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監督協管方案

時間:2022-07-31 08:44:12

導語:衛生局監督協管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監督協管方案

為切實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順利實施,加快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醫改工作全面開展,努力實現醫改近期目標,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2年)的通知》(國發[2009]12號)、《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2版)》、省衛生廳、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縣基本公共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統籌兼顧,充分體現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項目方式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著眼解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有針對性地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努力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堅持注重質量,提高效率,強化監管,保障城鄉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二、項目實施單位

縣衛生監督所、全縣17個鎮衛生院、各村衛生室。

三、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長效機制,縮小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差距,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健康危險因素,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健康素質。現階段,全縣城鄉統一啟動國家確定的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專項補助標準的提高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完善服務規范,調整服務標準,使群眾更多受益。

四、服務對象

轄區內常住居民。

五、服務內容

(一)食品安全信息報告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分別承擔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工作,發現或懷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應及時報告縣衛生監督所,保護好現場并協助衛生執法人員調查。

(二)職業衛生咨詢指導

縣衛生監督所、鎮衛生院共同承擔職業衛生咨詢、指導工作,縣衛生監督所開展經常性職業病防治街頭咨詢和宣傳活動,并深入職業有害用人單位開展職業病防治咨詢、指導;鎮衛生院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現從事接觸或可能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服務對象,應對其開展針對性的職業病防治咨詢、指導,發現職業病患者、可疑職業病患者以及發現或懷疑有職業危害因素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應及時向縣衛生監督所報告。

(三)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

縣衛生監督所、鎮衛生院共同承擔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工作,按照縣衛生監督所統一部署,開展對全縣供水單位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對農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學校供水進行巡查,鎮衛生院協助開展飲用水水質抽檢服務,協助經營者辦理衛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發現無證供水單位以及發現或懷疑有生活飲用水污染等對人體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及時報告縣衛生監督所,保護好現場并協助衛生執法人員調查。

(四)學校衛生服務

縣衛生監督所、鎮衛生院共同承擔學校衛生服務工作,按照縣衛生監督所部署,定期對學校傳染病防控開展巡訪,發現問題隱患及時報告;鎮衛生院指導學校設立衛生宣傳欄,協助衛生監督所開展學生健康教育以及對校醫(保健教師)開展業務培訓。

(五)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定期對轄區內醫療服務市場開展巡訪,發現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等相關信息及時向縣衛生監督所報告。

(六)公共場所衛生安全巡查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定期對轄區內公共場所進行巡查,協助經營者辦理衛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發現無證經營的公共場所以及發現或懷疑公共場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及時報告縣衛生監督所并協助衛生執法人員調查。

六、服務要求和考核指標

(一)鎮衛生院要建立健全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有關工作制度,配備專職人員主要承擔轄區內衛生監督協管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各鎮衛生院須在各村衛生室聘任1—2名兼職衛生監督信息員,協助負責本村的衛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工作。

(二)衛生監督協管人員應依照《省衛生監督檢查員管理辦法》取得衛生監督檢查員證,并在履行職務時主動出示證件。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管理規范的要求主動開展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對轄區協管對象進行摸底登記,定期上報變動情況,做好巡查、信息報告等工作記錄,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

(三)考核指標

1、衛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率=報告的事件或線索次數/發現的事件或線索次數×100%,(注:報告事件或線索包括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

2、開展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實地巡查次數。

3、量化的考核指標體系參見附件

七、組織實施

(一)機構職責

1、縣衛生局:要建立健全各項協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規定,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負責服務項目的組織、協調、督導考核。

2、縣衛生監督所:要采用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監督協管的指導、培訓和考核評估,和鎮衛生院共同開展職業衛生咨詢指導、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三項衛生監督協管工作。負責收集全縣項目進展信息及項目資金使用與綜合管理。

3、項目實施單位:縣衛生監督所、鎮衛生院共同承擔職業衛生咨詢指導、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協管工作,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分別承擔食品安全、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公共場所衛生安全巡查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

(1)鎮衛生院:負責落實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制定本轄區衛生監督協管工作目標任務,將協管工作納入常規化工作中,落實措施,責任到人,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并保質保量及時上報各項信息報表。

(2)村衛生室:負責本村衛生監督協管的信息、收集上報工作;負責在本村配合開展衛生監督以及協管工作。服從鎮衛生院的管理和業務指導,及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經費使用管理。

1、經費用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中統籌安排,全部用于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分配、專款專用、追蹤問效的原則,做到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追求低投入高效益,實現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項目補助標準:按照省衛生廳、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1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衛婦社秘〔2012〕411號)的標準執行。

3、撥付方法:補助經費分兩次撥給,年初先預撥一部分,用于開展工作,其余的補助經費與目標任務考核掛鉤,按考核得分比例撥付。本著獎優罰劣的原則,所扣經費全部用于獎勵先進單位。

4、經費的監督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和挪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不得改變補助經費用途,不得弄虛作假套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不得隨意克扣、截留村級相關補助。

八、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和衛生部、財政部等部委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意見的重要舉措;是國家整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步驟和內容。

為切實加強對全區基本公共衛生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項目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服務項目順利實施,縣衛生監督所成立縣公共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項目工作領導組,組長由王謀濤擔任,副組長由夏則開、謝元曲擔任,成員由衛生監督所各科室負責人組成。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層層建立領導機構,確保服務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業務培訓。縣衛生監督所要發揮好業務技術指導作用,強化對鎮衛生院衛生監督檢查員的業務培訓。重點加強各專業法律、法規以及規范的培訓,組織多形式的教學模式,以期使衛生監督檢查員盡快適應衛生監督協管服務的工作需求,夯實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

(三)加強業務管理,強化監督指導。鎮衛生院必須嚴格執行項目服務規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縣衛生監督所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鎮衛生院對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督查督導,確保服務數量得到落實,服務質量得到保證。

(四)加強信息管理,規范檔案資料。各項目實施單位務必按照《檔案法》與《統計法》的規定,以及《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2年版)和縣級業務指導部門的技術規范和要求,切實做好有關基礎數據、工作數據統計,并定期進行匯總分析,逐級上報。

(五)加強經費管理,確保資金到位。要切實加強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監督,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做到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保障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