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全民健身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23 11:07:34

導語:全縣全民健身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全民健身實施方案

2012年5月,經省體育局批準,確定縣為開展“省全民健身示范縣”試點工作的單位之一,試點時間從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根據《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和省體育局《關于開展“省全民健身示范縣(市、區)”試點工作的通知》(皖體群〔2012〕29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全民健身、健康”發展戰略為目標,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為主線,以“?;?、廣覆蓋、可持續”為原則,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探索推進、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工作再上新水平,實現全民健身事業跨越式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到2013年底,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全民身體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基本建立覆蓋城鄉、比較完善、可持續、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城鄉居民每周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達到中等以上鍛煉強度的人數比例不低于32%。

2.城鄉居民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監測標準》合格以上(除在校學生)比例達到90%以上。在校學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基本要求,其中達到優秀標準的人數比例超過20%(國家指標),在校生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

3.體育場地設施明顯改善。全縣各級、各類體育場地的建設總面積要達到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的目標要求。

4.全民健身組織更加健全。逐步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體育總會、行業體育、單項體育等各類人群體育協會以及社區、青少年等各類體育俱樂部。80%的鄉鎮建有體育組織,城區普遍建有體育健身站(點),50%的行政村建有體育健身站(點)。

5.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進一步壯大。成立縣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全縣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總人數達到城市人口的萬分之十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素質和技能有較大提高。

6.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進一步完善。初步建成縣級國民體質監測站,學?;窘ㄓ袑W生體質監測室。大力宣傳、推廣科學健身方法,積極開展體質測定、運動能力評估,并據此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增強全民健身的吸引力。

7.全民健身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健身、體育旅游、戶外運動、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認證、健身用品等要素的體育健身休閑市場,增加體育健身服務從業人員,引導城鄉居民體育消費,不斷提高體育消費規模和水平。

三、工作重點

以“全民健身,健康”為主題,遵循“因地制宜、業余自愿、小型多樣、就近方便”的原則,突出“重在參與、重在交流、重在健身、重在快樂”,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元旦迎春長跑、慶祝8月8日全國全民健身日、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以及“慶五一”、“慶國慶”、“迎重陽”等傳統佳節健身活動。加快建設澮河、潼河健身長廊。建成縣國民體質監測站,每年體質監測人數達1000人以上。

鄉鎮規劃建設“一室一場”,即:50%以上的鄉鎮建設一個室內體育活動室、一個燈光球場。

城市居委會(社區)規劃建設“一苑多點”,即:50%城市居委會(社區)建有一個全民健身苑、多個就近方便的全民健身晨晚練點。

農村建制村規劃建設“一場兩臺”,即:60%的農村建制村建設一個標準水泥籃球場、兩個乒乓球臺。農村基層體育設施要加強與學校、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益設施的資源整合,做到統籌建設,共享資源。

縣城內的公園、綠地、廣場要結合規劃,建設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學校體育設施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企事業單位建設必要的健身設施,形成各級、各類體育健身設施布局合理、互為補充、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網絡。

(一)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按照“因地制宜、業余自愿、小型多樣、就近就便”原則,組織城鄉居民參加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活動,推動群眾健身活動的普遍化、經?;?。廣泛開展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手球、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群眾喜愛、競技性強、普及面廣的體育運動項目,大力普及健身操(舞)、傳統武術、健身氣功、騎車、棋牌、舞龍舞獅等健身活動,結合實際,形成1—2個全民健身活動品牌。

(二)加快發展城市社區體育。

將城市社區體育工作作為城市文明創建和社區建設的基本內容,統籌規劃,加大投入,不斷改善社區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和條件。社區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整合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資源,建立健身指導站、體育俱樂部等體育組織,培育發展基層體育社團、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區體育類社會組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區體育健身活動。

(三)加快發展農村體育。

要把發展農村體育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城鄉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促進城鄉公共體育資源和公共體育服務的均衡配置。充分發揮包括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作用,利用好農村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資源,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組織農民廣泛開展體育活動。

(四)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和重要評價內容,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和督導制度,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配齊配強體育教師,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性體育運動會。辦好中學生運動會。努力辦好各級各類體育學校,加強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和營地建設。進一步完善青少年體育競賽制度,建立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聯動機制。

(五)加快發展職工體育。

充分發揮各級各類體育協會、俱樂部作用,積極開展職工健身活動。鼓勵有條件的系統和單位定期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推廣職工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項目。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和職工體質測試活動,堅持廣播體操和工間(前)操制度,為職工、進城務工人員參與體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時間保障。創新職工體育發展模式和基層職工體育組織形式、活動方式,完善職工體育與社區體育互補機制。

(六)積極發展少數民族體育。

積極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校設置與民族體育項目相關的教學內容,積極培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后備人才。建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培訓基地,發掘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新項目,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鄉”。將符合條件的優秀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傳承。

(七)加快發展婦女體育。

廣泛開展適合婦女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豐富婦女的體育文化生活,為婦女體育健身創造自我展示的舞臺。

(八)加快發展老年人體育。

積極開展經常性的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在公共體育設施方面對老年人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優惠。老年人教育機構要開設老年人體育課程,社區服務要兼顧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和體育健身設施。

(九)大力推進殘疾人體育。

大力實施“助殘健身工程”,改善各類公共體育設施的無障礙條件,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積極開展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特殊教育機構和普通學校要重視并做好殘疾學生的體育工作,提供適合殘疾學生特點的體育健身與體育康復項目。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制定下發《縣開展“省全民健身示范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成立縣開展“省全民健身示范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試點工作會議,分解試點工作任務指標,安排部署各鄉鎮、各部門試點工作目標任務。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2年7月—2013年10月)。

各鄉鎮、各部門要根據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責任分工和建設任務指標,制定各單項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全面推進、穩步落實各項試點工作建設指標,確保按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三)總結驗收階段(2013年11月—12月)。

結合試點工作建設指標和工作任務,對各鄉鎮、各部門的試點建設工作進行督查、驗收。召開試點工作會議,總結試點工作情況。統籌做好試點成果的匯總準備工作,積極迎接省市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做到組織保障得力。

成立由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縣政府辦、縣文廣體新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縣委宣傳部、縣直機關工委、縣委老干部局、縣發改委、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住建局(規劃局)、縣農委、縣衛生局、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縣殘聯等部門及各鄉鎮分管同志為成員的縣開展“省全民健身示范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文廣體新局,負責試點工作的組織、協調、督查、考核等工作,按照實施方案和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加強統籌,高標準、高要求開展試點工作。(《縣開展“省全民健身示范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見附件)

(二)加大投入,做到經費保障到位。

要把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作為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指標體系,納入改善民生目標任務之中,在財政、稅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要加大對重大全民健身活動、體育健身器材購置和全民健身工程建設經費的投入。鼓勵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全民健身事業提供捐贈和贊助,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三)廣泛宣傳,做到氛圍保障濃厚。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互聯網等媒體的公共資源,以“全民健身日”、各類全民健身活動為載體加強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身理念,普及科學健身知識,開展終身體育教育,進一步推進體育健身社會化、生活化、日?;?,在全社會形成崇尚體育健身、積極參加體育健身的社會良好新風尚。

(四)健全機制,做到制度保障堅定。

全民健身事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縣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不定期地對示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和指導。各部門、各行業、各企事業單位等要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