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就業家庭方案
時間:2022-09-18 11:43:00
導語:零就業家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通知》(贛勞社就[2005]50號)及《關于貫徹落實省長吳新雄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重要批示的通知》(贛就辦[**]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做好“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大力扶持“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促進全縣就業再就業工作協調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援助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就業為重點,通過采取入戶調查、分類指導、政策幫扶、跟蹤服務等措施,大力開展援助“零就業家庭”活動,幫助“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進一步推進就業工作向縱深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屬地管理”的原則,全面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制度,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穩定就業。**年底要確保已認定的“零就業家庭”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今后對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在6個月內保證至少1人實現就業。
“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分穩定就業和就業兩種。穩定就業的標準是被用人單位招聘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人員正式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月均收入達到全縣最低工資標準;靈活就業人員,月均收入達到全縣最低工資標準,并繳納社會保險費。就業的標準是連續三個月工資收入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零就業家庭”成員連續3次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就業安置的可視為無就業愿望,不再列為就業援助對象。
三、援助對象
“零就業家庭”是指具有城鎮戶籍或辦理了《失地農民優惠證》的失地農民,法定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且無一人就業的困難家庭。下列情形除外:
(1)家庭成員中已辦理了單位內部退養手續的;
(2)家庭成員中1年內從事有報酬的勞動連續時間超過6個月的;
(3)家庭有其他收入且月均收入超過全縣最低工資標準的。
四、認定程序
符合“零就業家庭”條件的困難人員可持戶口簿、身份證或《失地農民優惠證》到社區、街道居委會或村委會領取《**縣“零就業家庭”申請登記表》,經社區、街道居委會或村委會調查審核、公示,縣勞動保障部門確認后,報市勞動保障部門審查備案,確定為援助對象,并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沒有《再就業優惠證》的“零就業家庭”,縣勞動保障部門可為其中1人發放《再就業優惠證》,并納入統一管理。對已領取和新發放的《再就業優惠證》,要加注“零就業家庭”標記。
五、援助措施
1、免費職業介紹援助。縣城區及各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要給“零就業家庭”成員提供免費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對有就業愿望和勞動能力且對崗位不挑不揀的“零就業家庭”成員,承諾在10個工作日內幫助其實現就業。同時設立專門服務窗口,為“零就業家庭”成員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勞動保障事務等“一站式”服務。
2、免費培訓援助。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開設有針對性的培訓班,為“零就業家庭”成員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幫助他們盡快掌握就業基本技能,提高就業能力。其培訓方式、報銷程序和標準按江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政府購買培訓成果實施意見〉的通知》(贛勞社就[2002]25號)和江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9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贛勞社就[2003]49號)文件執行。
3、崗位補貼援助。用人單位新招用“零就業家庭”成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正常發放工資的,經勞動保障部門核實,從再就業資金中給予相應期限的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用人單位支付的月工資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4、社會保險補貼援助。對招用“零就業家庭”中成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服務型企業及機關單位安置的公益性崗位,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5、小額擔保貸款援助。“零就業家庭”成員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可向縣勞動就業局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擔保中心要優先受理,按有關規定由財政據實全額貼息。
6、稅費減免援助。“零就業家庭”成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國家限制性的行業除外),在規定限額內依法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并按規定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7、生活援助。縣勞動保障、民政、教育、工會、婦聯等部門要把“零就業家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和困難救濟、社會捐贈的主要對象,給予生活、就醫、子女就學等援助。
8、上述援助資金從再就業資金中列支,已享受了相應的小額貸款、社保、崗位補貼和優惠政策的不再重復享受。
六、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密切配合。有關部門要把幫扶“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援助,切實幫助他們早日實現再就業。縣政府成立援助“零就業家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縣開展援助“零就業家庭”工作。組長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芳春同志擔任,副組長由縣人勞社保局局長聶衛兵同志擔任,成員由各鄉鎮、縣人勞社保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工商局、縣人民銀行、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農村信用社、縣廣播電視局、縣總工會、縣婦聯、縣勞動就業局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領導小組實行定期調度制度,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人勞社保局。
2、廣泛宣傳,大力推進。廣泛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施就業援助的政策措施,切實發動各方面力量,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幫助“零就業家庭”就業的社會氛圍,為“零就業家庭”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3、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建立登記制度。各社區、街道居委會、村委會及勞動保障部門要認真做好“零就業家庭”認定工作,及時為他們提供登記服務,掌握“零就業家庭”變化情況,防止出現遺漏;二是建立動態管理制度。要對“零就業家庭”定期入戶探訪,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并做好生活保障工作,對已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其就業后一個月內進行一次上門或電話回訪,掌握就業后的情況變化;三是建立專項援助活動。通過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上門,領導干部與“零就業家庭”實行結對幫扶,舉辦“零就業家庭”專場招聘會等多種形式,為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創造條件;四是建立月度統計和情況通報制度,要及時了解掌握本地“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進展情況,分析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進行情況通報。
4、監督檢查,確保落實到位。設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投訴中心,“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電話:8722521、8722351。各社區、街道居委會、村委會要把“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援助工作情況定期公示,以便群眾監督。要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就業援助政策落到實處。領導小組要抽調專門力量,定期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情況監督檢查,確保每一位需要援助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得到及時、方便、快捷的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