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節能監察實施方案(區)

時間:2022-06-04 03:05:00

導語:民政局節能監察實施方案(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節能監察實施方案(區)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區節能重點工作開展執法監察。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法》為重點,以實現“*”全區節能目標任務為目的,強化執法措施,以能源的高效利用推進全區節能降耗工作。

二、總體目標

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完善節能監察工作聯動機制;加強和完善節能日常監察和專項監察工作機制,使節能監察工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推進節能監察網絡平臺建設,建立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基礎數據庫、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網上報送以及節能監察網上辦公等系統,提高節能監察效能。

三、主要工作

(一)組織做好全區節能專項監察工作

1、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實施情況進行監察。

2、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察。

3、對貫徹落實國務院23號文件和省政府83號文件關于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察。

4、對區級機關節約資源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監察。

5、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負責人設立及資格備案進行專項監察。

(二)積極做好日常節能監察工作

1、對重點用能單位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監察。

2、對重點用能單位執行能耗限額情況進行監察。

3、積極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4、對*年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的用能單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監察。

(三)認真做好節能監察調研工作

1、新形勢下如何圍繞政府節能目標完成開展節能監察工作。

2、按政府和主管部門要求做好其他節能專題調研工作。

(四)努力做好節能監察基礎工作

1、加快節能監察軟件建設,規范節能監察文書,統一監察流程,實現節能監察網上辦公,建立省、市、區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基礎數據庫,完成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網上報送系統,努力提高執法效能。

2、加強節能監察機構能力建設。立足當前節能監察工作需要和長遠發展,按照快速反應、及時診斷的要求,合理配備現場監察所必需的儀器設備,提高節能監察技術手段和裝備水平。

3、加強人員素質培訓。組織參加全市節能監察執法培訓和觀摩交流活動;組織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人員進行節能法律法規和節能政策措施以及技術標準的培訓。

4、進一步規范、健全和完善節能違法案件投訴舉報機制。

(五)積極配合國家和省、市組織的各項節能檢查和督查活動,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交給的各項任務。

四、實施計劃

(一)1-4月份:

1、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實施情況進行監察。區節能執法大隊要做好區內市屬以下用能單位的執法監察工作。

2、建立市、區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基礎數據庫;配合省監察總隊完成省千戶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利用狀況報送系統的開發和試運行工作。

3、對*年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的用能單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促落實。

(二)5-7月份:

1、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察。市節能執法大隊負責組織我區省監管的23戶重點用能單位的專項監察;區節能執法大隊負責組織區監管的90家重點用能單位的專項監察。

2、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負責人設立及資格備案專項監察。市節能執法大隊負責組織我區省監管的23戶重點用能單位的專項監察;區節能執法大隊負責組織區監管的重點用能單位的專項監察。

3、組織參加市舉辦的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填報系統”培訓班。

(三)8-9月份:

1、對貫徹落實國務院23號文件和省政府83號文件關于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察。

2、區節能監察機構組織做好《山東省節約能源條例》宣傳貫徹工作。

3、組織對區級機關節約資源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監察。

(四)10-12月份:

1、區節能執法機構組織對區內市級公布的55戶及我區公布的其他25家重點用能單位用能設備或者生產工藝實施執法監察。

2、配合做好市節能執法大隊抽查各區縣執法監察落實情況。

五、工作要求

(一)節能監察機構要在同級節能主管部門的組織領導下和上級節能監察機構的業務指導下開展節能監察工作,要定期匯報節能監察工作的實施情況,及時提出做好節能監察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切實做好節能監察工作。

(二)要認真組織制定節能監察實施計劃,明確組織分工,落實工作責任,確保節能監察質量和效果。對監察中發現的問題,要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節能降耗措施。依法處理節能違法行為,督促用能單位認真整改。

(三)要創新節能監察思路,把節能監察過程,作為調查研究、掌握情況、摸索規律的過程。在節能監察中注意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找出規律,預測趨勢,研究對策,及時向政府和主管部門提供建設性調研報告。

(四)在實施節能監察中,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法行為,規范監察程序。要廉潔自律,輕車簡從,樹立良好執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