作的責任感。
(三)落實資金保障。鄉財政納出一定專項資金,用于促進本鄉勞動者創業就業,專款專用。
(四)加強勞動保障權益監督。以深入貫徹執行《勞動法》為總目標、總要求,加強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監管,落實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職業衛生規定和最低工資標準,落實各項社會保障措施,營造促進就業良好環境。
(五)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一是加強就業觀念意識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樹立新的勞動就業觀,轉變觀念,主動就業。
二是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深入開展就業信息、優惠政策進村宣傳活動。確保每家每戶有一本就業政策小冊子,每村有一個就業、政策信息宣傳欄,為廣大群眾提供準確的就業、政策信息。充分發揮鄉廣播站、工會、婦聯、團委等單位的作用,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就業創業宣傳。加大對“我工作、我快樂”思想的宣傳力度,倡導積極參加技能培訓、主動求職、努力創業的良好社會風尚。
-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
- 下一篇:鎮秋季防控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