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關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2 04:23:00
導語:縣關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要按照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農業發展戰略目標,以提高科學施肥技術的入戶率、覆蓋率、到位率為主攻方向,堅持“統籌規劃、分級負責、整體推進和技術指導、企業參與、農民受益”的原則,突出重點作物、重點鄉鎮和關鍵技術環節,通過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調查、采集土樣,現代測試方法分析化驗,建立耕地質量數據信息庫,計算機專家測土配方施肥系統數據處理,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案,建立科學施肥體系,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種植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民節本增收,提高耕地質量,減少農業環境污染,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任務
(一)項目工作任務
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基礎數據采集量相當龐大,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概括起來主要是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導”五個環節開展十一項工作。
1、野外調查。堅持資料收集整理與野外定點采樣調查相結合,典型農戶調查與隨機抽樣調查相結合,通過廣泛深入的野外調查和取樣地塊農戶調查,掌握耕地地力條件、土壤理化性狀與施肥管理水平,為指導農戶長期科學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2、采樣測試。按照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的要求,根據我縣山地地貌特點突出,耕地土壤分九個土類的狀況,以行政鄉鎮村組為基本單位,在全縣范圍內統籌規劃、合理布點,每80-100畝采集一個土樣,同時對所有采樣點進行GPS定位,全縣采集土樣4000個左右。并按照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的要求,分析化驗土壤氮磷鉀、有機質、PH值、中微量元素等參數。
3、田間試驗: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的要求,布置田間肥料效應小區試驗20個,分別在玉米、土豆、魔芋、油菜、水稻作物上進行。摸清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土壤養分供應量、農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對比測土配方施肥的效果,驗證和優化肥料配方。通過田間試驗,建立不同的施肥分區及主要作物的氮磷鉀肥料效應模型,確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種和數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為配方設計、施肥建議卡制定及施肥指導提供依據。
4、配方設計。成立技術專家組,負責匯總分析土壤測試和田間試驗數據結果,根據氣候條件、土壤類型、作物品種、產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差異,合理劃分施肥類型區。審核測土配方施肥參數,建立作物施肥模型,分區域、分作物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議卡。
5、配肥加工。依據配方,以單質、復混肥料為原料,生產或配制配方肥。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是農民根據配方施肥建議卡自行購買各種肥料,配合施用;二是認定配方肥定點加工企業,由定點企業按配方加工配方肥,建立肥料營銷網絡,向農民供應配方肥,農技部門指導施用。推薦和鼓勵配方肥加工和銷售企業采用市場化運作、工廠化生產和網絡化經營的運作模式。
6、示范推廣。根據全縣農戶地塊養分和作物種植狀況,制定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由各項目鄉鎮農技人員和村委會發放入戶,并由戶主簽名確定,同時建立農戶應用臺帳。全縣確定舉辦10個測土配肥示范樣板村,其中玉米4個、土豆2個、魔芋2個、油菜1個、水稻1個,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引導農戶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自覺在農業生產中施用配方肥。每個示范樣板點做到“四個一”:即設立一個標示牌,設置一個宣傳欄,組成一個技術工作專班,建立一片示范對比田塊。
7、宣傳培訓。
①集中培訓。縣農業局在春、秋組織開展兩次大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每次培訓時間5天,參訓人員為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技術骨干,使每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擁有3-5名測土配肥技術推廣骨干。
②發放技術資料、配方施肥建議卡,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到戶,指導到田,使廣大農民逐步掌握合理施肥量、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
③充分利用電視、*網、*公眾網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④縣農業局每年召開現場會2次以上,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先進技術,擴大測土配肥技術在群眾中的影響力。
⑤開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熱線,向全社會公布測土配方施肥服務熱線電話:0718-3220610。
8、數據庫建設。運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采用規范化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字典,以野外調查、農戶施肥狀況調查、田間試驗和分析化驗數據為基礎,收集整理歷年土壤肥料田間試驗和土壤監測數據資料,建立不同層次、不同區域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建立我縣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測土配方施肥宏觀決策和動態管理基礎平臺。
9、耕地地力評價。充分利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野外調查和分析化驗數據,結合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等成果資料,完成圖件數字化、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地力等級評價、成果圖編制等工作,構建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對縣域內耕地地力進行評價,并將評價成果匯總成冊,形成公共資源,便于廣大農民和相關單位查閱應用。
10、效果評價。通過對項目區施肥效益和土壤肥力進行動態監測,并及時獲得農民反饋的信息,對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從而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同時對農戶施肥情況長期觀測點記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每個季度上報一次。
11、技術研發。重點開展田間試驗、土壤養分測試、肥料配方、數據處理、專家咨詢系統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工作,不斷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平。
(二)2007年主要工作任務
1、我縣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30萬畝。2007年全縣計劃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2萬畝,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積21萬畝。重點在玉米、土豆、魔芋、油菜、水稻等作物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2、項目區每個鄉鎮建立3個農戶施肥情況長期觀測點,全縣在業州、高坪、紅巖、花坪、龍坪設立5個國家級農戶施肥情況長期觀測點。
3、完成野外調查耕地40萬畝,采集化驗土樣4000個,代表耕地面積近40萬畝。
4、設置田間肥效對比試驗示范點20個,在玉米、魔芋、土豆上開展3414試驗15個。
5、確定我縣主要作物的施肥配方,印發測土配方施肥通知單5萬份,使測土配方施肥入戶率達到100%。
6、組織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技術推廣人員培訓兩次,每個鄉鎮培訓3-5名測土配肥技術推廣骨干。每個鄉鎮抓好一個示范村的培訓,每個村培訓農民200人次以上。
7、建立規范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對野外調查、農戶施肥狀況調查、測試分析和田間試驗示范的數據全部錄入電腦進行規范管理。
三、組織管理和保障機制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該項目的實施是一項惠及“三農”的重要政策和技術措施。縣成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要加強領導,堅持鄉鎮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做到領導到位,組織健全,責任明確,措施落實。
(二)充實技術推廣力量,明確責任,扎扎實實為廣大農民開展測土配肥服務。各鄉鎮要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納入“以錢養事”公益性服務項目考核。各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應在現有農技推廣人員中安排2名以上技術推廣人員專門從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工作,在推廣服務方面,各鄉鎮要重視土肥技術推廣人員業務水平建設,加強學習,勤奮工作,不斷提高業務人員技術素質和服務能力。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鄉鎮應結合全縣土壤養分調查情況建立起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戶施肥情況長期觀測點、當前耕地土壤養分含量等各種基礎數據,配合縣農業局開展好田間肥料效應試驗示范,組織村組干部及種植大戶、農戶現場參觀講解,將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卡送到農民手中,做到測土配方施肥到戶。
(三)積極探索,努力構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長效機制。要充分借鑒全國各地的先進經驗,以更開闊的思路、花更多的精力,努力推進我縣科學施肥技術推廣長效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