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資金恢復實施方案
時間:2022-05-06 03:20:00
導語:農業生產資金恢復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部署,堅持保障全年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目標不動搖,按照冬季損失春季補、災區損失非災區補、面積損失單產補的總體思路,統籌謀劃災后重建與生產恢復、災區與非災區生產、春季與全年農業生產,科學調配人力、物力和財力,盡快恢復農業生產,抓緊開展春耕備耕,努力降低災害損失,力爭全年農業有個好收成。具體做到“三盡快、三及早、三確保”,即盡快恢復損毀農業基礎設施、盡快恢復鮮活農產品正常供給,及早啟動各類農業建設項目、及早下達災后恢復重建資金、及早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確保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確保“菜籃子”產品不脫銷不斷檔、確保大災之年無大疫。
二、恢復生產及重建資金分配情況
此次,省、州、縣共安排恢復生產及重建資金260萬元,其中:省補助恢復生產資金220萬元,縣政府補助10萬元,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資金30萬元。具體分配情況如下:
(一)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資金30萬元,主要用于辣椒、蔬菜產業生產基地建設。
(二)恢復生產資金230萬元,其中:恢復生產用肥362噸,資金106.36萬元;恢復生產用膜34620公斤,資金57.123萬元;恢復生產用種4800公斤,資金6.485萬元;對全縣已受損968畝冬早辣椒苗進行葉面肥噴施和移栽后病蟲害統一防治二次,資金15萬元;對受損魚塘進行修復,資金35萬元;對受災養殖戶進行魚苗、飼料補助,資金10萬元。
三、恢復生產及重建資金使用方式
一是對受災農作物的改種搶種補種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進行物資補助;二是對受損農田及大棚等基礎設施的恢復建設進行物資補助;三是對加強田間管理采取的農藝措施如補肥、追肥、防凍、保苗等進行物資補助;四是對開展魚塘和漁業養殖設施的修復,水產品的種苗等進行物資補助。
四、保障措施
(一)抓住重點,提高認識
各鄉(鎮)場、各部門要把當前恢復農業生產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深入基層,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抓好恢復生產工作。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為切實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縣人民政府決定成立硯山縣災后恢復生產及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局局長、財政局局長任副組長,各鄉(鎮)分管農業的副鄉(鎮)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農業局,由農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災后恢復生產方案及資金使用方案的制定,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的領導,確保救災物資及時兌現到農戶手中。
(三)加強管理,認真督查
一是各鄉(鎮)、場要制定合理的救災物資分配制度,加強救災物資管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救災物資分配工作。二是各鄉(鎮)、場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抓好災區的各項恢復生產工作,及時組織人員深入開展好技術指導服務。三是縣人民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組成督查組,對各鄉(鎮)、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將督促有關鄉(鎮)、部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對工作開展不力的鄉(鎮)、部門將進行全縣通報批評。
五、相關要求
(一)縣農業局要在20*年3月10—3月25日前組織好各種物資調供;并及時分配至各鄉(鎮)、場;同時,迅速組織工作指導組深入災區,抓好技術指導,幫助農民盡快恢復生產。
(二)縣財政局要加強對恢復生產及重建資金的監管,加強資金使用目標、重點和效益的跟蹤督查,確保資金全部用于農業和恢復生產方面,不得用于非農項目、不得用于行政事務開支、不得擠占、挪用、截留、虛報、冒領。
(三)各鄉(鎮)、場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再接再厲,迅速行動,全面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部署,掀起農業災后恢復重建熱潮。一是在20*年3月20日前制定救災物資分配方案上報縣恢復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二是于20*年4月10日前將各種恢復生產物資兌現到農戶手中;三是于20*年4月15日前將簽字蓋章后的物資分配登記表上報縣災后恢復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縣恢復生產及重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于20*年4月15日—20日前組織工作人員對各鄉(鎮)物資補助及恢復生產情況進行檢查。
- 上一篇:商業賄賂治理實施方案
- 下一篇:物理優秀理論實踐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