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沼氣建設方案
時間:2022-03-07 05:23:00
導語:農村沼氣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發改委市農業局關于下達市年農村沼氣項目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保發改農經〔〕186號)和《市發改委市農業局關于下達年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項目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保發改農經〔〕305號)文件,分別下達我縣年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池1550口,鄉村服務網點3個。為開展好縣年農村沼氣中央新增投資建設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建設規模、內容和實施地點
(一)建設規模和實施地點:本著適當集中充分體現整體效益的原則,通過調查落實并經平衡,下達建設任務1550口,建設地點分別為:鄉200口,具體由各項目鄉按照適當集中的原則并結合鄉情分解下達到村。
(二)戶用沼氣池建設內容和標準:建設8M3曲流布料沼氣池一口,同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成改廄、改廁、改廚。
沼氣池建設:按照GB/T4750-2002曲流布料A型池標準放樣;按GB/T4752-2002操作規程施工;并達到GB/T4751-2002檢查驗收質量標準。
畜廄改造:完成畜廄地皮硬化12M2,畜廄與沼氣池相連,糞便自流入池。
廁所改造:完成1—2個衛生廁坑,達到廁坑與沼氣池相連,糞便自流入池。
廚房改造:壘建沼氣灶專用灶臺,灶面粘貼瓷磚;完成廚房地皮硬化,廚房內布局合理。
二、項目投資計劃、資金使用和補助標準
(一)項目投資計劃。根據“保發改農經〔〕186號”文件下達的投資計劃,1550口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總投資821.5萬元(中央投資232.5萬元,地方配套23.25萬元,農戶自籌565.75萬元)。
(二)資金使用。嚴格按照農業部、省農業廳關于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的有關管理規定執行。中央資金足額兌現到建設農戶。地方配套資金按實際就位資金提取項目工作經費和項目前期費后計算補助到戶。
工作經費和項目前期費分別按《農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沼氣建設管理的意見》(農計發〔〕29號)“各地可在地方資金中按不低于中央投資5%的比例安排沼氣工作經費”和《省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補充規定中關于“各項目縣可按項目中央投資和地方配套資金的2%提取項目前期管理費”提取,并由地方配套資金列支。中央資金支付范圍包括配套灶具、技工工資、水泥等主要建材。
所提取的工作經費和前期管理費由項目實施單位掌握使用,以鄉為單位按照實際完成建設規模每口20元兌付到項目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安排到村。
(三)補助標準及兌現。
1、補助標準: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規定每戶補助中央資金1500元;地方配套資金以實際到位金額并按有關規定提取項目前期費和工作經費后計算補助到戶。
2、兌現辦法:農業部招標灶具以實物方式兌現到建設農戶,其余項目補助資金嚴格按照補助標準以現金方式兌現到建設農戶。
三、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緊緊圍繞縣委“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將各級、各部門對農村沼氣建設的認識提高到認真實踐“三個代表”、扎實為民辦事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上來,將其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納入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狠抓落實。
(二)加強組織領導。項目建設在縣農村能源建設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下設辦公室在農業局具體處理日常事務。各項目鄉鎮成立項目領導小組,鄉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為本鄉鎮項目第一責任人,下設辦公室在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處理日常事務,并對縣領導小組負責;項目村成立實施小組,主要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對鄉領導小組負責。
(三)組織實施。項目由農業局負責管理并組織實施,對項目建設終身負責。項目所涉鄉鎮負責本轄區項目的組織實施,項目村具體負責落實到建設農戶。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協助鄉村開展工作并對項目建設進行監督;按統一規定收集、整理項目實施中形成的檔案資料;匯同縣項目辦組織對建設項目進行分期分戶驗收。
(四)項目管理。
1、資金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在建設銀行開設專戶儲存。由農業局財務股固定專人負責、獨立建帳、專人管理、轉賬支付、封閉運行。嚴格按照審批通過的預算范圍由經辦人、證明人簽字,分管領導審核,法人代表簽批后列支,確保無白條入賬。
2、逐級簽訂責任書,明確項目職責。建池任務安排到鄉鎮,分配到村,落實到建池農戶。逐級簽訂項目責任書,由縣政府分別與項目鄉鎮簽訂責任書;鄉鎮與項目村簽訂責任書;各施工組與農業局簽訂施工合同;技工與建設農戶簽訂施工合同。形成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直接抓,業務人員全力以赴的工作格局。做到機構健全、人員到位、任務落實到戶,確保項目建設工程質量。
3、配套物資采購、管理。配套灶具由農業部招標,省農業廳集中采購,建設單位與供貨方簽訂合同,統一組織配送到項目鄉。
水泥等建材根據省農業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廳、林業廳聯發“云農〈能源〉字〔〕9號”文件印發的《省農村沼氣建設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水泥等主要建材原則上由縣級項目主管部門或建設單位統一招標采購,或指導農戶自行采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農戶自籌資金參加集中采購。”項目建設所需水泥等建材在縣鄉項目領導小組、項目實施組指導下由建池農戶自行采購。
集中采購的配套物資實行分級驗收管理,固定專人負責,配發到建設農戶,造冊登記,農戶簽字蓋章認領。水泥、碎石、沙、鋼筋等建材和超過標準配置的配件由農戶自行采購。主要建材質量由施工技術員驗收把關。縣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所有配供物資進行監督。
所需模具由項目建設法人單位按建設規模分配到鄉鎮,固定到施工組,責任到人管理使用。因技工違規操作造成人為損壞或配件遺失的由責任人全額賠償。
4、建池技工嚴格執行行業準入制度。在確保持證上崗前提下,由項目鄉根據建設任務擇優確定組建施工組,簽訂施工合同,交押履約保證金。并在縣辦公室指導下分別與建池農戶簽訂施工合同、商確建池工時費。服從縣鄉項目領導組、實施組的領導、管理和監督。
5、安全責任。縣、鄉、村和建設農戶分級建立、健全項目生產、使用、管理安全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切實加強安全教育確保沼氣生產、管理、使用安全。
6、項目建設資料、檔案。認真按照項目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收集和整理項目建設形成的資料,形成全方位的項目標識和文字檔案,池蓋刻寫永久性“年新增項目”字樣和建池日期;建設農戶釘掛標志牌;分戶填寫用戶檔案和驗收卡,統一編號歸檔,為項目跟蹤服務提供依據。
(五)堅持項目公示制度,實行項目公開。縣級負責將項目建設地點、規模和內容;補助政策和標準;配套物資分配和采購價格等主要內容統一打印公示,項目村將其納入村務公開的主要內容予以公開,并將建設農戶在村內進行公布。項目結束由縣級負責在國家“生態家園”網上公布建設農戶信息檔案。加大廣大干部、群眾對項目建設的社會監督,增強項目透明度。
(六)廣泛開展宣傳、培訓,提高項目綜合水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農村沼氣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實效。把農村沼氣納入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農民素質教育工程的重要內容,加強對農民的沼氣綜合利用技術培訓。縣級負責培訓項目實施人員,統一“三改”建設內容規劃要求和實施標準,提高項目建設的總體質量;培訓鄉村服務網點業主和技術人員,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各項目鄉、村負責組織建設農戶接受沼氣生產技術、安全管理知識和沼氣、沼液、沼渣綜合利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戶“三沼”利用、安全管理的綜合技術技能,充分發揮項目建設的投資效益。
四、項目建設質量保證和檢查驗收
(一)項目質量保證。項目建設工程質量實行分級負責,責任到人。沼氣池建設工程質量由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進行監督管理,施工組負責人進行內部監理,負第一責任,并對建設農戶和項目建設法人單位負責。建池技工對沼氣池主要建材進行驗收把關,對所建沼氣池工程質量負直接責任,因違規操作,技術失誤造成的損失全額賠償,確保建設質量。鄉、村實施人員對建池質量進行監督,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派員不定期深入到項目鄉村,隨機抽戶進行抽查檢查。
(二)項目檢查驗收。按照施工形態進度先由施工組進行自查自檢;由縣級派員匯同項目鄉鎮農推站、鄉村實施組和施工組分批對項目戶建設質量和內容進行分戶逐項驗收,驗收合格后兌付所有補助資金。沼氣池密閉性檢驗結果和使用效果經用戶認可后填寫驗收登記表和用戶檔案,全鄉項目戶驗收結束由農科站進行匯總,報請縣級進行初驗,全縣初驗結束后由項目辦公室整理項目竣工報告,報請上級主管部門進行驗收。
- 上一篇: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總計方案
- 下一篇:教學樓加固等項目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