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辦關于質量興縣實施方案
時間:2022-05-28 09:28:00
導語:民政辦關于質量興縣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省質量振興計劃》,以質量振興帶動地方經濟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提升我縣主要產業整體素質和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使我縣的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產品質量水平穩步提高和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本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廣泛動員全社會開展質量振興活動,堅持“以質取勝”戰略,促進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發展和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全面提升我縣產業和產品的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為建設和諧、繁榮、富裕、秀美、文明新納雍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年,全縣的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產品質量
1、重點主要工業產品經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平均合格率達到90%以上。
2、創建一批品牌企業和名牌產品。通過持續的質量改進,在主要產業、支柱產業中創建和培育一批居行業前列、有較強競爭力的省名牌產品。
3、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上新臺階,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4、依法監管企業生產。國家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管理、強制性認證管理、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產品的企業全部持證生產;國家產業政策規定限制發展和責令淘汰的產品得到有效的清理。
5、大力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全面推行企業生產標準化和完善計量管理。基本消滅無標生產現象,產品標準覆蓋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全面推行《企業標準體系》,建立覆蓋企業技術產品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的企業標準體系。
6、農產品總體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在地方大宗特色、外向型農產品和主要食用農產品方面逐步實施標準化生產,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生產過程嚴格執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建立縣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培養一批在省內外市場知名度較高的省名牌農產品。
7、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嚴重的重點區域、重點市場得到有效的整治,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得到有效遏制,基本清除區域性制假售假現象,消費者和名優企業投訴大幅度減少,建立較完善的企業誠信機制。
(二)工程質量
竣工的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及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驗收一次性合格。
(三)服務質量
初步實現服務質量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本縣第三產業(交通、旅游、醫療衛生、商貿等服務行業)全面推行國家服務質量標準及環境管理標準,用戶滿意度明顯提高。
(四)環境質量
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積極推行企業清潔生產,落實地縣重點污染源全面達標工作,穩步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新型工業發展;主要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全面達到國家標準要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納雍縣質量興縣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質監局,劉玉林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本縣質量興縣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宣傳教育、考核檢查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結合實際,制訂質量振興的實施計劃,推動質量振興工作的開展。
(二)各部門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各部門要根據本部門的職責和縣質量振興的工作目標,制訂具體的年度工作方案,并督促、指導做好質量振興工作,全面推進全縣質量振興工作的開展。各部門應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具體分工如下:
1、縣質監局:承擔、履行質量興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發揮參謀助手作用。負責起草方案、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同時要及時推廣質量振興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典型事例,表彰先進,推動質量振興工作的深入開展。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質量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行政;指導和幫助企業建立標準、計量檢測和質量管理三大體系;深入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幫助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積極推動食品行業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和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實施質量獎勵制度,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堅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加強質量監督,從源頭抓好質量;大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積極培育和發展工業名牌產品;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大標準實施推廣力度;打假治劣、扶優扶強,依法規范質量行為。大力推動地理標志申請工作,積極幫助和指導開展地理標志申報。同時,要加強地理標志管理和執法工作。
2、縣發改局:負責把質量工作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質量工作落實到本縣各項經濟和社會建設規劃中。
3、縣經貿局:圍繞提高產品質量,實施企業高起點的技術改造,推進技術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進一步加強企業質量管理,總結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引導企業應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組織開展質量管理活動;指導企業貫徹質量標準,建立健全質量體系,組織質量攻關活動,抓好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加強綜合協調,加大培育力度,推動名牌帶動戰略深入開展,不斷提高全縣產品質量整體水平。
4、縣科技局:負責制定積極的科技政策,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為目標,大力支持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保護知識產權,扶持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幫助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提高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規范專利產品市場,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縣公安局:積極配合縣質監、工商、衛生、食藥監、煙草、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活動,為有效開展質量興縣工作提供保障。
6、縣財政局:負責制定推動質量振興的各項扶持政策措施,為開展質量興縣工作提供必要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
7、縣建設局:負責深入貫徹實施《建筑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及其它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對建設工程項目“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嚴把從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和交付使用關,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提高工程質量。
8、交通局:根據行業特點,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相關服務質量標準和行業標準,加強職工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不斷改善服務設施和條件;加強標準、計量、質量基礎工作,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大力推行服務承諾制度,強化行業自律,全面提高窗口行業的服務質量。
9、縣農業局:負責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和農業標準化技術,保證農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要求;廣泛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推廣農業標準化成果,大力實施名牌產品帶動戰略,培育和發展地方特色的農業名牌產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檢測體系,促進安全、優質、高效農業發展。
10、縣衛生局: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嚴厲查處食品藥品衛生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負責監督、指導、督促醫療衛生機構及食品、經營企業貫徹國家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
11、縣環保局:負責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強環境監督管理,防治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嚴格建設項目的環保準入制度并加強全過程的監督管理;配合質監部門積極推動GB/T24001-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全面推進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加快企業清潔生產過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促進納雍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12、縣旅游局:按照行業的特點,提高旅游服務質量,不斷改善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
13、縣工商局:圍繞規范和繁榮市場抓好質量工作,認真貫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負責依法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積極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引導和支持企業創立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依法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和商標侵權等違法違規行為,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14、縣食藥監局:認真貫徹《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負責嚴厲查處藥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加強藥品的監督抽查,全面提高藥品的質量水平;參與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協調,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15、納雍報社、縣文廣局:大力宣傳黨和國家質量工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質量興縣工作的要求和成果,宣傳名牌產品和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為開展質量興縣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16、生產企業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質量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和行業自律標準,積極組織開展質量興企、質量興業活動,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企業標準體系、計量檢測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加大質量工作投入,積極開展質量技術培訓,強化質量管理,并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質量振興工作,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推動本縣經濟結構調整,帶動提高本縣相關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四、有關要求
(一)提高認識。質量興縣是全縣人民共同的事業,各鄉鎮、各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都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抓好此項工作。
(二)加強執法。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要及時通報所在鄉鎮和部門,責令查明原因,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凡產品監督檢查嚴重不合格的企業,取消企業及其負責人當年的獎勵和評先資格,主導產品連續兩次省級抽查不合格的企業,縣有關部門要責令其停產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營業執照。
(三)嚴格獎懲。縣領導小組將對質量興縣活動成效顯著的予以表彰和獎勵;對因活動開展不力,致使產品質量滑坡,出現重大產品質量事故的,制假售假嚴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尤其是有損區域經濟整體形象的,將依法追究有關領導和主管人員的責任。
- 上一篇:財政收支審計工作總匯
- 下一篇:前半年財政預算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