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實施意見
時間:2022-09-14 03:01:24
導語: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提升野生動物保護水平,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見》(魯政辦字〔2021〕6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切實加強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一)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在全市開展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摸清全市陸生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棲息地及生境等情況,通過數據匯總和分析評估,建立資源管理檔案,實行動態監測管理。(牽頭單位: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各區市政府、開發區管委。以下各項工作任務均需各區市政府、開發區管委負責落實,不再一一列出)配合省農業農村廳開展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普查與重要物種的常規資源調查監測,建立棲息地生態環境的常規監測系統,掌握我市與周邊地區水生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分布區域和洄游規律等數據。(牽頭單位:市海洋發展局)
(二)健全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體系。結合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科學規劃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體系,每個自然保護地至少設立1支巡護隊伍。充分考慮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將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集聚區、鳥類遷徙停歇地等重要區域納入保護范圍,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增強野生動物棲息地連通性,開展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保護與修復。根據野生動物自然分布情況和生物學特性,我市所轄區域已劃定為陸生野生動物禁獵區,全年設定為禁獵期;我市所轄海域劃定為列入國家、省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禁捕(獵)區,全年設定為禁捕(獵)期。在禁捕(獵)區、禁捕(獵)期獵捕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疫源疫病、航空安全保障,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獵捕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申辦審批手續。(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海洋發展局)
(三)構建野生動物救護體系。進一步健全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制,鼓勵開展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規范化建設,提升收容救護能力和技術水平,建立快速高效收容救護體系。充分依托動物園(展館)、人工繁殖企業、國有林場等建設收容救護中心(站),各區市、開發區至少建設1處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站)。全面推進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陸生野生動物救護能力。(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強化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完善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站建設,依托海洋館等機構設立和建設1—2處水生野生動物研究、救護與保護中心(站)。(牽頭單位:市海洋發展局)
二、建立健全野生動物保護長效機制
(一)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預警。結合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加強自然保護地監測體系建設,健全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每個自然保護地至少設立1處監測點,加密梅花鹿、大天鵝、大雁、海鷗、白鷺等我市分布較為普遍的國家重點及“三有”野生動物的監測網絡,配齊設施設備。積極探索利用科技手段開展監測,指導各區市、開發區科學劃定監測區域、設定巡護路線和監測點,加強風險評估,提高監測和預警能力。(牽頭單位: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二)探索建立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參照省級確定的補償范圍、程序和標準,結合我市實際,研究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的范圍、程序以及標準,逐步建立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海洋發展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
(三)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減塑在行動”等主題活動,以及“昆侖行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整治行動”等專項行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增強公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能力。(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海洋發展局,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市場監管局、市委網信辦、市教育局、市公安局、海關、榮成海關、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
三、嚴格野生動物執法監管
(一)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協調機制,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建立健全巡護巡查機制,強化基層野生動物保護隊伍建設,每年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市、縣、鎮三級要設立野生動物保護物資設備庫,配齊巡護和監測設備;各鎮(街道)要設立野生動物保護隊。各區市、開發區要分別成立陸生野生動物執法隊伍,配備專業執法裝備設施,規范執法程序,提升執法監管能力。(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海洋發展局)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采取執法檢查、技術布控、核查投訴舉報相結合的方式,嚴密排查線上線下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加強網絡交易平臺監管,及時清理網上違規信息,從嚴從重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海洋發展局、市林業局、市郵政管理局、海關、榮成海關)持續開展涉野生動物犯罪專項打擊行動,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強化涉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偵辦,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牽頭單位:市公安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海洋發展局、市林業局)
(二)建設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系統。根據省里統一部署,建設統一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系統,實現省、市、縣三級上下聯動、動態監管、資源共享,實現自然分布地、人工繁育場所的野生動物大數據采集、分析、應用,提升管理的精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牽頭單位:市林業局)
四、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規定,制定實施具體的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劃和措施。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一致原則,將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棲息地保護修復、收容救護、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物資設備采購等經費納入部門年度預算,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多形式、多渠道配備必要的人員力量,適應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新形勢、新要求。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通過捐贈、資助、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活動,支持野生動物保護公益事業發展。
(二)健全協調配合機制。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協調配合機制,組織研究保護管理政策措施,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協調解決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各環節、全鏈條的監督管理,提升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能力。
(三)統籌規范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工作。扎實推進禁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對確需適量保留種源用于科學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在充分論證可行性的前提下,嚴格履行相關手續。規范允許養殖禁食野生動物管理,加強政策指導和日常監督,嚴格落實防疫檢疫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做好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工作。
- 上一篇:大數據在區域經濟統計的應用
- 下一篇: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