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16 03:35:19

導語:農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認真做好我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禁止露天禁燒及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氨的排放工作,切實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穩定和改善空氣質量,保障民眾身體健康,提升城市形象,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護大氣環境、確保重點設施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目標,按照“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原則,嚴禁秸稈焚燒行為,不斷探索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途徑,實現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任務目標

1.推進農業面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大力推廣利用緩釋肥等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氨的排放;

2.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建立秸稈收集利用體系,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全面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和飼料化、能源化利用等綜合利用措施。堵疏結合,標本兼治,逐步實現農作物秸稈的綜合治理和全部有效利用。到2015年秸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三、重點工作

1、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以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農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提高農民科學施肥理念和改變農民施肥傳統方法為主攻方向,按照“測、配、產、供、施”技術路線,切實抓好配方研制和、建議卡發放、試驗示范、樣品采集及配方肥推廣工作,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整村制推進的新突破,全面推進我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進村入戶,加強技術指導。結合包村聯戶工作,組織技術人員分片包干,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民實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指導服務,對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個性化指導,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村入戶。二是加強示范,促進新型肥料的使用。把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與農業綜合開發、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改土培肥與科學施肥項目等項目相結合,在全縣所有的村建立示范片,示范片全部施用配方肥、緩釋肥等新型肥料,每個村培育3個以上示范戶,做到“五有”,實行“定地、定時、定作物、定化肥量”施肥,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激發配方肥、緩釋肥等新型肥料的市場需求,引導農民施用。

2.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

遵循“因地制宜、穩中求進、鞏固提高、注重效益”的原則,以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秸稈資源化能源利用,實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一是秸稈肥料化利用。秸稈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秸稈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是農業生產重要的有機肥源。推廣普及保護性耕作技術,通過鼓勵農民使用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稈肥料利用率。二是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4噸秸稈的營養價值相當于1噸糧食,可為畜牧業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鼓勵養殖場(戶)或秸稈飼料加工企業制作青貯、氨化、微貯或顆粒等秸稈飼料。三是秸稈基料化利用。做好秸稈栽培食用菌,有利于促進農業生態平衡,推進農業轉型升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建設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繼續重點推廣企業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建設一批秸稈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四是秸稈燃料化利用。秸稈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質能,2噸秸稈能源化利用熱值可替代1噸標準煤,推廣秸稈能源化利用,可有效減少一次能源消耗。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主要包括秸稈沼氣(生物氣化)、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秸等方式。大力發展秸稈沼氣、秸稈固化成型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建立縣農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農委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農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土肥站,負責組織協調和督查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明確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作配合,共同推進工作。

2.創新工作方法,建立長效機制。針對大氣污染防治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在機制建設,項目運行方面下達功夫,確保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各項舉措長期有效運行。

3.爭取資金,完善投入機制。積極爭取農業項目支持,加強與發改、財政部門溝通,共同研究謀劃項目,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資金投入,同時,要積極探索投入機制建設,爭取政府支持。

4.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推進公眾參與。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形式宣傳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重要意義,積極營造社會氛圍,增強農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與參與意識,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改善環境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