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試點方案
時間:2022-09-22 03:41:00
導語:產業轉型試點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同志來莞調研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市委市政府決定抓好一批試點。現就試點工作的開展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試點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有利于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是當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任務,涉及面很廣。通過抓試點,可以集中資源,在具有代表性的區域、行業、企業等,實現重點突破,使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成效得到集中體現,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二是有利于摸索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經驗。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問題,加上**的發展模式比較特殊,不可能有現成的調整路子可以套用。通過分類試點,以點帶面,可以有效摸索轉型經驗,特別是可以在實踐中檢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相關政策措施,并不斷修改完善,形成指導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具體實施辦法。
三是有利于增強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效。**各產業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各鎮村發展程度千差萬別,必須從實際出發,分門別類抓好試點,因地制宜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強對不同區域和領域的分類指導,切實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有利于保障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穩妥推進。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關系著**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成敗,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既要毫不猶豫地強力推進,又要切實做到以穩保調,不能夠急于求成。采用試點先行的辦法,既能夠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又可以保持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避免出現大起大落。
二、試點類型
試點選擇原則:(1)必須有較強的代表性,就是試點要具有典型意義,能夠在某個領域、某個區域、某個環節上為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工作摸索經驗。(2)必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就是試點要具備一定的工作基礎和有效的切入點,容易抓出成效,發揮示范作用。(3)必須有較廣的覆蓋面,就是要在多個區域、多個層面、多個角度分別開展試點,既有利于多方面摸索總結經驗,又能夠在多方面實現有效突破,做出成績,真正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綜合上述原則,結合**的實際情況,當前要突出抓好鎮、村、行業和企業等四種類型的試點。
(一)鎮(街)試點
綜合考慮我市32個鎮(街)的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財稅收入、人口規模、產業結構、土地資源等狀況,分成綜合發展水平較高、經濟發展具有特色、鎮村發展相對緩慢三大類,從中分別選擇1—2個鎮作為試點。
1.綜合試點鎮:長安鎮。選取依據:長安鎮綜合發展水平較高,產業基礎相對雄厚,但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層次不夠高,可用土地資源有限,人口密集等問題比較突出,在類似鎮(街)中具有代表性。工作重點:按照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方向,在多個方面摸索經驗。(1)著力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培育龍頭企業。(2)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3)主動調整轉移污染大、效益低、用工多的企業,減少人口壓力。(4)加快舊村舊廠、城中村改造,在鎮和村(社區)中心區積極推進“退二進三”。(5)清理無證照經營,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有效減少閑散人員。(6)探索集體經濟多樣化、公司化的經營模式。
2.特色產業升級試點鎮:厚街鎮、大朗鎮。選取依據:厚街鎮和大朗鎮分別在家具產業、毛織產業擁有較好的產業基礎,是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專業化水平比較高,集群優勢比較明顯,但產業布局不夠合理,低端產品多,優質項目少,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通過試點,可以在推動特色產業升級方面積極探索,為類似鎮作出示范。工作重點:(1)探索產業升級與控制減少人口規模協調推進。(2)繼續引進培育優質項目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進一步優化產業鏈條。(3)淘汰重污染企業,大朗鎮同時著力推進環保專業基地建設,實行集中治污。(4)加快建設行業技術創新平臺,推進技術改造和創新,引導企業向產品開發和銷售延伸,逐步把一部分生產環節向市外轉移。(5)做旺專業市場、專業會展等,帶動產業集聚發展,打造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6)加大村組統籌力度,有效整合土地資源,強化產業集約發展。
3.加快發展試點鎮:謝崗鎮、麻涌鎮。選取依據:謝崗鎮、麻涌鎮綜合發展水平偏低,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工商企業較少,集體經濟發展比較滯后,但可用土地資源、生態資源相對較多,存在一定開發空間,發展后勁較大,如何有效發揮后發優勢和獨有優勢,加快發展步伐,對類似鎮具有激勵和示范作用。工作重點:(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2)加大土地資源統籌力度,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可用土地資源。(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引進先進優質項目實現跨越式發展。(4)探索利用獨特資源優勢發展新產業和特色產業。(5)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麻涌鎮同時著力加快環保專業基地建設,整合電鍍等污染企業,實行集中治污。(6)探索以鎮統籌招商、鎮村利益共享的模式發展經濟,加快集體經濟發展。
(二)村(社區)試點
原則上要求全市每個鎮(街)都要實施1個村(社區)試點,其中在5個試點鎮各選1個村(社區)作為市的試點村,由鎮具體實施,掛點聯系的市領導和部門進行指導。具體試點村名單見附表一。工作重點:圍繞如何推動產業轉移升級、如何推進舊村舊廠改造、如何減少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等,結合實際,各有側重,具體可突出四個方面的內容:(1)實行“退二進三”,主要在鎮中心區范圍的村(社區)進行。(2)淘汰落后企業。主要在一些污染企業較多的村(社區)進行。(3)開展舊村改造,探索如何在推動農民上樓過程中,有效改造舊村,盤活土地資源,減少流動人口。(4)集體經濟轉型,主要在一些集體經濟實力相對雄厚的村(社區)進行,探索集體經濟多樣化、公司化運營模式。各鎮(街)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一個村(社區)試點中抓以上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內容,也可以抓一些以其他內容為主的村(社區)試點。
(三)行業試點
突出抓信息產業,并以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石龍鎮、石碣鎮、清溪鎮為實施載體,作為信息產業升級示范區域。選取依據:信息產業是我市最大的支柱產業,也是主導優勢產業,已形成產業鏈較為完善、具有相當規模的產業集群,但加工環節多,研發機構少;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少;硬件制造多,軟件生產少,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夠強。以信息產業為試點,突出扶持做大做強,有利于強化優勢產業核心地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工作重點:抓住**作為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省市聯手共建電子信息及電氣機械產業升級工程試點城市的契機,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1)強化研發環節,以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為載體,加快建設信息產業研發區和信息學院等,集聚一批信息產業研發機構和人才。(2)完善產業鏈條,發揮原有配套優勢,尤其要在電腦咨訊產品95%配套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缺失的5%部分的產品生產企業。(3)發展軟件產業,利用世界軟件業非核心項目外包的趨勢,積極發展軟件業,作為**信息產品制造業的補充和完善。(4)實施品牌戰略,以電博會等為平臺,幫助信息企業建立銷售網絡,發展自有品牌,不斷做大做強。
(四)企業試點
企業是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最基本的單元。要抓好一批企業試點,由相關部門負責跟蹤落實。
1.爭取上市企業試點:由市金融辦負責。
2.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企業試點:由市外經貿局負責。
3.技術改造企業試點:由市經貿局負責。
4.創名牌企業試點:由市經貿局負責。
5.產學研合作企業試點:由市科技局負責。
6.清潔生產企業試點:由市環保局負責。
7.控制減少用工企業試點。
以上7類企業試點,前6類分別各抓3個共18個,主要在試點鎮和試點行業中挑選,第7類在這18個企業中挑選2—3個,仍由前6類相應負責部門負責。沒有市試點企業的試點鎮也要各挑選3個企業作為試點,由鎮具體實施。具體試點企業名單見附表二。
三、目標要求
(一)把握總體目標
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試點工作要圍繞建設現代制造業名城的總體目標,以發展先進高端的制造業和發達完善的服務業為重點,堅持引進、淘汰、轉移、轉型和升級有機結合,通過科學有效的政策手段,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提高產業自主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著力減少人口規模、提高人口素質,著力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程度。
(二)明確時間安排
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試點工作從2008年4月開始。各個試點的工作方案于2008年6月中旬報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08年12月各試點負責單位做好階段性試點工作總結,市組織檢查考核。
(三)注重工作方法
要邊開展試點,邊摸索經驗,邊研究政策,邊推進工作。市要加強統籌,由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市發改局、經貿局、外經貿局、城建規劃局、國土局、財政局等協助,迅速制定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規劃,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對試點的指導。各鎮(街)和相關部門要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加強工作匯報,有效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工作的開展。
(四)完善政策措施
各鎮(街)和相關部門要結合試點工作,著重制訂完善下列政策措施:1.“科技**”工程配套政策措施。由市科技局牽頭負責。2.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由市金融辦牽頭負責。3.重點產業扶持政策。由市經貿局牽頭負責。4.重點項目和關鍵性項目引進鼓勵措施。由市外經貿局牽頭負責。5.高污染、高耗能、用工多、低層次企業轉移的相關推動政策措施。包括推進階梯水價改革,執行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等。由市經貿局、城市管理局、環保局、物價局等共同負責。6.關停高污染企業的有關標準和政策措施。由市環保局牽頭負責。7.引導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政策措施。由市外經貿局牽頭負責。8.產業結構調整資金補助政策。由市財政局牽頭負責。9.舊城舊村舊廠改造政策措施。由市城建規劃局、國土局、建設局、發改局等共同負責。這些政策措施的制訂完善于2008年12月底前完成并報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抓出工作亮點
各級各類試點要各有側重,爭取在一些方面抓出成效,形成一批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亮點,起到良好示范帶動效應。綜合試點鎮要努力在舊廠改造、加快發展服務業、控制減少人口規模、提高人口素質等方面有所突破;特色產業升級試點鎮要努力在淘汰低端、完善產業鏈、做大市場、控制減少人口規模等方面有所突破;加快發展試點鎮要努力在引進優質項目、發展新產業等方面有所突破;信息產業試點要在高端化發展方面有新進展;村試點和企業試點也要在一些方面取得成效。
四、組織保障
(一)成立領導機構
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涉及面廣,任務艱巨。為加強工作領導,市成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任第一副組長,市黨政領導班子的其他成員以及市人大、市政協各一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小組成員包括市委辦、市府辦、市委宣傳部、市委政研室、市發改局、市經貿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事局、市勞動局、市社保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建設局、市城建規劃局、市環保局、市外經貿局、市人口和計生局、市統計局、市物價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綜合執法局、松山湖管委會、虎門港管委會、**生態園管委會、市委臺辦、市民營辦、市金融辦、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海關、**檢驗檢疫局的主要領導,長安、厚街、大朗、謝崗、麻涌5個鎮的黨委書記。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委常委、副市長江凌兼任辦公室主任,潘新潮、溫淦榮、蔡家華、梁近東、任新合、黃冠球、黎達潮、朱斌華等8名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任辦公室副主任,從市有關部門抽調干部為工作人員,負責日常調研、規劃制定、政策研究、組織協調、督促檢查、編發簡報、文稿撰寫等工作。全市的試點工作,由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統籌推進。
(二)明確責任分工
1.領導分工。市委、市政府兩套班子領導與試點單位掛鉤聯系,深入指導試點開展工作。其中,信息產業試點和5個鎮試點,分別由1名市委常委或副市長掛點聯系,1個部門協助。信息產業試點,由冷曉明同志負責組織推進,市發改局協助。長安鎮試點,由黃雙福同志負責聯系指導,市國土局協助。厚街鎮試點,由鄧志廣同志負責聯系指導,市經貿局協助。大朗鎮試點,由江凌同志負責聯系指導,市外經貿局協助。謝崗鎮試點,由何嘉琪同志負責聯系指導,市建設局協助。麻涌鎮試點,由王道平同志負責聯系指導,市環保局協助。
2.部門責任。市發改局、經貿局、外經貿局、環保局、國土局、建設局等部門主要領導,要協助市領導聯系指導試點單位,親自參與有關試點的組織實施工作,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有關政策措施。市科技局、財政局、城建規劃局、物價局、城市管理局、金融辦等部門要在分管市領導的指導下,按照分工積極完善有關政策措施,組織推進或配合開展試點工作。市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也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落實政策,做好服務,形成工作合力。
3.鎮街責任。試點鎮和試點村(社區)的具體工作主要由屬地鎮(街)負責。各鎮(街)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制定實施方案,主要領導建立掛鉤聯系點,深入實際,加強指導,解決問題。
(三)實行政策傾斜
1.辦證辦事優先。全市各職能部門對試點鎮村涉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項目、事情要優先優辦,對試點企業要設立綠色通道,簡化辦證、報批等手續,最大限度地為試點單位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供便利。
2.政策適用優先。將“科技**”、“創業**”、“商貿**”等專項資金優先考慮試點行業和試點單位。新制訂的政策措施,優先在試點中試行。
3.資源投放優先。優先保障試點行業和試點單位用電、用地、用水等資源供應,對人才引進給予方便。
(四)加強考核督導
1.納入考評體系。將各鎮(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試點工作的考核納入《**市鎮(街道)領導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辦法》,實行加分考核。
2.建立報告制度。各鎮(街)、各試點負責部門要建立工作報告制度,加強信息報送,及時把工作進展情況和突出問題上報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匯總上報,并通過編發簡報等方式加強工作交流。
3.加強督促檢查。由市領導小組組織成立專門的督查小組,對試點開展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督查,確保鎮(街)、部門推進試點工作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定期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試點工作進行考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