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政務公開方案
時間:2022-11-04 04:11:00
導語:推行政務公開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中辦發〔2005〕12號),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以及崇左市委辦、市政府辦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推行政務公開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切實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依法行政,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行政,從嚴執政的原則。政務公開是政府機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要與依法行政和從嚴執政緊密結合,保證機關和工作人員正確行使職權,防止濫用權力和以權謀私。
(二)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政務公開要從實際出發,從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部門抓起,從社會關注、群眾關心、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問題入手,不斷充實新的內容,探索新的形式,堅決反對搞形式主義。
(三)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原則。政務公開要與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相結合,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時效性。
(四)及時更新、完善,堅持時效性的原則。政務公開的內容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部門職責的變更和有關政策的調整,及時進行更新、補充。要特別注意群眾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的公開以及階段性、結果性的動態內容的公開。
(五)便于群眾了解、參與,有利于監督的原則。要方便群眾辦事,便于群眾知情,建立暢通的群眾意見反饋渠道,有利于人民群眾行使監督權。
三、工作目標
要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和進程相一致。經過不懈努力,使政務公開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斷提高,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四、政務公開的范圍及主要內容
(一)政務公開的范圍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行使管理職權的政府部門和機構,除涉及國家秘密外,均應實行政務公開。與社會生產、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部門,在實行政務公開的同時還要實行社會服務承諾、責任賠償制度。
l、各級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都要實行政務公開。
2、學校、醫院和供水、供電、供氣、公交、電信、電視、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財稅、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土地房產、環保、交通、文化、衛生、科技、藥監、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服務中心等管理部門和單位,是實行政務公開和社會服務承諾、責任追究的重點機構。
3、代表政府部門進行社會管理,并與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接觸頻繁的基層單位,是實行政務公開和社會服務承諾、責任賠償的重點單位。
(二)政務公開的內容
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凡是運用行政權力辦理的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利益相關的各類事項,只要不屬于黨和國家的機密,都要向社會公開。要圍繞“事權、財權、用人權”,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以及各類權力過程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行政機關的行政主體基本情況、行政決策的過程和決定、執行程序和要求、監督的方式和方法、行政處理的結果等事項都要公開,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
1、縣級、鄉鎮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
(1)各鄉(鎮)、縣直各相關單位要重點公開本地區城鄉發展規劃,財政預決算報告,重大項目審批和實施,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政府采購,征地拆遷和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稅費征收和減免政策的執行,突發公共事件的預報、發生和處置等情況。
(2)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年度工作目標及進展情況;鄉(鎮)年度財政預算及執行情況;上級政府或政府部門下撥的專項經費及使用情況;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經濟實體承發包、租賃、拍賣等情況;鄉(鎮)工程項目招標及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等。
(3)與村務公開相對應的事項,包括:鄉村稅費的收繳、使用情況;計劃生育情況;征用土地及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發放使用情況;各村宅基地審批情況;水電費價格及收繳情況;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優待撫恤情況等。
(4)鄉(鎮)政府和基層站所應當公開與履行職務有關的事項,包括工作職責、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紀律、辦事時限、監督辦法和辦事結果;收費、罰款標準和收繳情況等。上述情況要全部向干部群眾及社會各界公開。
2、各級政府及縣直政府各職能部門對外公開的內容
(1)各級政府公開內容重點是事權、財權和人權。
主要包括:①政府年度工作目標及執行情況;②政府制定的涉及公民利益的重要政策規定及事關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實施情況;③政府年度財政預算及執行情況,專項基金、資金分配使用情況;④政府出資的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經營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情況;⑤上級政府或部門下撥的專頂經費分配使用和管理情況;⑥為抵御災害而接受捐贈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況;⑦政府每年度興辦社會公益事業情況;⑧干部任免、公務員錄用和機構人事變動的有關信息;⑨本地區人民群眾關注的其他熱點問題。
(2)政府各職能部門公開的內容重點是辦事公開。
主要包括:①部門的工作職責及部門領導分工等情況;②本部門承辦的行政許可項目的設立依據及辦理條件、程序、過程和結果,收費標準及辦結期限,違反承諾及違規違紀的投訴處理和責任追究辦法;③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及執行情況,投訴電話;④上級下撥的專項經費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況;⑤部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執行情況。
3、公用事業單位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
本單位的工作職責、國家法規政策、服務范圍、服務承諾;辦事依據、辦事條件和辦理程序;收費依據、項目、標準;代管費支出和社會捐助款物管理使用情況;基建項目、大宗物品采購招標情況;內部管理、財務收支情況;監督投訴電話及受理部門。
4、對內公開的項目
本單位的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及重大決策;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干部任免調整情況和員工的錄用情況;干部職工的職務評聘及獎懲情況;各類先進、優秀指標的評比條件和評比結果;財務收支情況和民主理財小組監督情況;單位職工福利分配等情況。
五、政務公開的形式
根據不同政務的內容、性質、要求、對象,采取多種形式和層次予以公開。
(一)要通過政府公報、政務公開欄、編印辦事指南和其他形式公開政務信息。
(二)通過召開政府新聞會、聽證會等定期政務信息。
(三)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揮其在政務公開中的作用。
(四)積極探索通過社會公示、聽證和專家咨詢、論證以及邀請人民群眾旁聽政府有關會議等形式,對行政決策的過程和結果予以公開。
(五)通過各類綜合或專項行政服務中心,對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事項予公開。
(六)通過建立政府網站和各部門、各系統網站,推進電子政務公開信息,逐步擴大網上審批、查詢、交費、辦證、咨詢、投訴、求助等服務項目的范圍,為人民群眾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
(七)公開時間根據公開的內容確定,最少每季度更換一次;重大事項隨時公開。
六、推行政務公開的基本要求
(一)創新公開形式。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單位要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盡已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政務公開的層次,作到“三堅持三為主”;即堅持全面公開和重點公開相結合,以全面公開為主;堅持專項公開和綜合公開相結合,以專項公開為主;堅持事前、事中和事后公開相結合,以事前和事中公開為主。涉及社會公眾的公益事業項目和群眾關注的政務,采用公開欄、會議、公告和廣播、電視、印發服務指南等形式向社會全面公開,有條件的單位、部門要利用電子屏幕和網站等高科技手段,提升政務公開的品位。
(二)規范公開時限。公開內容要按照長期公開、定期公開、不定期公開等三種類型進行公開,做到每季度公開一次。涉及范圍廣、時效長、內容固定的政務事項,按半年一更新的要求長期公開;階段性、臨時性的工作事項,按“一事一公開”的原則及時公開;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以及新政策的出臺、執行的新標準隨時公開。
(三)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一是要健全監督機制。各單位、各部門在政務公開過程中要公布監督電話,建立投訴箱、意見箱、發放監督卡、聘請監督員、召開服務對象座談會等形式,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二是要健全長效保障機制。狠抓制度建設,出臺一系列與政務公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以制度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務公開。三是要健全獎懲考核機制。將政務公開納入年終考核,與獎懲和評優相掛鉤。
七、推行政務公開的步驟
全縣政務公開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制定方案階段(2008年2月~3月)
各鄉(鎮)、縣直各單位黨政領導要充分認識推行政務公開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深入抓好政務公開工作和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切實把推行政務公開工作列入重要議事目程,安排專人,具體負責,于2月底前制定本單位政務公開方案。縣政府組成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和本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自身職能,理出本部門應公開的事項,經縣政府法制辦審核后向社會公開并組織實施;縣政府組成部門以外的所有其它部門和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結合單位實際,理出本部門應公開的事項,經縣政府法制辦審核后向社會公開并全面推行政務公開。
(二)整改實施階段(2008年4月)
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單位在以前公開的基礎上,對照實施方案,從政務公開內容的全面性、時限性、真實性等方面入手,本著缺什么補什么,軟件和硬件雙管齊下的原則,組織一次深入細致的“回頭看”,查漏補缺,以整改促進公開方案的落實。
1、信息公開。凡是社會普遍關心和涉及公眾利益的有關事項、公眾反映強烈的有關事項、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一定影響的事項,以及其它需要特別予以監督的有關事項,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的除外都應公開。
2、程序公開。一是行政機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數量,辦事對象應履行的義務,辦事應具備的資格條件、收費標準以及應提交的材料目錄、應辦理的手續等。二是辦事機構自身應履行的管理權限、辦事依據、辦事流程、辦事時限、辦事紀律、服務承諾以及監督投訴渠道等。
3、結果公開。包括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依法應當聽證的事項,依法需要通過招標、拍賣、考試的事項及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
(三)重點推進階段(2008年5月)
各單位、各部門要以“三項工程”為核心,圍繞公開事權、財權、人事管理權三大重點,實行全程公開。
l、實施“陽光工程”,增加工作透明度。堅持作到“六公開”,一是公開部門、單位的職能、職責和有關政策規定;二是公開辦事程序、辦事依據和辦事結果;三是公開群眾關注的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四是公開辦事過程中容易引發矛盾、產生消極影響的環節和事項;五是公開辦事紀律;六是公開承諾服務事項。
2、實施“民心工程”,提供優質服務。縣政府將建立縣長熱線電話,建立縣長熱線電話網絡中心,聯系縣政府各部門、各鄉(鎮)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服務網絡,方便群眾反映問題,并迅速辦理和反饋結果。
3、實施“效率工程”,提高辦事效率。從深化改革入手,解決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充分發揮“政務大廳”功能,扎實推進“一站式”服務,為各類經濟組織和人民群眾提供快捷、周到、優質的服務。做到減少環節、簡化手續、限時辦理、規范程序。縣直各單位要按照“兩進一充分”、“三個減半”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縣行政服務中心各服務窗口職能。
(四)督查驗收階段(2008年6月)
縣作風效能辦將不定期組織督查組對全縣政務公開進行抽查驗收。凡是整改不到位,效果不明顯,公開不全面、不及時的單位和部門,將追究相關領導及人員的責任。
八、保障措施
(一)健全機構,強化領導。成立推行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政府辦公室)。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督促、落實全縣政務公開工作。
(二)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各鄉(鎮)黨委政府、各單位也要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成立或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建立單位、部門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責任科室、責任人具體承辦的分級負責制,在全縣形成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各鄉(鎮)、各部門密切配合,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和人民群眾加強監督的工作機制,確保政務公開工作的順利推行。
(三)完善機制,強化監督。建立和完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強化行政監督,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行政機關層級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加大督查力度,及時受理社會各界的投訴,對未按政務公開規定辦理的,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拒不改正的要視情況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四)嚴格考核,實施獎懲。將推行政務公開工作列入政府部門、有關單位和領導的目標考核內容。平時不定期進行抽查,年底全面檢查考核。對領導重視、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的單位,給予表揚并在年終目標考核時酌情加分。對推行政務公開認識不統一、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顯和群眾意見較多的單位,給予公開曝光,并在年終目標考核時酌情扣分。對不公開或搞假公開的,追究政紀責任。
- 上一篇:強降溫天氣應急預案
- 下一篇: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