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01 03:19:00
導語: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5年來,全區衛生系統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看病就醫問題,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和整體推進的一年,醫院管理年活動要圍繞保證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控制醫藥費用,提高服務效率,改善服務體驗,為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根據衛生部《2009年“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和省、市有關要求,在總結2005年-2008年醫院管理年活動的基礎上,制定本年度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的
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0)》和2009年全區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醫療服務監管,引導和促使醫院規范執業行為,重視內涵建設,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醫療服務,努力讓群眾看好病,維護群眾的健康權益。
二、重點工作
(一)強化醫療業務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控制醫藥費用。
1.各級醫療機構要堅持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術前討論制度、疑難病例會診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病歷管理、處方管理等制度,貫徹落實《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嚴格實施醫療技術分級管理。
2.規范臨床檢查、診斷、治療、使用藥物和植(介)入類醫療器械行為,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
3.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環境,開展門診預約診療服務,加強醫患溝通,提高病人滿意度,改善服務體驗。
4.進一步細化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的標準和措施,認真落實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制度,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
5.完善醫院內部醫療質量安全評價控制體系,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建立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機制。
(二)著力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各項措施。
6.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控制醫院感染的一系列技術規范、標準。
7.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相關技術規范的規定,強化組織管理,建立完善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體系和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落實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工作措施。
8.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工作,及時發現醫院感染隱患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醫院要建立醫院感染病例診斷和報告制度,發生醫院感染時,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
9.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重點加強新生兒病房、血液透析室、重癥監護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對消毒藥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相關證明進行審核,按規定可以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嚴格按要求清洗、消毒或者滅菌,并進行效果監測。
(三)加強手術和麻醉醫療安全管理。
10.實行患者病情評估制度,遵循診療規范,制定診療計劃,并定期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和評估結果調整診療方案。
11.實行手術資格準入、分級管理制度、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手術安全核查與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圍手術期質量管理,重點是術前討論、手術適應癥、風險評估、操作規范、術后觀察及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醫患溝通制度的落實。
12.建立麻醉操作主治醫師負責制,麻醉工作程序規范,術前麻醉準備充分;加強對麻醉術中和術后患者的監護,實施規范的麻醉復蘇全程觀察,麻醉意外處理及時。
(四)優化服務環境和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13.門診有就診咨詢及其他便民服務。服務環境和設施清潔、溫馨,服務標識規范、醒目。掛號、劃價、收費、取藥、采血等服務窗口的數量、布局合理,逐步實行電話、網上預約掛號,積極推行復診病人預約診療服務,縮短患者等候時間。
14.門急診與住院、入院與出院、診斷與治療、轉科與轉院等服務流程合理、便捷、連貫。
15.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醫技科室工作效率,縮短出具檢驗、檢查報告時間。
16.以確保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為前提,合理有效的縮短平均住院日與手術前平均住院日。
(五)繼續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醫療安全專項活動,落實患者安全目標。
17.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醫療安全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著重抓好醫療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完善制度,明確責任,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醫療安全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醫療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實效,確保2009年各項病人安全目標(見附件1)落到實處。
(六)單病種質量管理改進。
18.進一步開展對六項單病種即: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住院)、腦梗死、髖、膝關節置換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質量管理改進。六項單病種質量管理改進評價指標見附件(“單病種質量管理改進評價指標”適用于二級及以上醫院)。
(七)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19.醫院有落實《衛生部關于施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通知》(衛醫發〔2004〕285號)、《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的制度,并認真組織實施。
20.認真落實處方點評制度,通過處方點評,促進醫師臨床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21.以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為重點,加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
(八)加強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
22.貫徹落實《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開展檢驗項目符合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目錄。特殊實驗室取得審批許可。
23.制定并嚴格執行臨床檢驗項目標準操作規程和檢驗儀器的標準操作、維護規程,并能有效保證檢測系統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4.提供24小時急診檢驗服務,臨床檢驗項目及時間滿足臨床需要。
25.對開展的臨床檢驗項目進行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控制。
三、組織實施
(九)工作部署(2009年6月底前)。
衛生局印發通知和活動實施方案,對2009年深化醫院管理年活動有關工作進行部署。
(十)組織實施階段(2009年6月-2010年2月)。各單位根據衛生局實施方案要求,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措施,進行自查自糾,明確責任,認真整改。區衛生局對轄區內醫院適時組織督查、評價、檢查和指導,并將督查結果在全區通報。對存在的問題實行追蹤督查,確保實施效果。。
(十一)評價總結階段(2010年2月-3月)。各醫院對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經驗和成效進行總結,區衛生局對醫院管理年活動進行全面評價,公布檢查和評價結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區醫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制度。
四、工作要求
(十二)進一步提高認識,統籌推進醫院管理年活動
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是衛生系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看病就醫需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各級醫療機構要切實提高認識,堅決克服松懈思想和厭倦情緒,繼續加強對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組織領導,做好再發動、再宣傳,切實把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貫穿醫院工作的始終,把抓落實、求實效、出成果貫穿始終。按照新階段醫院管理年活動的要求,積極開拓進取,創新舉措,大力推進醫院管理年活動各項工作。要將全面改善醫療服務專項行動,全力做好當前和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各項重點工作,與推進醫院管理年活動有機結合,統籌安排,務求實效,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十三)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措施落實
各單位應對照實施方案的要求,針對醫療安全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突出工作重點,細化改進措施,全面落實各項要求。要狠抓醫院內涵建設,促進醫療質量和效率的持續改進,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手術與麻醉醫療安全管理和臨床檢驗等的質量控制。要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大力實施人性化服務措施,優化服務環境和流程,提高服務效率。要深入開展醫療安全專項活動,切實落實患者安全目標,提高用藥安全,堅決遏制不合理用藥、濫用抗菌藥物現象。
四、加強督查指導,務求活動實效
區衛生局要將按照活動方案要求,對區內各醫療機構醫院管理年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指導。采取明查暗訪的形式,加強對重點工作、重點環節的突擊檢查,及時發現醫療質量、安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限期整改到位,務求醫院管理年活動取得實效。
- 上一篇:城市形態掃描分析論文
- 下一篇:社會信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