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農村敬老院方案

時間:2022-09-18 02:19:00

導語:建設農村敬老院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農村敬老院方案

為進一步規范全縣農村社會敬老院的建設和管理,全面提高我縣五保集中供養工作水平,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根本目標,結合“農村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的實施,以鄉鎮敬老院建設為重點,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五保供養體系,切實保障農村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權益,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二、工作目標

1、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用兩年時間改建、擴建和新建一批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設施先進、交通便利、管理科學,集醫療、康復、養老、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敬老院,至**年底全縣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

2、加強人事制度、分配制度、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全面推行管理人員聘任制,逐步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項規章制度,統一制作上墻。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力求全縣敬老院基本達到住房標準化、管理制度化、環境園林化、服務優質化。

三、基本原則按照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協調、鄉鎮協議、社會參與和有利于保障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權益、有利于改善敬老院辦院條件和擴大辦院規模、有利于節約管理成本和充分利用資源、有利于統一管理的原則;堅持盤活存量與發展增量相結合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對現有鄉鎮敬老院的資源進行挖掘整合。

四、規劃建設要求根據本地敬老院建設的總體規劃和五保供養的整體水平,在做好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工作的基礎上,原則上按以下要求擬定規劃和建設方案。

1、整合資源。五保供養對象總數較少,基礎條件較差、辦院規模較小鄉鎮敬老院應以撤并,建區域性中心敬老院。河洞、吉村敬老院合并至內良敬老院,左拔敬老院合并至黃龍敬老院。對低矮潮濕、老舊破漏、床位不足的敬老院進行改建、擴建或重建,以提高敬老院接納能力,同時鼓勵和動員在院老人兩人共住一間房,以接納分散的五保對象入院。

2、做好規劃。對現有敬老院的布局、資源配置、供養人員和管理服務人員等情況進行普查,按實有五保對象人數,集中供養缺口,采取“缺多少建多少”的辦法,做好敬老院立項審批,改擴建敬老院。同時,各敬老院要搞好園林化建設,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制定出符合本院實際的園林規劃圖紙,嚴格按照圖紙精心施工。

3、抓好改擴建。對五保供養對象人數較多,床位數不足、辦院規模較小的,應進行改擴建。**年完成新城、青龍敬老院養老大樓的建設,興建黃龍、內良敬老院養老大樓;**年新城、池江、樟斗敬老院各興建一棟養老大樓;完成改擴建的敬老院應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園林建設任務。

五、規模標準

(一)鄉鎮敬老院建設規模

1、占地面積。擴建、新建的鄉鎮敬老院,應位于鄉鎮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院區面積不少于20畝(含生產基地)。

2、床位數量。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鄉鎮敬老院,都要按照達到100%集中供養率的標準進行調整布局、統籌規劃。人均居住使用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包括公用面積)

3、園林規劃。要制定出符合本院實際的園林規劃圖紙,嚴格按照圖紙精心施工,園林綠化面積應達到40%以上。已完成改造的敬老院,要進行園林建設。

(二)設施功能標準敬老院的建設,堅持從實際出發,實行分類指導,按照經濟實用、環境優美、服務周到的要求,努力實現“八個一”工程。即一片綠地、一個果園、一塊菜地、一口魚塘、一籠雞鴨、一欄肉豬、一個活動室、一支服務隊。

1、基礎設施。老人住房光線充足、家具用品齊備統一、衛生設施清潔方便、公共服務設施齊全(廚房、膳廳、活動室、醫務室)、生產基地配套。

2、院容院貌。經濟實用、美觀大方、四合庭院(一層或二層),住房結構(一室一衛、二室一廳一衛、四室一廳一衛)、生活方便、新建的養老大樓老人住房帶壁櫥,環境美化綠化,生活區與生產區分設。

3、院辦經濟。做到蔬菜、肉、禽、蛋基本實現生產自給,年人均純收入400元以上。

六、資金籌措新建、擴建、改建鄉鎮敬老院的資金來源,堅持地方投入為主,上級補助為輔的原則,也可采取社會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對新建、擴建、改建敬老院,省市每平方米補助120元,縣財政也給予一定補助,不足部分由縣民政局補助一點、鄉鎮自籌一點、社會募捐一點的辦法解決。

七、方法步驟

(一)調查論證。各鄉鎮要嚴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認真對本地的五保供養情況和敬老院的建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因地制宜,充分論證。

(二)制定規劃。通過調查論證,要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協調好各有關部門和鄉鎮的關系。有關鄉鎮之間簽訂五保供養工作和鄉鎮區域型中心敬老院建設的協議,明確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建設的義務和責任,落實好五保供養工作的各項政策和措施。鄉鎮區域型中心敬老院應實行組織機構統一領導,縣五保供養資金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制定五保供養工作和敬老院建設的總體規劃,提出適合本地特點的敬老院布局調整和規劃建設實施方案。

(三)分步實施。鄉鎮敬老院的建設,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新建、擴建及改建后,能夠提高五保集中供養率的敬老院應先期規劃建設。

八、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各鄉鎮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組織,確保農村五?!熬蠢瞎こ獭表樌麑嵤?。各鄉鎮要把五保供養工作和敬老院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要以集中供養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充分發揮政府在集中供養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在用地方面,各鄉鎮應保證敬老院的建設用地需求,做好土地的征用工作。在資金投入上,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集中供養的經費投入,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敬老院的改、擴建,以推動供養對象集中供養工作目標的實現。

2、實行目標考核??h政府將把敬老院建設列入每年政府的目標考評,根據敬老院建設工作目標,與鄉鎮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進行專項考核,對成績顯著的給予適當獎勵,實行以獎代補。

3、強化管理。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不斷提高集中供養工作水平。敬老院的土地、房屋、設備和其他財產依法歸敬老院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未經縣政府批準,敬老院的房屋、土地、設備和其他財產不得做任何抵押,也不得改變其五保供養的用途。敬老院管理人員錄用應實行公開招聘制,采取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面向社會公開選拔能力強、懂經營、善管理的“能人”擔任敬老院長和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