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局種植業產品整治方案

時間:2022-12-02 11:39:00

導語:農林局種植業產品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林局種植業產品整治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央、省、市等有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蔬菜、茶葉、柑橘、葡萄、梨、西瓜、桃、楊梅等種植業產品生產環節,堅決整治使用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農藥行為。堅持標準化生產,推廣高毒農藥替代技術,強化執法監管,加大監測力度,逐步完善監管長效機制,全面提升種植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標

通過整治,杜絕在蔬菜、糧油、茶葉、水果生產過程中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禁用高毒農藥行為,蔬菜、水果等農產品農殘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其中“有機、綠色、無公害”等“三品”產品平均合格率在98%以上,比省定控制農藥殘留監測平均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農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整治重點

(一)重點產品:蔬菜、糧油、茶葉、水果等食用農產品;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氧化樂果、毒死蜱等農藥和禁用高毒農藥混配方,有毒有害食用菌原輔料和添加劑。

(二)重點單位:蔬菜、糧油、茶葉、水果等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大戶;相關農藥生產經銷企業。

(三)重點區域:蔬菜、糧油、茶葉、水果等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及農業產業提升項目基地,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較低的地區。

四、整治任務

一是整頓農藥農資市場秩序。結合“綠劍”春、夏、秋季執法行動,開展農藥、農資市場的例行檢查與監督檢查,嚴厲查處農藥中非法添加高毒農藥的行為,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違規生產、經營甲胺磷等五種禁用高毒農藥行為。

二是規范農藥農資使用行為。組織對蔬菜、糧油、茶葉、水果等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檢查,重點檢查生產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農藥的情況、是否有生產技術規程和田間使用農藥記錄、是否建立產品產地準出制度。同時,要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行為,積極引導農民科學用藥,杜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及其他化學物質。引導和指導農產品生產主體,按照統一格式要求,嚴格記錄內容,對未按規定記錄的務必予以糾正。

三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結合全市產業提升行動,加強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技術培訓。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結合生產實際,推行“六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品種、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投入品采購和使用管理、統一建立生產記錄、統一質量檢測、統一產地準出。大力推行蔬菜瓜果高效、生態、清潔、安全生產模式,推進蔬菜重大病蟲監測和預警工作。

四是開展農藥殘留監測。組織對整治重點單位、重點區域的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監測,加大對蔬菜、水果、茶葉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產業提升項目基地農藥殘留的監測力度,確保質量安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農技站要切實加強領導,挑選業務精、善管理的同志組建業務隊伍,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監管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責任人。

(二)制定實施方案。各鄉鎮(街道)農技站根據本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本轄區內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和責任,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

(三)加強宣傳培訓。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宣傳導向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站等媒體以及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農藥科學知識,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學、合理用藥水平,宣傳違禁高毒農藥的危害性和國家有關禁限用規定的具體要求,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四)及時報送信息。各鄉鎮(街道)農技站要指定專人負責糧油、蔬菜、水果等產品安全專項整治聯系工作,及時報送信息。每月10日和25日前要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工作小組辦公室報告工作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