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規劃方案

時間:2022-08-18 09:03:21

導語: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規劃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規劃方案

根據縣委辦、縣政府辦《關于印發〈縣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方案〉的通知》,為推動聯系貧困村縣鎮村早日脫貧致富,經實地調研,結合村實際和自身優勢,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省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和市委六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堅持群眾路線,堅持科學扶貧、精準扶貧,堅持引領發展、服務群眾、轉變作風、鍛煉干部,推進貧困村加快發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為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情況

村轄8個村民小組,農戶378戶(其中:五保戶18戶、低保戶4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農村人口119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1人、殘疾人14人,中職、高職在校學生4人,中共黨員24人,在家15人),平均每年勞務輸出人數508人。耕地面積958.36畝,其中田600畝、土385.36畝,林地面積為1560畝,2013年人均年收入3540元。

該村距場鎮約8.5公里,屬于邊遠山區。該村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村社道路網絡建設不完善,村道,社道路未硬化,群眾出行難。山坪塘、渠道、蓄水池、提灌設施大部分年久失修,個別地方人畜飲水困難,灌溉保證率較差。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產業單一,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民增收困難。社會事業發展滯后,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匱乏。

該村主導產業為仙桃,總規模820畝。

三、幫扶目標

(一)基礎設施完善。到2016年底,村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實現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通電話、通互聯網。

(二)基層組織夯實。村“兩委”班子組織健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得到加強,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壯大,并成立由村“兩委”干部牽頭、農民廣泛參與的管理規范、運行有效的專業合作組織。

(三)貧困群眾致富。到2016年底,村上有1~2個特色致富增收產業,貧困戶有1~2門致富技術,自身“造血”功能增強,村人均年純收入達4750元以上,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四、幫扶內容及措施

以基礎設施為先行、項目為抓手、產業為支撐,根據輕重緩急,按照分步實施原則,協調縣交運、農業、水務等部門,整合幫扶部門資源,2015年打基礎,2016年促提升。

(一)基礎設施:通過“一事一議”,幫助協調新建村道水泥路3.2公里,解決284戶950人行路難問題:幫助協調新建農用渠系6公里,整修山坪塘8處、蓄水池24口,解決207戶710人用水難問題:幫助協調建設村級活動中心120平方米。

(二)結對幫扶:按照“1+1”“1+X”方式,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與村23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對其中3戶特困戶(1組劉曉琳,妻子是二級精神殘疾;6組梁恒光,本人是帕金森綜合征,妻子精神是精神殘疾;6組梁紅軍,子女就學困難,兩個小孩一個高二在讀,一個高三在讀)發放幫扶聯系卡,明確幫扶目標。

(三)產業發展:利用計生“三結合”等方式幫助村新發展仙桃種植180畝,使全村仙桃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邀請農技專家、技術能手開展現場培訓,幫助村做大仙桃產業,發展生豬、蔬菜產業,指導組建仙桃種植專業合作社1個。

(四)組織建設:組織村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村文書參加綜合能力提升培訓各1次;幫助培養、回引一批致富帶頭人,從優秀致富帶頭人中培養發展黨員;幫助建設村黨員活動室各1個,贈送黨員學習資料100冊,指導該村黨支部按規定組織開展黨員活動,規范黨內組織生活。

五、組織領導

成立以局長同志為組長,副局長同志、同志,紀檢組長同志為副組長,各股室(站、會)負責人為成員的干部駐村領導小組,同志負責干部駐村日常工作。