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企業轉型期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8-29 04:29:00

導語:電信企業轉型期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信企業轉型期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現狀與對策

提綱

一、轉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認識方面

(二)實踐方面

二、轉型——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轉變的幾點思考

(一)思想觀念

(二)體制模式

(三)經營管理。

三、轉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總體目標:(一)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一是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與生產經營和管理融為一;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應當由企業黨組織獨家做變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三是建立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兼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二)運用法律和政策調整職工的思想觀念。一是通過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手段,維護職工的利益;二是把適應轉型而建立的意識形態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建立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

具體操作:(一)工作途徑。思想政治工作由靜態管理轉向動態管理轉變。①內容由上級本位轉變為職工本位;②方式從簡單走向綜合;③途徑由淺層轉向深層。

(二)工作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從單向灌輸型向雙向交流型轉變。

(三)工作模式。思想政治工作從集中型向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型轉變。

(四)工作載體。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從真空傳播向載體傳播的轉變。

四、轉型——思想政治工作應堅持的幾項原則

(一)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出相結合的原則

(二)堅持宏觀把握與微觀載體相結合的原則

(三)堅持服務轉型與創新特色相結合的原則

(四)堅持關心職工與引導職工相結合的原則

正文

“轉型”,當一事物內部各組成要素及它同周圍環境的組合關系發生空間排列方式上的變化,增加或減少構成要素,從而使事物原有的相對穩定和存在方式上發生變化,這一過程就被稱為“轉型”。轉型后的事物,要么變成了它物,要么通過改變結構而增加了新的功能。企業轉型是企業長期經營方向、運營模式及其相應的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方式的整體性轉變,是企業重新塑造競爭優勢,提高社會價值的過程;企業轉型主要是企業戰略轉型。企業戰略轉型是對事關企業全局性、長期性、基礎性等問題的重大調整、變遷過程。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面對中國電信由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這一深刻變革,如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如何讓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把握定位,確保到位,突出地位,提升品位;如何為企業轉型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推動企業轉型工作順利進行,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轉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認識方面。現在已進入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網絡經濟、知識經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影響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娛樂,不斷涌現的娛樂數字化、媒體網絡化、通信ip化、服務個性化、網絡寬帶化,匯成it行業向前發展的潮流,處在風口浪尖的中國電信適時提出“中國電信由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的口號,是it時代催生傳統電信企業轉型的必然趨勢,是企業傳統經營管理體制進行的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革。這意味著老牌的中國電信要在未來完成從傳統的基礎網絡信息承載、傳輸向業務開發、內容集成、系統集成、專業解決方案和it綜合服務的角色大轉換,由此開始新生。然而,企業進行轉型深化改革,必然涉及企業勞動、人事、分配等重要管理環節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和組合,必然涉及一部分職工,甚至相當多的職工眼前利益,產生“陣痛”。而思想政治工作一則多余論:占時間、費人力、耗錢財,礙手礙腳,“思想政治工作讓路、企業改革順路”。二則無用論:認為市場經濟是金錢經濟,只要有利益導向、金錢刺激就行了,企業轉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是圍繞經濟效益轉,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或作用的有效性和有用性顯得無用。

(二)實踐方面。企業轉型,在新的經營機制沖擊下,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用性少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增大;面對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手段,思想政治工作顯得蒼白無力;企業領導者的權限擴大,職工“打工”意識如影隨行,主人地位的失落和嚴重的心理、思想障礙,使思想政治工作難以開展;企業勞動關系的市場化、契約化,用工制度的多樣化,職工追求目標和價值的多元化,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要解這種“多元方程”,無論是在隊伍上還是在手段上,都顯得十分軟弱;轉型后企業內控、精確管理日趨規范,同原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日顯凸現,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體制、工作機制等方面難以把握適度界定。總之,面對新的形勢和問題,迫切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轉型——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轉變的幾點思考

實踐證明:思想的僵化、觀念的滯后是企業轉型和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職工利益受到影響的重要原因。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促進職工思想觀念轉變才能確保企業轉型順利進行,推進企業快速發展。

(一)思想觀念。近年來,日益增長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家庭網絡化市場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電信企業電話放號、寬帶上網和增值業務開發的服務范圍,只有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要,抓住市場機遇,電信才會有廣闊的成長與發展空間。電信企業經過一系列的深化改革,一次次思想解放、觀念更新,逐漸具有了市場經濟的觀念形態。但從深層次來說無論是觀念形態上,還是思維模式上,都還存有大量的滯后時代的現象,有些甚至成了定式。不可能隨著轉型而一下完全轉變過來,更不要說脫胎換骨了,解決這些非技術層面上的問題,必須以轉變思想觀念為突破口,強化適應轉型及市場競爭的思想意識。因此,轉變和更新觀念的任務仍然很緊迫、很艱巨,需要通過大量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引導職工改變觀念適應轉型,變轉型阻力為思想動力。

(二)體制模式。隨著電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電信通過合理利用多年來積累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網絡資源,促進發展,確保存量、激活增量;通過推進流程重組、營銷渠道建設等一系列戰略性工作的步伐,積極打破按專業、業務、產品進行經營的傳統方式,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方式,其組織架構正大幅度地從面向網絡,面向業務設置向面向客戶,面向市場設置轉變。其營銷體制、維護體制、績效體制、管理體制、經營體制等都將發生轉變、轉換、轉軌、轉型并建立了新的運行體制和運行模式。因此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將全體職工積極性調動起來,做好壓力傳遞工作,以職工行為、思想、意識、習慣的轉型去滿足企業轉型的需要。

(三)經營管理。企業轉型要直接面對市場,根據市場走向來重新調整經營理念和策略,構筑企業新的市場定位和管理平臺,建立高層次的經營管理模式,對企業來說還有一段艱巨的路程要走。要以業務轉型為先導、技術轉型為根本、網絡轉型為基礎、人力資源轉型為核心,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的轉型,不但要改變職工自覺和不自覺帶有轉型前的一些行為和烙印,還要改變職工行為之中的經驗型、傳統型、保守型的思維模式,使思想從此蛻變和涅槃。

三、轉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總體目標:(一)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一是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與生產經營和管理融為一體,解決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和管理“兩張皮”的問題。為此,可以將企業經營和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相同、類似的思想文化工作內容,納入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之中,還可以直接把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同規劃、同決策;同布置、同安排;同管理、同活動;同評比、同考核;同跟蹤、同監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具體的經營和管理之中發揮作用。二是實踐證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孤軍奮戰”是不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當由企業黨組織獨家做變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應當通過規章制度、工作計劃,納入各個部門、各個層次、各項工作之中,實施目標管理、標準化管理、程序化管理,應當取得與企業各部門尤其是前端、后端和管控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并融于他們的工作之中,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從而,擴大工作覆蓋面,增強工作力度和實效性。三是建立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兼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試行“一身二職”,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乏力”的問題。使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業轉型而物化,轉型借助思想政治工作而人格化。

(二)運用法律和政策調整職工的思想觀念。一是通過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手段,維護職工的利益,解決思想政治工作與物質利益“摩擦矛盾”的問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由職工利益關系的矛盾引起的。為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依托合理合法的利益機制,按照法定的程序,在利益格局的調整中,反映職工的意見愿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使思想政治工作道路通暢。二是把適應轉型而建立的意識形態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解決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空泛的問題。企業轉型,不僅體現在經濟關系上,而且表現在職工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上。為此,要加大對職工觀念轉變、行為方式和習慣轉變的一系列引導和教育,使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產生的摩擦和沖擊減少到最低程度。

(三)建立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在知識經濟時代,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管理,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比任何時代都更重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探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操作原則,認真研究企業職工在轉型過程中思想變化的新情況、新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隔靴搔癢”的問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企業轉型產生的新機制體現的是平等競爭、優勝劣汰。自主意識是人們適應轉型而產生的新觀念,在此情況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地位,改變過去與工作對象之間“教育與被教育”關系的單一模式,以一種尊重、平等、寬容的心態做工作,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企業轉型后職工思維和行動空間逐漸增大,思想政治工作要向多方位、多角度、多樣化方向發展,需堅持分層施教、具體指導,達到實效。

具體操作:(一)工作途徑。思想政治工作由靜態管理轉向動態管理轉變。企業轉型的不同階段,職工的思想認識會發生變化,要因勢利導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不能“超越現實”,要隨著轉型的變化而變化,始終保持著與職工的認識程度有接口。①內容由上級本位轉變為職工本位,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上級黨政要求什么,企業就忙什么,內容由上級決定。轉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應當從企業實際需要出發,把上級精神與職工需求結合起來開展工作。②方式從簡單走向綜合。改變強迫人聽、生硬灌輸方式,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帶人、以實幫人。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功能、教育功能、導向功能、培養功能、化解功能和咨詢功能。③途徑由淺層轉向深層。職工具有不同的家庭、社會背景,處于多種不同的角色壓力之下,會產生不同的思想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每一位職工的思想信息。要選揮最佳的機會,針對企業轉型改革嬗變時職工心理波動劇烈、利益調整幅度大等特點,采取有利的和無形的方式去做思想工作,則會由靜態的“我講你聽”變成動態的職工上門“聽你講”。

(二)工作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從單向灌輸型向雙向交流型轉變。企業轉型影響職工思想形成、變化和發展的因素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轉型后生產壓力、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使其更具復雜性、多樣性和變化性。單向灌輸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容易招致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和強制性工作格局。而運用多角度、多側面地雙向交流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能很好地適應企業轉型條件下職工心理活動的特點,滿足了職工受尊重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激發職工參與并接受教育的積極性。

(三)工作模式。思想政治工作從集中型向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型轉變。轉型出現企業效益差異、管理體制差異、分配利益差異、職業生崖差異、福利待遇差異、思想壓力差異等多層次性和多結構性,使職工思想的形成呈現多樣性、復雜性、變化性,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須向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型轉變。思想政治工作在堅持必要的集中教育的同時,思想政治工作對象既要涵蓋整體又要區別層次。從文化技術水平和崗位等多種標志對職工分層,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職工的不同年齡、不同素質的需求,突出重點和個性,有針對性地開展,靈活安排內容和時間,以求實效,而不能一擁而上,圖表面熱鬧。

(四)工作載體。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從真空傳播向載體傳播的轉變。“真空傳播”是指“一張嘴、一個本、一支筆”的傳統傳播模式。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傳播速度快捷化、手段科技化、途徑多樣化等,使職工的眼界更寬,思維更活。這就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管理機制等都要隨著轉型的變化,自覺主動地滲透到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結合電信生產經營中的營銷、服務、質量、產品等重點、難點、熱點、疑點問題,開展扎實有效的思想教育,及時研究解答職工關心的問題,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圍繞經營轉、內容圍繞員工轉、形式圍繞活動轉、方法圍繞素質轉、手段圍繞業績轉,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同時講究思想政治的工作藝術,將心理學、社會學、美學、倫理學等有關知識加以綜合運用;或點撥滲透、潛移默化;或微言大義、發人深省;或迂回曲折、溫文爾雅;或當頭棒喝、催人警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轉型——思想政治工作應堅持的幾項原則

發展是解決企業轉型中各種問題的關鍵。企業轉型中,如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中,發展始終處于第一位。無論是企業轉型,還是企業穩定都離不開企業快速的、持續的經濟發展。企業轉型中因利益格局調整出現的諸多矛盾,依靠簡單的說教難以奏效,必須依靠企業的發展來解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應把促進企業發展,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根本著眼點,為建立和諧企業提供精神動力和保駕護航。

(一)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出相結合的原則。在企業轉型改革日益深化、各種思想、觀念相互激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按照整體性的要求,進行整體部署,同步推進,力求產生聯動效應,形成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圍。整體性的觀點不僅要求注意戰略轉型中企業發展的整體性,而且要根據轉型各個時期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來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全力予以突破。針對職工在企業轉型改革中出現的觀念上的困惑、思想上的疑慮、意志上的低迷、心態上的失衡、情緒上的煩躁、精神上的郁悶、行動上的畏縮、認識上的模糊等情況,分別運用觀念啟動、典型帶動、活動推動、真情感動、職工相互聯動的方法,大力加強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證明,整體和重點是辯證統一的,只有整體推進才能為重點突破營造良好氛圍,而重點突破又能為整體推進提供典型經驗。只要堅持整體和重點相統一的原則,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彰顯活力,產生動力,發揮威力,在企業轉型期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就能深入推進企業的轉型。

(二)堅持宏觀把握與微觀載體相結合的原則。在宏觀把握中注意微觀,既防止事無巨細的“零亂化”,又防止空談宏觀的“虛擬化”。這就要求在轉型實踐中必須做到既注意從宏觀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方向,又注意從微觀上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環節。比如對職工的宣傳教育,就要抓住“學習”這個環節,通過開展創建學習企業、爭做知識型職工這個載體;通過開展“學習一個業務、探討一個課題、解決一個問題、推動一項工作”等活動,來著力解決轉型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再如,在職工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抓載體在活動中培養風氣,在教育中升華境界;抓建設在環境中陶冶情操;抓制度在管理中規范行為,通過這些具體環節的把握,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三)堅持服務轉型與創新特色相結合的原則。風云萬千世紀換,我自存在待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樣,沒有創新就沒有特色,沒有特色就沒有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能離開企業中心工作的大局。因此,在轉型期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的坐標,緊緊鎖定在服務企業轉型這個根本上,要緊扣員工心聲、緊跟轉型步伐、緊貼工作中心、緊密結合實際,用鮮明的工作特色更好地為大局服務,在服務大局中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轉型。

(四)堅持關心職工與引導職工相結合的原則。關心職工、引導職工、武裝職工、凝聚職工,歷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和方法。在企業轉型改革的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正確方法應該是在關心職工中引導職工。要關心職工的思想狀況,在關心中引導職工增強對企業改革的信心、決心;要關心職工的生活疾苦,在關心中引導職工增強對企業發展的信任;要關心職工的根本利益,在關心中引導職工增強對中國電信由傳統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的信念,從而把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助力企業轉型,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設事業上來。

總之,在企業轉型改革的嬗變和震顫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堅持調整與教育并重,改進與加強并舉,繼承與創新并存,揚棄與探索并行,發展與穩定并進;方能化消極為積極,化矛盾為激勵,化壓力為動力,化困惑為理解,不斷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從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為推動構建和諧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