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救助提標提補方案
時間:2022-11-02 04:21:19
導語:全縣救助提標提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保障和改善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上世紀六十年代精減退職老弱殘職工的基本生活,根據省民政廳、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12年社會救助提標提補工作的通知》(贛民字[2012]23號)及市政府對民生工程的要求,經縣政府研究,現就做好我縣2012年社會救助提標提補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社會救助提標提補工作是上級黨政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各鄉鎮(場、街道)及相關單位要從保障民生高度來抓好社會救助提標提補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職責,組織專門力量抓好提標提補工作,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任務。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干部的作用,切實把工作做細做實,取得好的社會效益。
二、提高城鄉困難群眾保障標準和補差水平
從2012年1月1日起,城市低保補助標準由300元提高到350元,月人均補差由200元提高到220元;農村低保補助標準每人每月由130元提高到170元,月人均補差由90元提高到10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每人每年提高240元,達到2640元,分散供養標準每人每年提高600元,達到2160元;上世紀六十年代精減退職老弱殘職工救濟水平每人每月提高20元,城市的達到265元,農村的達到225元。
三、方法與步驟
1、確定對象,分類施救。在提標提補工作中,堅持差額救助,嚴格按照家庭收入與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救助金額。要堅持分類施保,對常補對象按照保障標準全額保障,對非常補對象實行分檔救助,月人均補差城市不得低于100元、農村不得低于50元。不搞普調,更不能平均發放,調整后每戶享受低保金的情況必須在村(居)委會和自然村進行張榜公示,公示時間必須在1個月以上。
2、資金發放。社會救助資金堅持實行社會化發放,其中農村的要納入“一卡通”發放,城市的要通過金融機構發放。醫療救助資金屬于同步結算范圍的與醫療機構結算部分由民政局提供結算清單,財政局審核后把醫療救助資金撥付醫療機構,不屬于同步結算范圍的,全部通過“一卡通”或金融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
3、健全制度。結合提標提補工作,進一步完善低保工作制度。要建立完善聽證評議制度,在城鎮居委會推廣低保聽證制度,在農村進一步完善民主評議制度,經過聽證或評議后,按程序申報、審核、審批,并將結果向社會公布,確保辦理過程透明,享受金額透明。要繼續堅持基層干部親屬享受低保備案登記制度,將登記范圍由村(居)委會干部親屬擴大到鄉鎮(場、街道)干部親屬。要進一步完善低保公示制度,堅持公示初審、審核、審批結果,公示內容包括戶主姓名、家庭人口和擬享受金額,以及民政局、監察局、信訪局的監督舉報電話,公示地點為村(居)委會和自然村,公示時間必須在1個月以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永久性公示欄。健全城鄉常補對象年審、非常補對象半年審的制度和不定期明查暗訪制度,建全按月簽到制度和有勞動能力低保對象的義務勞動制度,探索“救助漸退”等動態管理新機制。
四、工作要求
1、加強協調配合。民政、財政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搞好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門要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保障、衛生、教育部門溝通合作,加強低保對象勞動力培訓,解決低保家庭住房難問題,緩解低保對象就醫難問題,解決低保家庭子女上學難問題。財政部門要及時足額落實社會救助配套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
2、強化監督檢查。民政、財政部門要組織工作組,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深入基層加大督促檢查和指導力度,及時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切實把黨和政府這項實事辦實、好事辦好,真正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成為人民滿意工程。
3、加強信息化建設。要以社會救助信息網為平臺,進一步加強低保信息化建設。完善低保對象基礎信息,及時更新低保對象家庭檔案,所有新增對象和提標提補情況都要及時錄入社會救助信息數據庫。數據庫信息將成為考評各地提標提補落實情況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全縣避災搬遷移民指導方案
- 下一篇:傳統刑法觀念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