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路運輸保障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13 03:19:00

導語:市道路運輸保障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道路運輸保障工作方案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一運”)將于10月在我省召開,我市將承辦全運會女子藝術體操和男子籃球9—12名決賽,為全面做好道路運輸保障工作,確保廣大旅客安全出行,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結合我市交通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十一運為主題,堅持安全第一、運輸有序、文明服務的工作原則,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安排,狠抓工作落實,為十一運的成功舉辦,創造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樹立*交通良好的形象。

工作目標:實現“一個展示、三個不發生”。即充分展示我市交通三個文明建設成果和運輸服務保障能力;確保十一運期間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不發生嚴重旅客滯留積壓現象,不發生重大服務質量事件。

二、組織領導

為了全面做好道路運輸保障工作,市交通局成立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由孫華斌局長任組長,王克平副局長任常務副組長,各有關科室、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道路運輸處。各縣(市)交通主管部門、相關道路運輸企業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根據本方案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統一組織、協調本地區、本單位的十一運道路運輸保障工作。

三、運輸組織

(一)科學預測客流。十一運是北京奧運會后我國最重要的體育賽事。這次運動會參賽人數、觀眾和游客都將超過歷屆全運會。各縣(市)交通主管部門及其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和道路運輸企業要認真分析十一運旅客運輸特點,借鑒北京奧運會和歷屆全運會運輸保障工作經驗,科學預測旅客流量、流時、流向,特別是分賽場和旅游風景區所在地交通部門、運輸企業,要制定高峰客流、突發客流應急預案,確保旅客進得來、走得了、走得好。

(二)準備充足運力。針對十一運期間客流量大,高峰集中的實際情況,要備足正常運力和儲備運力。市局儲備50輛客車作為機動運力,各縣(市)儲備不少于20輛客車作為機動運力,確保運輸需求。

(三)強化運力調度。十一運期間,全市分正常調度、緊急調度和應急調度三種調度方式。

1、正常調度。天氣晴好,公路安全暢通,全市道路旅客運輸日客流量在7萬人次以下時,由道路運輸企業進行正常調度。

2、緊急調度。天氣晴好,公路安全暢通,全市道路旅客運輸日客流量在7萬人次以上時,在道路運輸企業進行正常調度的基礎上,各縣(市)交通主管部門及其管理機構要在市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統一協調下,科學調配運力,確保旅客走得了、走得安全。

3、應急調度。遇有大霧、大風等突發惡劣天氣,公路交通不暢,造成旅客大量滯留,市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相關地區交通部門和運輸企業進行突擊搶運,防止旅客長時間、大量滯留。

四、安全生產

嚴把“四個關口”,確保運輸安全。

(一)嚴把從業人員從業資格關。9月20日前,對所有參加十一運服務保障工作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特別是駕駛員、乘務員,要進行一次增強安全意識,遵守規章制度,應對惡劣天氣,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處置突發狀況的能力。加強跨省、跨市等長途客運和旅游客運、農村短途客運駕駛員的管理。嚴格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嚴格雙班駕駛員、途中休息和夜間禁行等規定,嚴禁疲勞駕駛、超速行駛、爭道搶行等違法違章行為。

(二)嚴把車輛技術狀況關。9月20日前,對所有參運車輛進行一次專項檢查,特別要做好客運車輛制動、轉向和應急設備的檢查,保障車輛具有良好的安全技術性能。充分發揮GPS及行車記錄儀的作用,加強對車輛的運行監控,即使查處違規行為。嚴格執行惡劣天氣客運車輛管理規定,達不到安全通行條件時,汽車客運站不得發車。嚴格執行客運包車特別學生、旅游包車管理規定,只限三級及以上客運資質企業經營客運包車,并“一次一辦理”包車手續,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

(三)嚴把汽車客運站源頭管理關。汽車客運站要嚴格落實“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要求,按照規定售票,嚴禁超車員車輛出站;加強對旅客行包“三品”的檢查,充分發揮安檢設備的作用,確保對旅客行包和捎帶貨物進行全面安檢;明確駕駛員、乘務員對旅客行包的“三品”檢查責任,做好“三品”檢查記錄和“檢查標識”,杜絕“三品”上車,嚴防破壞事件發生。

(四)嚴把監督檢查關。要結合全省交通系統正在開展的“迎國慶、保全運”交通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每一個基層單位都要針對安全生產的重要部位、薄弱環節,進行一次拉網式的自查。各縣(市)交通主管部門要對本地區道路運輸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要及時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并督導被查單位落實整改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五、市場監管和運輸服務

(一)市場監管。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相關管理機構認真履行行業管理職責,強化對道路運輸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和“拉客、倒客、宰客、甩客”等違章經營行為;加強客運價格監督,嚴格執行運價政策,嚴禁亂漲價、亂收費。對發生嚴重服務質量事件,特別是粗暴待客、侵犯旅客合法權益、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處理。各級交通執法機構要規范執法、文明執法,樹立良好的形象。道路運輸駐站管理機構要加大車輛抽查力度,做好抽查記錄,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運輸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增強為民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措施,積極開展四化管理活動,打造文明服務工作新亮點,樹立交通行業良好的形象。

一是在人員密集場所打造“溫馨如家”服務品牌。汽車客運站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改善服務條件,完善服務措施,做到服務場所整潔、美觀,服務設施齊全、有效,服務內容周到、全面,服務用語(動作)標準、規范,為廣大旅客創造“溫馨如家”的服務氛圍,打造“溫馨如家”服務品牌。

二是在客運車輛運行方面打造“情滿旅途”服務品牌。客運企業要制定駕駛員操作規范和乘務員服務規范,完善服務措施,做到車輛保養及時,車容整潔,設施齊全,正班正點,規范操作,安全駕駛,文明服務,站內上下客,為廣大旅客創造“情滿旅途”的服務氛圍,打造“情滿旅途”服務品牌。

三是在為廣大游客服務方面打造“方便快捷”服務品牌。旅游客運企業要按規定組織旅游包車,不斷拓展服務渠道,完善服務措施,想游客所想、幫游客所需,方便旅客購票,減少中轉環節,減少乘車時間,降低旅行費用,打造“方便快捷”服務品牌。

四是在客運出租行業進一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加強對客運出租企業管理,進一步完善出租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加強對駕駛員教育培訓,十一運以前對駕駛員進行一次全員培訓,保證駕駛員遵紀守法、城信經營。加強出租行業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行業整體形象。加強對出租車輛的管理,嚴格落實“六規范、十統一”,使出租車成為城市文明建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是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對全體駕乘及工作人員進行迎“十一運”安全行車、優質服務業務培訓,提高全員素質和服務水平,為“十一運”提供更加溫馨的公交服務。對全部公交運營車輛進行車容車貌、安全技術狀況及公交站點、站牌等服務設施進行檢查、整治,保障運營安全,提升公交形象和城市形象。

六是在為公眾咨詢方面打造“全時全面”服務品牌。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管理機構和企業,要向社會公布服務和監督電話,建立服務熱線;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各種媒體,為廣大旅客、交通運輸經營人及時提供運力、班線時刻、售票、天氣、路況等交通運輸出行信息,打造全天候、全行業、全過程的“全時全面”服務品牌。

(三)宣傳工作。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加強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宣傳,及時報道交通部門應對客流高峰、惡劣天氣和加強運輸市場監管、加強安全管理的措施,運輸企業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情況等;宣傳好人好事,展示交通良好形象,促進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六、應急處置

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交通系統道路運輸和安全生產等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做到應急組織健全,管理職責明確,應急報告及時,接警反映靈敏,處置迅速,保障有力。

一是做好惡劣天氣應急處置。針對十一運期間可能出現的大霧、大風等惡劣天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和有關運輸企業,要制定、完善突發惡劣天氣條件下旅客緊急疏運方案,完善旅客大量積壓時的候車、生活需求等相關措施,儲備應急運力,隨時組織搶運。

二是做好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的報告、緊急處置工作,確保相關管理人員在崗、通訊聯絡暢通、設備可用,全面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三是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市縣交通管理機構、道路運輸企業要在十一運前對預案組織一次演練,對以往曾經出現過的突發緊急事件,進行認真總結,吸取教訓,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應對措施,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四是加強應急職守。自9月20日起至10月31日,各級各有關單位要設立值班電話,嚴格24小時值班制度。領導同志要親自帶班,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要輪流值班,認真做好十一運道路旅客運輸保障工作聯絡、協調和信息收集工作,妥善處理各類投訴事項。遇有緊急、突發情況,要在妥善處理的同時,及時逐級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