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重點河流河長制方案

時間:2022-01-26 09:50:00

導語:縣重點河流河長制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重點河流河長制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覆蓋、突出重點、長治久潔”的總體要求,以關注水問題、提高水質量、改善水環境為核心,扎實開展全縣河流整治工作,切實保護好縣域河流河容岸貌,真正提高水環境質量,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有關鄉鎮和部門履行編制整治規劃、整治河容岸貌、清理疏浚河道、取消污水直排、限期改善水質、保護飲水安全、消滅管理盲區、落實長效管理措施等管理職責。爭取到2010年,我縣境內河流城區段實現景觀化,非城區段達到喬灌草護岸,切實提高我縣河流水質,改善水生態環境。

三、實施范圍

我縣轄區內大凌河、老虎山河、小凌河、什家河及其主要支流。

四、組織實施

(一)縣域內重點河流實行分段負責制,有關鄉鎮要對本轄區內河流水質狀況負責,協調有關部門對本轄區河流的水環境現狀(河容岸貌情況、阻塞淤積情況、堤岸防護情況等)、污水排放(排污口位置、排污單位、污水量、污染物濃度、污水處理設施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建立臺賬,并制定相應整治計劃。

(二)環保部門負責對“河長”制管理工作進度、執行情況等進行督促檢查。按照《遼寧省污水排放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將我縣轄區內的河流水域劃分為禁止排放區和允許排放區,并報市環保部門批準。禁止排放區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和直接排入污水,已有排污口的排水應在確保濃度達標的前提下,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進一步加強轄區內排放水污染物單位的監督管理,加大超標排污單位的處罰力度,定期公布影響跨界斷面水污染物排放單位名單,督促排污單位完善治理設施,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減少水污染物排放量。對跨界斷面水質流域內排污單位進行定期監測,及時掌控水質變化情況。

(三)其它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確保“河長”制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水利部門負責對全縣河流的河容岸貌、清淤疏浚、排污口截污封堵、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傾倒等工作進行組織協調指導,對具備封堵條件的排污口堅決實施封堵,整治和取締臨河取土、河道挖沙,做好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河流流域礦山生態破壞查處和恢復工作的協調指導;林業部門負責河流兩岸護岸林、草地建設與保護的協調指導,防止植被破壞;農發部門負責河流兩岸面源污染控制的協調指導;動監部門負責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協調指導。

(四)各排污單位應深化水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加大人、財、物投入力度,確保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按照市政府有關要求,我縣全面推行“河長”制,縣域內全河段由縣長擔任“河長”,鄉鎮段由該鄉鎮鄉鎮長擔任“分河長”。為加強對“河長”制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縣政府決定成立“*縣河長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鄉鎮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對轄區內河流實行“分河長”制管理,切實擔負起對河流的管理職責。

(二)調查摸底,明確責任。各“分河長”要對本轄區的河流全程踏勘,查找存在問題,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列出整治計劃、明確管理責任、按期推進實施,確保河流長治久潔。

(三)多措并舉,齊抓共管。深入宣傳發動,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有關鄉鎮和部門要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切實承擔治理義務,采取工程措施、生態措施、管理措施等,確保“河長”制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協同推進。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四)監督檢查,力求實效。各“分河長”既是操作者,也是監督管理者,有關鄉鎮要切實擔負起督促檢查職責,采取多種措施,加大督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督促整改,確保“河長”制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五)有關鄉鎮和責任部門要在4月30日前將“河長”制落實情況及實施方案上報縣河長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電話:2917352)。

六、考核辦法

(一)跨界斷面水質考核以市環保部門監測考核為準,經考核跨界斷面水質不達標,被市政府扣繳的水污染生態補償金,由給該河段造成污染的排污單位承擔。

(二)跨界斷面水質考核工作納入鄉鎮工作目標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對跨界斷面水質考核連續6個月超標的鄉鎮,追究鄉鎮有關領導和排污單位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對全年跨界斷面水質考核優秀、水質明顯改善的鄉鎮,縣政府將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